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主庙
抗日标语
村貌
龚爱英捐建的金坑岭凉亭
□ 潘国文 古梁 涂志刚
新宅镇板坑村原叫绊坑或黄皮坑,在明景泰三年(1452)宣平置县前属丽水县懿德乡平津里,宣平置县后属宣平县应和乡正顺里六都一,民国初属保和区应和乡,解放后属明山乡,1958年宣平县建制撤销后属武义县明山乡,2001年后属武义县新宅镇。板坑村具有悠久的历史,村民淳朴善良、勤劳勇敢,在革命战争年代曾为解放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是一个光荣的革命老区村。
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
板坑村位于我县南部,武义县城经武丽线到板坑村约39公里。过去,板坑村是丽、武、宣、缙边境地区,走大路到处州府城及宣平、武义、缙云县城都是七十华里。板坑村位于崇山峻岭之中,村庄海拔300多米,四面被大山包围。村庄南侧从西边海拔964米的大东背,向东沿着丽水市界分别是959.6米、901米和832米的三座高山,高山之间形成三条呈扇形展布的山谷。三条山谷中有三条通往丽水的古道:往西过板坑头岭是丽水的普爱村,往西南过龙门坑岭是丽水的龙门坑村,往南过金坑岭是丽水的富山头村。虽然现在武义到丽水已建成了几条公路,但普爱、龙门坑、富山头等丽水市的数十个村庄村民都还要翻过这三个山岭,到板坑乘车前往新宅镇赶集。板坑头、龙门坑、金坑三个山谷形成的三条溪流在板坑村北汇集向北注入金岩溪,流向瓯江入海。由于落差较大,小溪流在村中形成多级跌瀑,瀑下溪水澄澈见底,游鱼可数。三条溪流溪流汇合处右岸为潘氏宗祠,左岸为古树林,古树林中有一座小庙,连接两岸的是一座小石桥,飞瀑、溪流、石桥、古树林、宗祠、小庙构成了一幅山村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
板坑村自然资源丰富,有山林4000多亩。板坑人十分重视山林的培育和保护工作,即封山育林、禁止乱砍滥伐。过去,板坑村不仅山上林木葱郁,就是在村庄周围和村中小溪两岸也生长着大批树龄达数百年至上千年的松、榧、枫、古槠、柳杉等多种参天古树,但十分可惜的是,这些古树在改革开放前已几乎砍伐殆尽。改革开放后,随着山林承包制的落实,村民种树育林的积极性得到提高,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现在山上树木成林,又呈现出郁郁葱葱的景象。以前少见的豪猪、黄麂、乌獐、野猪等动物,现在也重新频繁出现。板坑村还有漫山遍野的箬叶资源,年采摘量在10万斤以上,采摘箬叶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2006年,该村实施箬竹培育改造、发展箬竹新造林及林下套种试验,2009年,在省农科院、县林业局、农办、科技局等部门指导和支持下,该村开展了“野生箬叶竹品种筛选与人工栽培基地示范研究”,共建设示范基地50亩,现已达到100亩。人工栽培的箬竹,箬叶采摘期从原来的一个多月延长至现在的四个月,箬叶产量和品质提高,村民收益得到增加。
