凡岭古称“樊岭”,是县境内钱江与瓯江水系分水岭之一。岭下北东直线距离二千米就是吴宅村。吴宅村民国时期属宣平县集贤区应和乡,1958年随宣平县并入武义县,现属武义县俞源乡的一个行政村。吴宅距县城20多千米,整个村由吴宅、野山后、金山、井岗山、板埠、上山头、徐弄、山后坑八个自然村组成,其中金山、板埠、上山头等自然村是畲族聚居村,井岗山等自然村现已无人居住,或下山,或自行消亡。
地理环境及自然资源
吴宅村北西是高峰尖、野山后、寺后坑等山岭,海拔分别为825米、724米、460米;南东部是海拔654米的井岗山及523米的东心坞山,地势呈两侧高山北东高、南东低的地形,中部从凡岭脚径流而出的溪流,古称樊川,现称乌溪,在它径流途中,汇合众多涧流,从村南东经下杨、陶宅、过马昂入熟溪,奔钱塘江而去。上世纪30年代,“武宣”公路未通以前,吴宅村位于现村北的月山下,后上松线穿村北而过。2002年上松线扩建,穿村而过,故拆除许多古建筑,整个村也由此分成北、南两部分。
吴宅村北侧后山,上世纪七十年代曾办过萤石矿,属小型矿山。然而在萤石矿脉中发现过稀有的冰洲石,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光学领域中的矿物资源,因其储量小、规模不大,于九十年代中期闭坑。吴宅村坐落在侏罗纪火山熔结晶硝凝灰岩与白垩纪沉积岩构造带过渡段之间,因此地下裂隙水资源比较丰富,熔结凝灰岩硬度高,密度大,是一种很好的建材资源。
吴宅村四周山峦叠翠,乌溪两岸是山涧冲积成的小盆地,盆地中是吴宅人世代耕种的田地。清咸丰六年(1851)潘永清撰的《樊川吴氏重修宗谱目录》中的《重修樊川吴氏宗谱序》中曾这样描写吴村的美丽景观:“本邑之北,地名樊川里,号石岩,即今之吴宅也,入其境第,见修竹茂林,似桃源柳隘之状,峰峦拥护,有月山金星之形,居其地者,皆属至德名宗,为延陵季子之后。”民国三十五年(1946)谱序中也说:“吾族僻处宣北,地名樊川,位居武西西界,清溪蜿蜒,山峦耸翠,阡陌相联,地势平坦,田土肥沃。”
《吴氏宗谱》中有《樊川八景》,其中“石屋遗芳”是樊川八景之一。
“ 崆崆古屋自天然,洞口云封不志年。两代衣冠堪仰止,燃藜读雪忆先贤。”
石屋遗芳就是现在的石屋洞,也称山窔洞,位于距离吴宅西面10多里路的石屋岭上。岭中有一洞,便是石屋洞。洞很大,据说能容纳1000多人。民国十五年(1926)的《宣平县志》记载:“山窔洞 在县东北四十里,俞川在其阴,吴宅在其阳,峭壁千尺洞在峰巅,大可一楹极窔奥,咸丰辛酉(1861)避粤寇者攀萝而入均免于难。”清辛酉年,大平军过境吴宅村,村里的老百姓纷纷逃躲在石屋洞里,从而逃过一劫。《樊川吴氏重修宗谱目录》也记载了这石屋洞的概况:“屋高二丈阔三丈,明知府泰六公、御史演十公俱读书其中。”泰六公和演十公都是吴氏先祖,都在明代洪武年间(1368—1398)做官,泰六公即吴伯誾,任袁州知府;演十公即吴厚,授监察都御史。
慈仁古井也是八景之一。《樊川吴氏重修宗谱目录》这样描述慈仁古井:“不知疏凿自何人,源出三潭志巳真,疏浮此起传旧迹,迄今祈祷过慈仁。”传说大明成化戊子年,大旱,附近村民皆往三潭祈雨,焚疏(祝告文)于潭,其疏忽自慈仁古井中出来,于是人们认为慈仁古井通三潭,是个风水宝地。这口慈仁古井位于吴宅村的慈仁寺里。
