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杨村景
下杨古街
扶龙庵
安济桥
□潘国文 古梁 涂志刚 钟美琴
下杨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古老村落,其主要姓氏刘、杨(扬)的先人在此居住都可追溯至宋初。无论是村名的来历,还是上述姓氏的发祥都与其附近的一座名山———刘岩(现叫金公岩)相关。下杨是过去武义通往宣平、丽水的必经之路,是武义西部的重镇,其文化、商业等都比较发达。
下杨,现分为下杨一、下杨二两个村。宋元时属长寿乡铜泉里,明时属二十三都,清时属西八庄,民国时曾分别为铜泉里、弧溪镇、下杨镇、乌溪乡的驻地,解放后属下杨乡,1956年属双溪乡,1958年属跃进人民公社,1961年恢复武义县建置后至现在一直属俞源乡。
诸姓源流
下杨主要姓氏有刘、杨、扬等,还有徐、周、朱、陈等诸姓。2004年版的《岩下杨氏宗谱》里收入一幅《清末民初下杨街示意图》,图中除杨氏宗祠、扬氏宗祠外,还有周氏宗祠、徐家厅等建筑。
刘氏据重修于2009年的《武义西刘氏宗谱》记载:武义西刘氏“五代时远祖居福建七闽之长溪,其间汝忠公与汝明公由七闽迁徙瓯嘉之荆溪,至宋时世胄公从荆溪迁至婺之武义,居刘岩。至宋末元初,由元六令史公汉臣创居邑市西,断为一世祖。”长溪在福建宁德霞浦县,荆溪在温州永嘉县。汝忠公与汝明公迁居荆溪后,名人辈出,刘安节、刘安上等都是北宋著名的学官,因此皇帝就赐给这支刘姓“荆溪发祥”的牌匾,这块牌匾就挂在县城西刘宗祠的大门之上。汝忠公的后裔世胄公在宋初迁来武义,隐居刘岩;汝明公四子刘器的六世孙刘滂定居泉溪刘宅。据传,世胄公早年外出做官,途径此地,看到这里群山环抱,山清水秀,又处在处州、婺州两府的交界之地,往来非常方便,就弃官隐居此地。此后,刘姓子孙繁衍,此地就叫刘岩。
刘岩是武义古代的一座名山。明末清初顾祖禹撰的地理著作《读史方舆纪要》卷九十三记载:“刘岩,在县西三十里,一名金公岩。崖石峻拔,凿石梯至岩顶。前有一山,陡峭若屏幄然,曰招圣峰。后一山廓然石室,深广五十丈,曰仙都坛。”康熙《武义县志》记载:“刘岩,县西三十五里,又名金公岩。”《金华府志》和《武川备考》更直接点明:“刘岩又名金公岩,即刘氏隐栖之所。”因此,可以断定,刘岩的命名与刘氏在此隐逸定居有关。刘岩现处在清风寨景区内,范围不大,但其地理位置、生存条件相当优越。山下,乌溪自西向东奔流而下;山的东面是下杨、王宅一马平川,盛产粮食。山里也是物产丰富,尤以四大“仙物”闻名。其一谓“仙水”。山顶有一山泉,名为大慈泉,为武义四大名泉之一(据《武川备考》),大旱不涸,清澈甘甜,每日可供数千人饮用。其二谓“仙茶”。岩上沃地,茶叶满坡,滋味甘醇,清香浓郁。其三谓“仙笋”。连绵竹林上千亩,别处竹笋一年长一次,而这里却月月露笋,俗称“月月笋”,其肉鲜嫩香脆,营养特别丰富。其四谓“仙药”。刘岩珍稀药材近百种,尤以接骨木、野红花、野三七、金银花等伤科药材闻名婺、处两府。刘姓先祖当时居住的具体地址在哪里,现在已不可考,但可以断定大致在今刘秀垄、清风寨一带。