主要姓氏来源
板坑村现有人口370人。原来除板坑村外,还有大初坑自然村。大初坑自然村共40多人,于1997年整体搬迁至白洋街道王大路。现板坑村民有三分之二姓潘,其他人口较多的姓氏还有项姓、陈姓。
潘姓 始祖万九于宋末元初从丽水横塘迁来。
1995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史系的丽水市莲都区太平乡浯溪村潘国相在续修板坑《潘氏宗谱》时,为该村潘氏宗祠写了一幅对联:“世荥阳迁广宗徙广平仕杭州别驾,隐丁川移横塘分脉板水瓜瓞绵延。”这幅对联对板坑潘姓的源流及迁徙史做了非常简明清晰的叙述。上联表达的是板坑《潘氏宗谱》“外纪”的世系源头,下联表述的是《潘氏宗谱》“内纪”的世系流向。板坑《潘氏宗谱》“外纪”中记载,栝苍(丽水)潘姓始祖望出荥阳,为季孙之后(潘姓来源于姬姓,得姓于周朝,系周文王第十五子名高,封在毕地而为毕公,为西周初四圣之一〈周公、太公、召公、毕公〉。毕公高第四子,名恂。按中国字排行冠、亚、殿、季,称为季,又因是周文王孙,后代尊称为季孙公,食采于毕国的潘地〈今陕西咸阳、西安以北〉)。这支潘姓以荥阳之汉安平太守潘瑾为一世祖。潘瑾生二子潘勖、潘芘。潘勖为东汉尚书左丞,潘芘为魏郎牙内史。潘芘生五子潘岳(即潘安),潘岳为河阳令;潘勖生潘满,潘满生潘尼,潘尼为西晋安昌公、中书令。潘岳、潘尼叔侄二人是西晋著名文学家、太康诗人,诗文文采高丽,时称“二潘”,与“三张”(张载、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一左”(左思)平分秋色。后潘岳与孙秀结怨,被诬与石崇谋逆诛灭三族,只有其侄潘伯武逃居江西。潘尼一脉历西晋“八王之乱”,潘尼长子潘其避居广宗(今河北南部),潘其生潘才,潘才为广宗太守,潘才四世孙潘聪与子潘光俱为广平(今河北南部)太守。潘光四世孙潘绍业字永基,仕北齐东徐刺史、骠骑将军、仆射、司徒公;潘绍业子潘乐字相贵,北齐娶金门郡主、封河东王、大司马、尚书令。潘乐曾孙潘求仁为隋杭州刺史(后仕唐二十余年)、诗人,《全唐诗》录一首。潘求仁子潘守德字祖仕隋监江都仓,潘守德子潘执中字源官江都令迁东徐太守。潘执中生二子潘殷、潘盛。长子潘殷,为湖州司马后携幼子璜迁潮洲司马,卒于福建南安,为闽潘姓之祖。次子潘盛,为杭州别驾,居漾沙坊,是杭州西湖较早开拓者之一。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曾有诗赞:“丰襟潇洒,气宇轩昂;利浚辟湖,节奢赈荒;存心赤子,赞政黄堂;白发乌帽,为邦之光。”潘盛生子潘谋,潘谋即为栝苍潘姓的一世祖。
板坑《潘氏宗谱·行传》记载:(潘谋)“仕唐金紫光禄大夫、宏文馆大学士,由杭州漾沙坊迁居栝之丁川,享年一百有一岁,赠寿君,为处州之始祖”。丁川,即今丽水市莲都区老竹畲族镇丁公村。《潘氏丁公之始》说,“吾里地名丁公,莫知其始也。或曰唐异人丁伯川尝修炼于此,伯川仙去,遂名其地曰丁公或曰丁川焉。隋唐以前为山林深密之地。唐僖宗广明年间(880-881),巢寇为变,侵犯两浙,吾太祖寿君讳谋者自钱塘漾沙坑迁徙而来,一云漾沙坊。寻幽隐之地,遂定居于此。既卜斯地,行橐甚丰,于是劈草莱垦阡陌,功日以就,地日以广,遂成巨室,年一百有一岁而终,故曰寿君,其子孙蕃衍盛大,支分脉别浸成大族…。”