其他六景中提到的地方,都是吴宅村的自然景观。如“月山乔木”、“八面峰秀”、“雪峰仙洞”、“金山圣水”、“高峰圣迹”、“七井炼丹”。
吴宅吴姓的来源
吴宅村全村504户1350人中,以吴姓人居多,占全村人口的70%,除此之外,其他姓氏还有祝姓等 。
《樊川吴氏重修谱序》记载:“吴族自宋嘉祐年间(1056—1063)仁厚公由闽来任栝之龙泉教谕至贤一公居月山……”《樊川吴氏重修宗谱序》又记载:“仁厚自闽而仕龙泉迁桥苍迁坦溪之西峰(又一说法是西山)又卜居翁村定一公,实创始焉。勤俭持家,克昌厥后,生四子,长曰贤一公,赘樊川月山……”
上谱序所谓的“月山”在大清光绪元年编撰的《重修樊川吴氏宗谱序》中记载就很详细明了:“吴氏本姬姓,自周泰伯仲雍封吴以来至于季札世有令德名为延陵,世世特出,其始祖也。初栝城迁西山流传定一公,生四子,各赘富室而就居。贤一居吴宅,贤二居上吴,贤三居小同,贤四居翁村。四派实由一祖而分其地,至今贤一贤四尚有流传,而贤二贤三湮没无传由是。”
由以上的记载中可以看出,《樊川吴氏重修宗谱目录》中曾多处提到的“月山”就是当时的吴宅村。“翁村”是现在的坦洪乡洪村(现洪村还有吴姓人居住),而吴宅的祖先是从洪村迁来的贤一公。贤一公迁到吴宅后,勤俭持家,传了一代又一代,直至今日。
关于吴姓的祖先,宋代欧阳修在宋嘉祐六年(1061)为《吴氏宗谱》写序,序中曾盛赞吴氏。
吴族人士在历史上曾经历遭遇了多件重大事件,民国三十五年(1946)的《樊川吴氏重修宗谱序》记述如下:
“自民国二十五年(1936)中枢颁令,改募兵制为征兵制后,翌年适值抗战军与嗣后连年征兵。族中嗣孙感于国家兴亡系此一战,遂勃然而兴,男儿报国之志自愿或受征召入营者逾五十余人,迨抗战告捷仍在军中者有仁章等二十余人,奉令退伍者有吴仕成等五人。因抗战而阵亡者亦有庆祥等十余人,喋血沙场为国争光实为本族之殊荣,更可为后来者所亦诚景仰者也。”
“民国三十一年(1942)强渡钱江之敌,乘其连下金、武,馀焰越衢县、遂昌,陷松阳,经永康过缙云而入丽水盘踞达月馀。当时吾族接近敌区,四面楚歌,无时无地不在敌人武力威胁之下,苟延残喘。兼之散兵游勇乘机劫掠肆虐之惨,较之敌寇有过之而无不及。迨八月下旬,敌骑离冈部约数万人由松败撤窜经吴宅,一时族人避乱山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撄其锋而惨遭杀戳者如金绪等、被逮捕迫充苦力而潜逃回乡者有舍法等七八人、幸免者则餐风露宿、饱受艰苦而未及撤移,遣散之财物、牲畜尽遭劫掠损失,总数计达时值法币数千万元以上。此诚吴族自洪杨变后未有之浩劫,迄今元气未复,令人念之犹有自余悸。故志之,所望后之嗣孙深加警惕也。”
“民国肇造以还,政府重视地方自治,积极倡导兴办学校,修筑道路,以期完成训政实施宪政。本族贤达亦多能仰体时艰,慷慨将本祠财物自动捐助政府,以充裕自治经费,促进地方建设,劂功殊伟。此固为祖宗嘉惠所及,抑亦族人足资自慰者也。”
宣平北营红军成立旧址