从宋初刘世胄到宋末元初刘汉臣,刘姓子孙在刘岩生活了三四百年。据《武义西刘氏宗谱》说,这段时间里刘姓“甲第蝉联、登仕版者代有其人”。由于战争等原因,宗谱屡遭损毁,许多历史资料都遗失了。这期间就产生了断代,只记载一个名叫刘涣的,是南宋绍熙庚戌年(1190)进士,他是刘汉臣的亲叔祖。刘姓在刘岩曾经鼎盛一时,曾有许多名人到此游宿。康熙《武义县志》收入了姜特立的一首《罢刘岩酒库》诗:“世事升沈侔蝶化,吾生来往更蝇营。归心有愧陶元亮,家事当如尚子平。岂是木鸡犹有变,故令鸥鸟尚相惊。老夫本自无城府,抱瓮何妨过此生。”姜特立(1125?—1201),字邦杰,祖籍丽水,择居武义,在现在的大田乡古竹王宅山(即王泽山)筑“茧庵”定居。姜特立是当时很有名望的人物,他父亲为抗金殉国,所以幼孤发奋,成年荫封承信郎,考取功名后曾做过福建兵马副都监、高州刺史、阁门知事、宁远节度使等官职。与大诗人陆游、理学家叶适等都有交往。姜特立赋酒库诗,说明他到过刘岩,并同刘家共同饮酒,开怀畅谈。
刘汉臣曾做过令史,所以宗谱中称他为元六令史公。刘汉臣原来隐居刘岩,后来迁居武义市西,成为武义西刘的一世祖。刘汉臣学识丰富,结识了当时许多名人。宗谱里记载了元代理学大师许谦给刘汉臣的两首诗:其一《寄令史刘君隐山中》:“抱膝住青山,长日青山对。烟云散不收,晨昏变奇态。应知住山心,不在万物内。乾坤古神器,机运谁谢代。以道猎重能,兀兀意独在。”其二,《幽居有感———寄刘汉臣隐居》:“太古固无言,有言淳朴丧。诗书已失真,龙马终成象。身在羲皇后,心在羲皇上。万事多变迁,真宰息无恙。”可见,刘汉臣与许谦的关系不一般。许谦(1269~1337),字益之,号白云山人,婺州金华人。师承金履祥,刻若勤奋,不数年尽得其传。谦不胶古,不流俗,素志恬淡,以道自乐。官府屡为辟荐,均固辞。浙东廉访副使赵宏伟驻节金陵,聚弟子延谦为师。延元年(1314),许谦眼患白内障乃归,为门人许孚吉迎到八华山居住,不久开门讲学。及门弟子,见于著录者千余人。《元史》卷一八九有传。他与何基、王柏、金履祥共称“北山学派四先生”,入祀孔庙,在武义儒学有他的牌位。
武义西刘子孙除居住在县城外,还有分居全县十几个村落。“世胄公始居刘岩,已而分析泉溪等处”,后来由于战争的原因,子孙四散分居。“自元六令史公卜居邑治之西、儒学之后,历五世而罹正统栝寇之变(明末叶宗留、陶德义等领导的矿工起义),室庐灰烬,星散四乡,以致居址不一。”“汝俊自历祖世居本城大南门内,至清咸丰年间,遭兵燹而毁其祖宅,迨父(刘子满)时徙居溪南汤。”现在宗谱里记载的刘姓子孙分布在溪南、县城、五益塘、上雪、下杨、古竹、泽树下、大殿口、青岗、仓部堰、下园、下岭头、东进及金华花楼基等处。元六令史公裔孙豪字辈的豪八公、豪十一公、豪十二公、豪十七公、豪十八公、豪十九公六位先人倡首在依山傍水的熟溪河畔建起了规模壮观的武义西刘宗祠。宗祠始创于康熙癸酉年(1693),越十余年成于康熙乙酉年(1705)。祠堂布局是三进三厅二天井,两边还有厢房。当时该地属于善庆坊,有一条刘宅巷由北向南贯穿,周围全是刘姓族人居住。该宗祠在民国壬午年(1942)孟夏上浣(上旬)之时被日军拆毁。解放后,该地块建过壶山镇委办公大楼,2001年旧城改造时被拆除。