《潘氏宗谱历世源流总录》对潘谋子孙各支脉的分布情况有详细的阐述:谋公生三子温、让、良。温次子镳自丁川移居松邑(今松阳)。让次子铿的长子渊移居应和乡上坦(今武义县坦洪乡上坦村)、铿的次子泳迁居青田(今青田县),让三子镒的长子湜迁居沐溪(今景宁鹤溪镇)、镒的次子澄迁居婺州(金华七宝寺,后分脉上虞)、镒的三子潽的孙子孝祈迁居横塘(今丽水市莲都区老竹畲族镇横塘村)。良长子胶的四世孙景德移入郡城(今丽水市区),次子钥迁居和乐之浯溪(今丽水市莲都区太平乡浯溪村 )。板坑始祖万九是孝祈的八世孙,从老竹横塘迁居而来,“万九公择居应和乡正顺里六都黄皮坑,即今之板坑是焉”。《潘氏宗谱行传》第十四世万九“迁居绊坑懿德乡平津里。惟爱山水清洁隐其中,以木石同居,诗酒自娱,则绊坑之始祖也。”我县柳城前湾、云溪的潘姓都迁自横塘,皆为孝祈的后代。
潘国相在其《续修潘氏宗谱序》中说“盖板坑潘氏者,系谋公三子良公长子鏐公十二世孙万九公也,…彼于明弘治年间(1488-1505)由横塘迁此,迄今亦有五百九十余年矣。”仔细阅读《潘氏宗谱》,发现该序表述有两处错误:一是板坑潘氏不是出自谋公三子良公,而是谋公二子让公,万九公是谋公二子让公三子镒的十二世孙(上文引用《潘氏宗谱历世源流总录》的阐述已十分清楚,《潘氏宗谱》中的《内纪支图》、《行传》中也记载十分明确)。二是万九公迁居板坑到底是什么时间?由于《潘氏宗谱·行传》在前二十四世的人物生卒表述中只用干支纪年,因此给考证人物生活的年代带来一定的难度。从第二十五世开始生卒表述除用干支纪年外,还采用皇帝年号。第二十五世孙潘万“行义一,讳万,生嘉靖戊申年(1548)”,与第十四世万九公相距应有250年左右。谋公迁居丁川的时间唐僖宗广明年间(880—881),与第十四孙万九公相距300年左右。按此推算,万九公生活的时间应是南宋末年,最迟也在元朝初年,与明弘治年间相距200多年。据此,万九公迁居板坑迄今已有800年左右的历史。
板坑潘氏十分重视族人的行为道德规范。《潘氏宗谱》多次重修,在其重修的各序言中明确指出修谱的目的“一为明嫡庶晰昭穆,一为敦伦常饬纲纪”,以期建立“贤良辈出,户敦诗书,家崇礼让,克勤克俭,俗美凤淳”的世家规范。《潘氏宗谱》除和别的宗谱一样对突出人物用“赞”和“行状”的方式进行褒扬外,还对普通的人物采用“春秋笔法”进行评价,以一两句话或褒或贬,或褒贬并用,以告诫后人应遵守行为规范。如对第廿三世应宣的评价是“为人鄙悕,克俭成家”,对第廿五世万的评价是“生平本分不以踰,人近古风体叚”,对用、春、冬、应、魁、佐、忠、铎、智的评价分别为“为人守己,克俭成家,婚嫁及时,人中可取”、“乐守先人之志,不忘于报本也”、“性刚少断,义气不凡,作事多舛,从善可也”、“为人多受勤苦,朴实不俗,早谐琴瑟,必得后人之力”、“事体颇知而心不古,怀时俗之风改为之贵”、“耕作经营善为生理,事母颇知孝道”、“为人洒落,有出众之才,清苦自持,谅天眷之不薄也”、“青年直正,颇知人事,其后辈可取者”、“年光正富,效先人之风,虽历事未能,事母尤谨”。