宣平北营红军成立旧址位于吴宅村仁慈寺,上松线北侧的坡地上。1930年4月下旬,在武义红军活动的影响下,邱金隆、邹高水等从武义到宣平,筹建红军组织。5月初,在吴宅梨树畈的树林中秘密召开会议,筹建红军组织。不久,有党员、农协骨干60余人手持刀、棍在吴宅村的慈仁寺,揭竿而起,成立宣平北营红军,邱金隆任指挥,邱高水任副指挥,夜宿八百村。翌日,队伍到达东弄源村,要求加入红军人数达200余人。是宣平红军成立最早的一个营,之后红军队伍不断壮大,增至700余人,营部驻扎深山羊虎坪。又在野山后、大水上(现均属白姆乡)建立了红军分营,分别由吴苏文、祝庆堂任指挥。宣平北营红军成立后,百余吴宅村民参加红军。6月26日,省防军一个连开往宣平,途中吴宅停驻。北营红军闻讯后在吴宅村伏击省保安队。截住敌人去路,迫使敌人狼狈逃窜,迫使保安队退回武义县城。接着,由宣平北营、西营、南营红军组成了红十三军浙西第三纵队,并成立军事委员会,曾志达任总指挥,指挥部设在羊虎坪村,统一开展游击战争,对武义和宣平两地红军运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北营红军成立旧址慈仁寺原为三进二院的合院式建筑,坐西北朝东南,1952年在寺中成立识字班,1955年寺被改建成粮站,20世纪90年代末粮站撤销,现出租给武义德高电器有限公司做厂房使用。
挺进师在吴宅
1991年中共武义县委老干部局编的《革命斗争史实选编》有一篇曾渭文写的《红军挺进师歼灭士官团》较为详细地讲了这件事:
“1935年7月(农历六月)的一天,从武义方向开来一队穿国民党军官服装的军队,后来知是士官团,说是来打红军的。他们每人都备有长短枪,到达吴宅(今属俞源乡)村,正是中午时刻。部队进驻吴宅祠堂后,一面准备午餐,一面立即派出岗哨,一哨设在村西面的慈仁寺岭头,封锁住通往宣平、武义的大路;一哨设在村南面凉亭,控制住村庄出口处。士官团未到达吴宅,便衣密探早已先行,至桃溪镇(距吴宅村十华里)了。密探回到吴宅报告:‘红军挺进师杳无动静。’士官团三十余人午餐后,正在祠堂午休。那时没有宣武公路,靠步行,人已精疲力尽,万万没想到红军挺进师会从半路杀出来。挺进师在粟裕师长的指挥下,运用游击战术,打击国民党反动派牵制敌人兵力,惩办罪大恶极的国民党乡保长、地主恶霸,宣传群众,武装群众。他们翻山越岭,使敌人无法捉摸。红军挺进师七十余人,从大河源(今登云乡)翻越大山,途经洋虎坪,中午到达凡岭脚村(距吴宅五华里)。据群众报告‘吴宅有敌兵’,部队顾不上吃饭,就立即兵分两路,向吴宅方向包围,一路往马卜沿山路包抄,一路从宣武大路逼进。时值天雨,派出的前哨,头戴箬帽,身穿棕衣,化装成农民,直往吴宅村。敌哨兵见是农民,也不提防,当走近村南敌哨时,挺进师尖兵拔枪对准了敌人,村南哨兵丢枪逃跑,当即被打死在水碓边。村西岭头的哨兵,听到枪声来不及报告,也被我军处死。红军挺进师一队急速占领了村庄制高点的东面山坡,另一队立即包围了敌人驻地——吴宅祠堂。敌人弄不清真相,听到枪声响,有的丢枪逃命,有的下跪求饶。整个战斗,打死敌哨兵二名,俘虏十七名,武器全部缴械,少数赤手逃窜者,后在稻田里抓了回来,经教育后释放。
红军挺进师歼灭士官团三十余人之后,还在村庄墙上写下革命标语,并没收了地主陈女花家的衣物,分给了穷苦农民。