杨氏和扬氏据下杨《岩下杨氏宗谱》和于斯坑《扬氏宗谱》记载,杨氏与扬氏是同宗同祖,其一世祖为杨虎。杨虎是唐宰相杨绾的五世孙,曾做过五代十国时后唐的回图使,因称回图府君。杨虎与杨家将杨业的祖父杨彪是同胞兄弟,世居开封五丈河。周显德六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避乱来居吴越漾沙坑(杭州漾沙坊),又迁富春北部巨石界,复自富春迁婺州大云乡安期里竹马营(今婺城区)。杨虎生二子,长子衡,迁居义乌双林乡赤岸里;次子 仍居竹马营。 生五子,次子献臣在北宋开宝年间,约公元970年左右,由竹马营迁处州之松阳,遗衣葬于武义仙岩庵,为宏山(扬谱写做横山,以下同)、刘岩祖。献臣之子逊,在北宋淳化年间,约公元990年,由松阳迁居武义宏山。逊生琼,琼生二子权和彬,从逊到彬三代在宏山居住了六十多年。琼长子权生三子,长曰俊卿,次珉出继吴氏,三修卿。俊卿、修卿居宏山。俊卿生三子大成、大有、大法,大法淳熙二年(1175)登进士第,官至华文阁侍制兵部侍郎,赠中大夫武义开国男。大法曾孙杨畴登咸淳乙丑年(1265)进士。琼次子彬生儒卿、伸卿,儒卿、伸卿兄弟二人由宏山迁到治西三十五里的刘岩下(即今刘秀垄口,擂鼓坪、麦磨坛背山脚地段)定居。儒卿生九子,其第六子大猷登绍兴戊寅(1158)进士,官至吏部郎中,其第五子大明的第四子迈登嘉泰二年(1202)进士。杨氏在此定居三百来年后,到恭一公杨曰,在元末明初(约公元1370年后),逐渐向下溪滩(即今下杨)迁移。由于杨氏原在刘岩下居住,原来“刘岩下杨”就逐渐简单地口语化,叫做下杨。据《武川备考》记载,过去下杨有两座杨姓祠堂,一座叫“岩下杨祠”,始祖伸卿;另一座叫“上保扬祠”,始祖儒卿。
儒卿的孙子杨迈,登嘉泰二年(1202)进士,官至龙图阁学士。一次,宋理宗(1225—1264)为其题字“宸翰”,书写题款时,误将其姓氏杨字的偏旁写成挑手,杨迈后代子孙遂改用扬姓。扬迈生五子,长子躁的儿子岘登淳十年(1250)进士,任翰林院编修;五子調登绍定五年(1232)进士,历官权兵部侍郎、兼国史院编修、实录检讨。扬迈之后,只有四子琚和五子調的后代在武义居住,其它散居金华各县及外省。据2011年人口普查,金华各县市扬姓人口有14469人。住在武义的扬姓主要分布在:下杨、白峰(后迁居于斯坑)、武义县城扬家厅、南溪(今杨店)、顺治寺等地。調的孙子圆,于元初年间自刘岩徙居邑西之仙岩门里。圆的第四世孙仕茂、仕盛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始迁扬迈祖坟附近的白峰(今泉溪大塘口村白峰自然村),明宣德年间(1426—1435),由于该地处在武义江边,连年水灾,雯、亮、允兄弟三人于景泰元年(1457)迁居于斯坑(今茭道镇胡宅垄村于斯坑自然村)。圆的另一支裔孙宏吉、伯修兄弟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迁入南溪(今王宅镇杨店村)。扬姓在县城北隅有一座总祠叫“扬蜀祠”。
修谱护谱故事