项姓 板坑项姓始祖项璟从福建迁来。据续修于民国7年(1918)的《板坑项氏宗谱》记载,板坑项氏一世祖项翔是西楚霸王项羽的裔孙,迁居福建省汀州连城县温标村,传至第十四项璟移居处州府宣平县六都一板坑下村。项璟生于明崇祯壬午年(1642),卒于清康熙甲申年(1704),根据年龄推算,项璟移居板坑应是清朝康熙年间。项氏为何移居板坑?据写于道光十九年(1840)的《板坑项氏重修宗谱序》说,项璟“遵母命而寻母舅,一日来栝宣之板坑,舅甥得以睹面,聚首言欢,闲游斯境,见其山川秀丽,土地膏腴,遂依舅家居焉”,于是居住在板坑。现项姓居住在板坑下处,有项氏子孙近百人。
陈姓 从丽水市莲都区龙门坑村迁来,现年80岁的陈永华说,是他父亲一辈迁居板坑的,据年龄推算迁居时间应是民国初年。现陈姓村民有近20人。 (下转第4版) (上接第3版)
革命斗争
板坑村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传统,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各个不同时期,村民积极支持革命,投身革命,有的甚至为革命献出生命,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故事。
1930年初,武义成立了浙江省第一支红军队伍。当年5月参加武义红军活动的邱金隆、邹高水从武义回到宣平,在阳铺坪成立了宣平北营红军,6月宣平西营红军、南营红军分别在大河源、山下鲍成立,同月宣平红军番号定为红十三军浙西第三纵队,成立7人军事委员会作为最高指挥机构。7月调派北营红军的陈祖训、潘土法、邹明隆等领导150余人到明山东巨和坦洪上周组建东营红军。宣平红军收缴地主豪绅的武器,发动群众抗租、抗缴苛捐杂税,队伍很快发展到2000多人。宣平东营红军成立后,革命烈火燃烧到板坑村。板坑村民积极参加红军活动,他们为红军放哨送情报,红军缺少弹药,就把自己心爱的猎枪送给红军,村民潘银宝、潘万友、龚林宝、潘陈芳直接参加了红军。革命队伍的不断壮大,引起了国民党反动势力的恐慌,武义县、宣平县纠集两县地方武装保安大队进山搜捕、围剿红军。1930年10月9日,潘银宝、潘万友在板坑的一座山上被保安大队抓获。在押解回宣平县城途经后汤村乌驮岭时,潘万友伺机逃脱,被保安大队队员一刀刺进腹部,肠子流出体外,身负重伤。潘万友大声呼喊潘银宝的名字,希望解除痛苦,给他一个了结。看到同志的痛苦表情,在国民党保安大队的威逼下,潘银宝忍痛亲手杀了自己的同志,潘万友壮烈牺牲。潘银宝押入县城大牢,当他哥哥潘银友赶到宣平县城营救时,潘银宝已被处决,头颅挂在县城门楼上。
1942年6月22日,日军派出一个旅团的兵力从武义出发攻打丽水机场。为了隐藏企图,减少抵抗,日军分两路经山间小道行进,准备隐蔽地接近丽水。当日晚,一路日军沿栝婺古道翻过乌门岭到达金岩村并在该村宿营。板坑离金岩村不到2公里,是前往丽水的必经之地。得到消息后,板坑和丽水富山头村民携同驻地国军连夜挖断金坑岭头至富山头的道路。金坑岭头至富山头有一段路经过狮子岩,壁高崖陡。日军派遣4个侦察兵侦察后发现道路被破坏,部队无法通过,准备改从溪下村沿溪流到丽水。宿营金岩村的日军因误食桐油,呕吐泻肚,几天不能行动。胆大的板坑村民暗中观察发现,日军战马都系在金岩村边树林下。于是板坑村青年就组织起来,下山砍死日军的战马。现年86岁的潘树德谈起当年他亲眼看到村民扛回一只只马腿时的情景,还是兴奋不已。