事隔至今,已五十多年了,但人们记忆犹新。当年红军挺进师,个个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走路快步如飞,敌人见到他们一点办法也没有,来不及开枪,武器就被缴掉,群众称红军是‘神兵’。” (下转第8版) (上接第7版)村中有位83岁的村民伍秀庭回忆,当时红军挺进师六七十人来到吴宅村口时,一位村民爬上一棵大树侦察,发现村中的国民党士官团士兵有的在河中洗澡,有的在路上走动,有的在睡觉,警觉性不高。汇报后,红军挺进师当即决定开战,并成吴宅群众的配合下,把敌人打了个措手不及,并全歼了敌人,缴获1挺机枪、2支新式冲锋枪以及若干步枪弹药。
在《粟裕回忆录》“浙南三年游击战争”一节中,粟裕对此事作了回忆:“我们每到一处,发动群众,惩处恶霸,吸收青年积极分子加入红军。就这样,我们在汤溪、龙游、金华、宣平、遂昌之间辗转游击了十多天,把革命烈火引到了浙赣铁路线。浙赣线受到我们的威胁,各地急告的文电接连发到杭州,敌人的‘进剿’计划眼看要破产,黄绍竑坐卧不安,打着‘推行新运(即蒋介石搞的新生活运动)、抚慰灾民’的旗号,带着一个士官教育团前来助威。这一期士官教育团集中训练的是浙江各县保安队的基干队长和常备队长,都是浙江保安队的反共骨干。士官教育团装备比较精良,黄绍 竑视为‘怀中利剑’,于6月12日亲自带到金华,以振奋浙西南地区的反动势力。我军侦知消息后,预为布置,以逸待劳,给敌士官教育团以突然打击。先于14日在宣平北乡之吴宅歼其一个整连,接着又奔袭小溪口,再歼其一个连。这两个连的装备,全部为我缴获。黄绍 竑受此打击后,于20日匆匆跑回了杭州。敌人的第一次‘进剿’遂告失败。”
村落的历史文化
吴宅村因历史悠久,又是当时宣平到武义的必经之路,人文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现保存完整的明代建筑还有一处,清代建筑有五六处。
吴宅古道 吴宅古道位于乌溪西侧,介于溪与村之间,沿溪而筑,明代时形成。旧时该古道为武义与宣平的交通道路,南经樊岭脚、陶村可至柳城,北经下杨、力丰、陶宅可至武义。现存吴宅村一段的古道平均宽度约为1.8米,最宽处约为4米,鹅卵石路面,保存较好的一段长约400米。吴宅古道对研究武义古代交通情况及地理沿革有着参考和印证作用,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吴宅古道边就是乌溪,乌溪自南向北穿过吴宅。为了引乌溪水灌溉,吴宅人在乌溪建了两条堰,一是关阳殿堰,一是水碓堰。关阳殿堰位于吴宅村下桥南侧,因其南约200米处建有关阳殿而名,堰地处吴宅村口,溪两岸古樟、桃树众多,田野景色秀丽宜人。堰建于清代,东西向,横筑于乌溪中,堰长19.2米,宽8.13米,高1.52米,用大卵石砌筑,堰面做成斜坡,堰两端与堤岸之间设有台阶。水碓堰位于吴宅村村东的乌溪之中,清代建筑,东西向砌置,堰高1.68米,长11.5米,宽6米,用大卵石砌筑,南高北低砌成坦斜坡。经勘察,堰北侧的背水面堰底,发现垫有松木,顺堰走向横铺,堰基卵石压于其上,推测应为筑堰时所置,民间在水下的松树有“千年不烂松”之说。这两条堰为村民生产和生活提供了便利,在历史上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樊侯神庙 侯神庙位于吴宅村西北方向的乌溪边,距吴宅村100米左右。