宗谱(也称家谱、族谱),是中华民族的文献瑰宝。它通过对一个家族、宗族的历史和具体事务的全面而微观的叙述,对于后人了解地方的历史、民俗和姓氏源流、人口迁徙、道德人伦及家庭形态、社会结构等各个方面的历史演变,甚至包括对各类人群的教化,都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但宗谱从编修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或遇战乱兵火,或水浸霉变,或虫蛀残缺,加上“文化大革命”中作为“封资修”黑货受到“横扫”,能保存到现在实属不易。古人非常重视宗谱的作用,甚至把它当做命根一样爱惜保护。下杨刘氏、杨氏、扬氏几个姓氏就有非常感人的修谱护谱故事。刘氏宗谱先是“罹正统兵火,前集厄于池鱼,只有世系仅存而蠹蚀残缺。幸有裔孙讳世贤者,衍而图之,复得庠彦讳仁元者续而增之。惜乎图系虽明,而纪传不列,未为尽善。更有后裔庠彦讳希颜者、济者,细访旁搜,阅数十年始克就绪。”(《刘氏宗谱凡例序》)这段话说的是刘氏宗谱前集在明正统年间毁于兵火,只剩残缺的世系部分,裔孙刘世贤,庠生刘仁元、刘希颜、刘济经过数十年才修补完成。后来又遭受太平天国战乱,“咸丰八年戊午(1858)夏,贼由括郡来住数月。辛酉(1861)贼大股又从苏、徽窜全浙,盘踞三载。而我武义尚义,一时遇贼迭战,故其荼毒较诸县为甚,舍宇或无片瓦之全,书籍多无只字之留,即如宗谱幸存者亦仅十之一二而已。刘姓派下乾坤两房,宗谱两部又房谱两部其三部均已沦亡,惟坤房宗谱昭然无恙。有下杨二十世孙太学生锦新在祠鉴订,适匪至,将未订之谱竟力带归交于廿一世孙振结、振绪……其谱随身带逃,百计躲匿,不辞厥劳。至己巳(1869)重修时之合族咸是赖焉。”(《重修刘姓宗谱记》)刘氏宗谱在民国时曾重修,此后近70年来一直未补修,加上“文化大革命”期间“破四旧”等浩劫,宗谱多已丧失。2007年,溪南刘氏后裔刘广兴与堂兄弟一起驱车跑遍了刘姓分布的村落,一连找了三天,终于在茭道镇南仓村东进自然村找到了一部已破损的宗谱。此后刘广兴在重修宗谱理事会和族人的协助下,用二年左右的时间编写出《武义西刘氏宗谱》。编写一部符合历史原貌的宗谱并非易事,既需要进行源流辨析,又要深入调查,百般艰辛。在编纂的二年左右的时间里,刘广兴没干过一天活,赚过一分钱,可谓呕心沥血,花去了自己的全部精力。在当前浮躁的社会氛围里,编写者甘于寂寞,安于坐冷板凳,孜孜不倦,碌碌有为,为人们奉献一份难得的精神文化产品,其行可嘉。
下杨杨氏宗谱创始于明朝嘉靖壬午年(1522),历朝修谱16次,2002年是第17次修谱。写于同治七年的《续修宗谱志》记载:“咸丰十一年辛酉(1861),生齿益繁,子孙愈盛。吾祠议将谱牒仝订修辑,乃参谋未定,忽遭粤匪数十万自处郡而来,五月十六日到境,窜踞县城,人丁被掳,房屋遭焚,搜山攻寨,惨不忍言。村庄男女各鸟兽散,以致吾祠长、次二房之谱均失于匪,幸兹总谱有佳期公之子带至邑西侬洞,三房之谱有廷强公之孙带至邑西金公岩……获全无恙。”此段话说,由于太平军的烧杀抢掠,杨氏长、次二房的宗谱都已不存,只有总谱和三房之谱,分别由佳期公的儿子带到侬洞(即王宅青坑农洞),廷强公的孙子带到金公岩隐藏,才幸免于难。写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的《续修宗谱志》记载了民国三十一年(1942)日军侵占武义给下杨带来的灾难,“吾村大受蹂躏,被焚烧房屋百数十栋”。而宗谱收藏者多次转移流徙,才完整地保全了这部宗谱。