由于道路被阻,战马被砍,加上山溪发大水,后来日军在涉水到溪下的路上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1947年3月,中共处属特委决定重建丽水县委,张之清任书记,林艺圃、陈仿尧、张赛英、朱金宝为组织委员,领导丽水、青田、松阳、武义、宣平、缙云等县边境地区的工作。张之清、陈仿尧、张赛英负责丽缙武宣边境地区,恢复和发展地下党组织。张之清、陈仿尧等来往于丽水、宣平、武义都要经过板坑村,板坑村民积极支持地下党工作。当时,张之清、陈仿尧等把潘镇伟家设为秘密居点。现年79岁潘镇伟回忆说,他当时才十几岁,张之清、陈仿尧经常吃住在他家,他与大哥镇(增)元、二哥镇(增)法轮流放哨,镇元、镇法还经常去各村送情报联络地下党员。1948年的一天晚上,陈仿尧由于劳累过度患上重病。为了安全保密,镇元摸黑翻过10里金坑岭把陈仿尧送到丽水富山头村。1949年陈仿尧到宣平主持党的工作,来信要求把他的五包子弹、军用地图送到驻地,镇元赶了70里山路,连夜送到陈仿尧手中。
历史文化
板坑村历史文化遗存较为丰富,有宗祠、庙宇、民居等古建筑,还有抗日标语、凉亭等革命历史遗迹。
潘氏宗祠位于村中部,建于清乾隆戊申年(1788),占地437平方米,由潘姓家族集资兴建。《潘氏宗谱·祠堂记》“今有廿八代之裔孙无尊卑长幼之别,于此益进、益勤兄弟二人出言有方,合族齐集酌议,每户捐资放息,各房磗立公正,兴造祠堂……欢心悦志,踊跃成功。”潘氏宗祠为四合院,坐南朝北。前厅宽五间,进深八檩,明间前双步后单步用四柱,施月梁,明间前檐牛腿呈45°角托挑檐檩,后檐与次间亦施牛腿托挑檐檩;次、梢间分心用五柱,檩端托以替木重拱,檩间施以鸱鱼形单步梁;戏台设于前厅明间,望柱头刻仰覆莲瓣。后厅面宽五间,进深七檩,明、次间前檐施牛腿,明间梁架作前后单步用四柱,施月梁;明、次间后檐金柱间施额枋;次、梢间分心用五柱。两侧厢房各二间,二层,进深三檩三柱,中柱不落地,前檐施牛腿。鼓形柱础,三合土地面,天井地面卵石铺筑。硬山两坡顶,板筑泥墙。该建筑选材和造作较讲究,用材较大,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
新屋 板坑地势北高南低,落差较大,民居沿溪而建,建筑以板筑泥墙为多。位于板坑龙门岭坑口处的“新屋”,有20间,占地有400多平方米,是村里较大的民居建筑。据说,原来建筑高大宏伟,被太平军焚毁,现仅剩一高大的石库门。据重修于民国丙寅年(1926)的《宣平县志》记载,宣平县城四次被太平军攻破,“咸丰八年(1858)三月粤贼王石达开陷处州,……五月贼大股至宣平,城陷。……十一年(1861)五月十一日粤贼伪侍王李世贤拥贼兵数万由遂昌过天堂岭至县据之,环县数十里尽遭蹂躏。……九月二十日花旗贼自武义进,城复陷,掳杀焚掠,……十一月十三日,贼大股自处州郡来,据县城,扎贼营于县北五里郑回庄……。”太平军在宣平大肆掳掠,“贼踞县时,四乡搜掳,无处不到”,因而激起了乡民的强烈反抗,咸丰八年“茶坑监生陶一训、东渠佾生戴益林、后汤监生宋金焕等督练团勇,纠集二十一乡村年十六以上五十以下之壮丁约共千余人,直至武义大殿口讨贼,自黎明交战至午……贼望风而逃。