《吴氏宗谱》中婺州进士程正谊撰于明隆庆五年的《樊侯神庙志》中记载:“时隆庆元年(1567),岁在丁卯六月之吉,宣邑樊川重修侯庙成,崇明祀也。粤自唐室既衰,田令既扬,复恭之徒为定策国老,政事遂至大坏,时有巨寇黄巢,一呼四方云集应响。不旬月间长安灰尽,祸至惨矣。侯居本里林麓,少有奇状异志,适当巢贼之乱,奋不顾身与郑畋、李克用辈,相为戮力,三战连捷,贼几就缚,以咒水起雾行遁。侯被刃,头落犹能拔剑挥之,雾卷半山,乃持其头归,遇老妪问曰:‘头可续乎?’妪曰:‘汝头既断焉能复续?’即掷之而不复语,嗣是空中时有血战声不旋踵,而巢贼亦灭,神尧高祖之天下,得以吹死灰于复燃,侯之功伟矣。吾闻有功德于民者,则祀之;能捍王于艰者,则祀之。是以奉敕,秩祀武陵之吴山,以侯为十庙镇主本里,为发宗之乡,民之居是山者,感神而事之。旧庙在慈仁寺之东,庙之前吴氏居焉,与民居为伍,非侯意也,于天顺三年(1459)一日忽移其香炉于三官堂之田,其田主疑为好事者之所为也。乃命撤去,仍牵牛犁之。时天大雷电击其牛,驱入于十余丈,知向之所为,皆侯有以默主之也。于是吴氏芝、蕃二公遂协力迁庙以作保障焉。而人每病其庙之陋,不足以昭元祀,欲光大之。竟祖于势之弗逮。二公之嗣孙曰田、沛、震等,是岁元旦谒其庙叹曰:‘侯昔有功于唐,今复庇吾乡,庙貌如斯,吾诸人得无罪乎?’即率众出资,卜吉命工建前廊五间,两庑共六间, 高垣固门令人弁之,且置田三百把以充崇奉。区画整齐规模宠阔屹然一方之胜。呜呼,侯之灵至是以益显。他日之所以捍灾御患,默俾斯乡,以康阜之休者,讵有祀极乎。庙成不可不志,余观政归,适吴君辱之托,不辞芜鄙,聊为之叙其始末云。”
庙志中提到的田令,即田令孜,唐末当权宦官,唐僖宗即位时,政事一以委之,权倾一时。田令孜恃宠横暴,无所不为。复恭,即杨复恭,为宦官出监各藩镇军,侵夺朝政。郑畋,唐末镇压黄巢起义的宰相。李克用,后唐庄宗李存勖之父,北方少数民族沙陀族人。李克用镇压黄巢军,以功授河东节度使。
慈仁寺,在吴宅村西,民国《宣平县志》载:“旧名龙台,在县北四十里 。唐乾符四年(877)僧德亮建,康熙三十七年(1698)僧惠车重修,光绪三十二年(1906)僧雪亮重修。”
至于庙志中提到的“侯神”是谁,谱中没有提及,可能“侯”是一个封号,因与郑畋、李克用一起镇压黄巢起义有功而被封为“侯”。侯神庙原在湖南武陵吴山,吴氏后人把它移到吴宅村慈仁寺东面,以后又迁到现在的位置。
为纪念候神,至今吴宅村每年农历7月21日都要请剧团前来做三天四夜的戏,附近十乡八里的村民都前来观看,非常热闹。
上宅民居 上宅民居位于上宅路,建于明代,俗称“上宅厅”。“大跃进”时曾设食堂。建筑坐北朝南,厅前有卵石铺设的广场,占地面积878平方米。建筑为一层结构,面阔三间,进深六檩,明间四架前后单步用四柱,金柱呈梭柱状,柱头置斗拱。次间穿斗用六柱。鼓形柱础。硬山两坡顶。上宅民居是吴宅村仅存的明代建筑,时代特征明显,建筑用材较大,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