保存在茭道镇胡宅垄村于斯坑自然村的《扬氏宗谱》共五卷,前四卷为总谱,后一卷为于斯坑房头谱。写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的《扬氏重修宗谱附被匪记略》详细记载了该次修谱的艰难过程。由于扬姓子孙“徙居不一,有若刘岩、横山、邑中、南溪、扬宅口、净住、白峰等处,由白峰而东迁又有于斯坑。……通宗合谱数百年来无少异。道光乙巳(1845),族之老成人议修宗谱,奈何祠无公帑……事遂半寝。阅二载丁未(1847),逆匪作乱……大兵之后,复有凶年饥馑荐臻,疠疫频兴,人皆散处,家尽流离,不能同族合居,因以各建特祠,各修谱牒。一修于同治乙丑(1865),再修于光绪庚辰(1880)。”扬氏居住分散,要通宗合修一部宗谱本来不易,加上战乱、饥馑、疠疫,这次修谱从1845年到1865,花了整整20年时间。于斯坑《扬氏宗谱》能保存至今也是一个偶然,“文化大革命”期间“破四旧”时,于斯坑附近的胡宅垄胡氏宗谱,麻栗畈的何氏宗谱全被毁掉,所幸“红卫兵”里有一个于斯坑人,扬氏宗谱才得以幸存。
人才辈出
下杨刘、杨(扬)、徐几大姓氏都是居住在武义较早的姓氏,他们原来都是北方的大族,诗书传家,渊源深厚。如杨(扬)姓在南宋时代短短的150来年时间里就出现过杨大猷、杨大法、扬迈、扬調、扬岘、杨畴六位进士。《杨氏宗谱》里记载的有贡生2人、附贡元1人、岁贡1人、恩贡1人、廪贡生1人、庠生87人、太学生38人、监生23人、廪生5人、乡贤生2人、增广生4人,仕宦有名的46人;清末到民国三十六年,各类学校毕业的有79人;建国后有博士1人、硕士3人、在读研究生1人、大学本科毕业生52人、大专47人、中专43人,教授1人、高级工程师5人、高级教师8人。《扬氏宗谱》里记载了扬家从明朝洪武到正统年间,一百来年的五代名医:扬仕,字景华,洪武十七年(1384)任本县医学训科,医道盛行;扬仕荣,字景安,任南京太医院医官,药剂多著奇效,士大夫恒礼重之;扬云,字伯懋,读书明理,攻岐黄之术;扬伯芬,好问学,详物理,尤精于医道;扬文乾,任本县医学训科;扬文贵,禀性颖敏,精医术;扬华,字一诚,任本县医学训科;扬煜,字一明,读书明理,藉医术以寓活人之心,治疾活人者多;扬广,字一清,天资明敏,尤精医术,全活居多。尤其是扬云、扬伯芬、扬煜。扬云是明朝有名的御医,宗谱里还记载了一则扬云成为御医的故事:“宣宗皇帝一日问御医韩叔(武义仁村靖山自然村人)曰:‘医无过于卿者?’叔对曰:‘臣有表弟扬伯懋用药与臣无异,察脉比臣尤高。’宣德十年乙卯(1435)正月,驿召至京师,上屡诏试其道,多著异效。八月擢太医院御医,令侍左右。”扬伯芬治病不泥于方书,而按于气候。他曾说:“人有风寒暑湿之疾,药有君臣佐使之宜,医为人之司命,苟执见异方必致误人。”