后贼黑夜偷营,乡勇未及提防,被贼破入,放火烧屋……”该房屋是在太平军四处掳掠时烧毁,还是与乡勇交战后为报复而烧毁,没有确切的历史资料记载。但从村民上辈流传下来的片言只语中能体会当时的惨状。《潘氏宗谱》记载:“第三十世行昌八十,讳昌清,字秉缨,生道光乙酉年,被掳。”现该建筑为四合院式,二层,大门(石库门)在正中,两侧有边门(现已闭),门厅七开间,后厅七开间加两弄,两侧厢房各三间,庭院四周设下檐廊。虽然该建筑在原址上重建后规模仍为20间,但高度降低,材料较小。该建筑的价值不在于其建造技艺,而在于让后人了解太平天国这场农民起义为什么最终会失败的原因。太平天国从反抗满清王朝转向疯狂杀戮平民百姓,成为比清朝更加黑暗的反动政权。失人心者失天下,这是千古不变之真理。
洞主庙与抗日标语 潘氏宗祠对面的三溪交汇处有一座小山,村民称此山为“龟形山”,因四周有九条山脉对准此山,故村民又称此地形为“九龙抢珠”。小山上长着茂密的古树,古树林中有一座洞主庙。洞主庙建筑比较奇特,不用柱础,柱子直接搭在地基岩石上,四周的墙壁都用木板制作。从建筑的形制上看,应是清朝的建筑。庙里佛龛前的挂落和两边挂着的钟鼓都比较古老,挂落雕刻着缠枝纹。
洞主庙后墙外侧的板壁上书写着数条抗日标语,分别是“不对日抗者都是□”、“抗日都是同志”、“严征征兵”。村民说,这些标语是当时任保长的潘章德所写。据潘章德的弟弟潘树德回忆,潘章德生于民国丙辰年(1916),任保长时才二十几岁。潘章德积极支持抗日活动,鼓励青年参军上前线作战。抗日战争胜利后,反对国民党打内战。有一年,国民党在明山各村抓壮丁,金岩村人邓章贤逃到板坑,在板坑头岭被抓住后暂时关在潘章德家里,潘章德偷偷放走邓章贤,引起国民党地方政府的不满。为了剿灭活动在丽、武、宣、缙边境地区活动的共产党游击队,国民党武义县自卫队要在板坑办驻埠(军队驻扎地),潘章德坚决反对,他多次与武义县新宅乡乡长交涉未能成功,后武义县自卫队还是在板坑驻扎,全村的鸡、鸭、羊被县自卫队杀光,潘章德被抓进去坐牢,他70多岁的父亲潘金福向乡长求情,结果被乡长羞辱而活活气死。
金坑岭凉亭 该凉亭位于栝婺古道中板坑到丽水富山头金坑岭段的半山腰,凉亭坐西朝东,东面开口,南、北、西三面的墙用石块堆砌。凉亭正中大梁上写着:公元一九七三年桂月日立。板坑大队荣助杉树,富山头供爱英、李莲钗、蓝国禄、蓝石玄树、蓝献良、蓝国标、廖良进、邹国祯同造。板坑村老支书潘篧进说,该凉亭是当年参加张之清游击队的队员供爱英出资建造,上世纪80年代供爱英曾出资雇人重新修缮。据了解,供爱英即龚爱英,在解放战争时期参加浙南人民解放军第三支队,随张之清转战在丽、武、宣、缙边境地区。解放后,为感谢村民对革命战争的支持,她在武义金坑岭、乌门岭、黄坑岭建了3座凉亭,供路人歇脚、村民休憩避雨。现金坑岭凉亭三面墙壁完好,但瓦片破损已较严重。为了了解龚爱英的情况,我们辗转找到了龚爱英儿子曾文华的联系电话。曾文华现住在莲都区太平乡富山头村横坑自然村,8月5日曾文华来信说:“家母龚爱英1947年入党,任地下联络员,与金岩村邓章贤、丽水县大铺村李连云单线联络,在解放战争时期为工作所需,龚爱英在板坑半岭造凉亭一座、在金岩村黄坑岭造凉亭一座,为游击战争联络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