吴家祝氏民居 吴家祝氏民居位于吴宅村中部,北距上松线约30米,建于清乾隆六年(1741),是吴家祝氏(寡妇)所建,俗称“内火洞大厅”。该民居坐西北朝东南,中轴线上自前往后排列门楼、门厅、外厅、内厅,两侧厢房,占地面积737平方米。门楼为磨砖砌置,二柱三楼式,建在门厅檐下,额枋施砖雕,门楣石匾刻“奕叶冰心”四字。门厅面宽五间二弄,进深七檩,前后檐S形牛腿托挑檐檩,明、次间为厅堂,明间梁架作前后单步用四柱,次间抬梁穿斗混合分心用五柱,施月梁,檩间施鸱鱼形单步梁,檩下施雕花替木与花拱,檩下雕刻精美。外厅面宽五间二弄,进深七檩,二层,底层前檐廊,明间楼栅雕花草,两端托以栌斗、雕花替木和花拱,栌斗间施曲卷小梁固定楼栅,砖雕地栿,后檐单施下檐三间为廊。三进称内厅,面宽五间二弄,二层,进深七檩,前檐施下檐为廊,以牛腿承挑檐檩,明、次间单施卷棚顶,檩下施浮雕,楼栅两端以栌斗出花拱、雕花替木承之。前、后院厢房分别面宽二间和三间,进深五檩,二层结构,后院厢房前檐设下檐为廊,牛腿承挑檐檩。内厅存有清乾隆庚子年(1780)匾一块,行楷“节操堪风”四字。
吴家祝氏民居建筑规模大,雕刻精美,保存较为完整,在县域古民居建筑中有一定的代表性,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2010年已拆,搬迁复建。
大西间民居 大西间民居位于吴宅村三角井弄1-4号,北距上松线公路约20米,清代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98平方米。三合院式,二层结构,正屋和厢房面向院落的一侧设下檐。正屋面宽七间,上檐进深七檩,梁架抬梁穿斗混合用五柱,明、次间前檐设下檐,与梢、尽间走道连为廊子,施月梁,檐檩下施雀替承之。厢房面宽三间,进深五檩四柱,前檐设下檐与正屋下檐相连,做法与正屋下檐做法相同。鼓形柱础,素面三合土地面,天井地面卵石铺筑,精美匀称。院墙三花顶,正脊施椽头砖两排,墨绘花草、山水等壁画,大门外测上方行楷“燕喜鸿图”,内侧书“为善最乐”。硬山两坡顶,六花马头墙。
中心路48号民居 吴宅中心路48号民居,北距上松线公路30米,南距内火洞大厅约8米,由吴瑞芝建于民国初年,1949年后为政府所有,曾为乡政府办公场所,八十年代由大队向政府买回,现为村办公处。坐西北朝东南,由三合院及前院组成,现仅存三合院,二层结构。正房面宽五间二弄,进深七檩,抬梁穿斗混合用五柱,底层前檐设廊施月梁。厢房面宽两间,进深七檩五柱,底层前檐设廊同正屋。鼓形柱础,素面三合土地面,院落地面卵石铺设,精美匀称。院墙檐下施有椽头砖两排,两侧边门上方施门罩。硬山两坡顶,五花山墙。
慎德堂 慎德堂位于吴宅村上宅巷17号,建于清代,“大跃进”时曾设食堂。建筑为四合院式,二进二院,占地面积636平方米。一进为前厅,面阔三间,进深九檩,明间前后双步用四柱,前、后檐加挑檐檩,前檐设狮子戏球牛腿,后金柱间设排门。柱础有鼓形雕花和八边形两种,均下垫古镜。前檐悬有“宁澹居”匾一块。地砖地面,东、西厢房三间。二进为堂楼,面阔七间,尽间为楼梯间,进深七檩分心用五柱,明间楼栅下均置雕花雀替。鼓形柱础,地栿为砖雕。东、西厢房各二间,有勾头滴水残存。前后两个天井地面四周均铺石板,中间卵石铺设,排水明沟设隔石。木雕和石雕较精美,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