时任御史的严继先(武义人)写诗赞扬扬伯芬的医术,其中两句是:“报功人植千株杏,生意心含万斛春。”扬煜医道“名闻朝野,望重缙绅,乃若方伯、都司、都帅皆以先生称之。成化廿一年(1485),钦取至京,以母老辞归。越宏治七年(1494),兵部王公至永康,得疾请医弗效,召一明至,治之不俟终日遂瘳。”又如刘姓,《武义西刘氏宗谱》里记载了刘大道、刘耀勋等一批忠勇之士。到民国时期还出现过数位高级军官:刘寿云,书名国均,字秉权,号藩臣,黄埔军校二期学生,在孙中山革命时期担任中央军官学校的政治教官,抗日战争时期任军长;刘寿堂任国民党军师长。
如果加上其他姓氏,各类人才就多得多。
杨大猷(1124—1171),居武义宏山,字元裕,宋绍兴廿八年戊寅(1158)登进士,官至吏部郎中。
杨大法(?—1199),字元范,居武义宏山,宋淳熙二年(1175)登进士第,授龙游知县。任监察御史时,四方多水旱,敢于为民请愿,减轻租税,让老百姓得到实惠;禁止抢购囤积,开放集市交易,使谷粟自由流通。升侍御史兼侍讲时,力奏设置言事官章簿,以备考查。内侍邓彰指使殴人致死,大法仗义上书,力主行使法令应由近及远,严惩主犯,以平民愤。后授国子监祭酒、兵部侍郎,旋以集英殿修撰兼镇江知府。杨大法是勇谋兼得的正直大气之士,他曾给朝廷上《奏议》60本,痛斥时弊,关切时局。与朱熹交往甚密,互致诗文、书信,《武川备考·艺文考》收录朱熹写给杨大法的《答杨元范》一文。所著《易说》一书,阐述天时万物周而复始之理。庆元五年(1199)卒于华阁侍制任内,朝廷追封其为中奉大夫、武义开国男。
扬迈(?—1254),字德夫,居武义刘岩下,宋绍兴四年癸丑胄补入学,登嘉泰二年壬戌(1202)进士。历任镇江教授、建康京教省架学录校书郎、魏惠献王府教授、著作佐郎、屯田郎、殿讲秘书丞、起居舍人、集贤修撰、宝谟阁待制,赐紫金鱼袋致仕。宝二年(1254)赠龙图阁学士、正义大夫。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常博士。扬迈少从吕成公(吕祖谦)游,尤有志成公之学,时人称他的文章雅润有制诰体,文章学问极一时之选。根据扬迈身前事迹,按谥法:“德不懈曰简,敏而好学曰文”被谥为“文简”。扬迈倡议“育才为立国之本”,任魏惠献王府教授时隔日一侍讲,四日一夜课,积劳愈谨。纂《名贤墨迹》,辨忠奸,秉笔直书,书未竟而卒。
扬瑱(生卒不详),字安如,居武义刘岩下,嘉定十六年癸未(1223)胄补入学,登绍定五年壬辰(1232)进士,仕饶州鄱阳尉、改福州水口镇淮西总管、江西漕干、知桐庐县、知建昌军、大理丞宗丞等,又朝省郎、尚书左司员外郎兼国史院编修、宝录院检讨官、权兵部侍郎、知宁国,集贤修撰、兵部侍郎、浙东安抚使。
扬岘(生卒不详),字怀古,居武义刘岩下,胄补入学,由上舍登淳庚戌(1250)进士,任宝庆教授、辟福建漕干,历任翰林院编修、阶止从政郎。
杨畴(生卒不详),字禹锡,居武义宏山,淳七年丁未(1247)入学,登咸淳乙丑年(1265)进士,仕丽水县簿、泰州司理、文林郎等。
扬云(生卒不详),字伯懋,武义县城人。出生名医世家,外祖父吴永常是“故儒家而业医”。他从小耳濡目染学得医术,长大后居家深究医术,名噪一时。宣德十年(1435),奉召入京为御医。治愈太子朱祁镇之疾,升太医院使,英宗待之如师,赐杯、玉盏。他的长子文乾任本县医学训科,次子文贵“隐德弗仕,医鸣两浙”;孙子扬华、扬煜、扬广皆精医术。其中,扬煜也是御医,医术名闻朝野。
刘大道(?—1554)初名昂嘉,出生在武义县城的善庆坊(刘宅巷,今紫金五圣商业中心),家中排行第三,自幼习武,练就一身高强武艺,享誉一方。明朝倭寇之乱时,朝廷督抚胡忠宪在浙江招兵抵抗倭寇。刘大道和乡友徐平湖应招上前线,并在嘉靖二十九年(1550)第一次出征就大败倭寇。由于接连几次英勇作战,屡立战功,刘大道被授予抗倭大军把总之职,徐平湖授金华防御所佥事。嘉靖三十三年(1554)冬,倭寇又一次侵犯至嘉兴一带,大道、平湖再一次应征。这一次敌人早有预谋,倭寇特别多,形势十分危险。大道和平湖分兵抵抗,大道坚守嘉兴北门之十条街。倭寇气势凶猛,主力向大道这边攻击。大道坚守阵地,带领士兵和倭寇展开肉搏血战。他身先士卒勇猛抗敌,亲手杀死倭寇数十人,自己的一只手被倭寇砍断。但仍以单手与敌人决战,又杀死倭寇数人,直至战死。最后倭寇不敌,纷纷败退。当时在城上观看的百姓都为刘大道的牺牲而哭泣。徐平湖见刘大道战死,跪抱尸体痛哭,并将刘大道尸体运回武义。督抚胡忠宪向武义县发文,命立祠致祭。嘉靖四十四年(1565),钦差总督军门特遣教谕冉性致祭刘大道。
刘耀勋(1866—1907),字佐斋,幼名三清(三春),武义县城人。自幼聪慧喜读书,20岁补博士弟子员。耀勋在襄助修复熟溪桥中,精明能干,受到知县赞赏,命其襄助汤俊勋经理县育婴堂。他将育婴堂田产租谷一一查清,豪绅阻梗,俊勋卸任,而耀勋独当之。28岁,耀勋赴金华丽正书院就学。次年考试得一等第三名,补廪饩。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武义荒歉,知县委其前往绍兴采购粮米,以赈济饥民。耀勋放弃府试的机会,以民为重,欣然应命,购米平粜,使民受惠。嗣后,创办县养正小学堂,任校长,并领头建造南湖余庆桥。
耀勋目睹列强侵华,清廷腐败,民不聊生,可苦思不得其解,因而满怀忧愤,一度消沉颓废。孙中山领导的革命风潮兴起后,即一反常态,结交社会志士,多方探听革命消息,每闻必欢欣鼓舞。时武义龙华会首领周华昌,为便于联络会党和各地志士往来休息,在县署前开了一爿酒店。耀勋常与志友来此饮酒,到酒酣耳热时,他满腔愤懑迸发,痛骂清政府不止,即使县署幕客在座,也毫不顾忌。
光绪三十三年(1907)元月,绍兴大通师范学堂司帐赵卓来武义,经周华昌介绍,耀勋与之结识。随后赴绍兴见秋瑾,加入光复会。自此备自责励,戒绝鸦片,投身革命,在县城、白溪、履坦、下杨、黄坛等处设点联络革命志士。是年四月,秋瑾来到武义,授耀勋为参谋。五月初,赵卓来武义,同中军官周华昌商议起义事宜,周华昌荐举耀勋为光复会党军武义督办。
秋瑾发布“于五月二十六日起义”的命令到达武义后,五月十七日,周华昌等人游行街市,演说革命之事。嗣后,耀勋派周华昌去绍兴面议起义事宜,又将起义日期告“巡风”聂李唐,命其多加戒备。然后亲赴宣平去见龙华会副会主张恭,共商起义。耀勋走后,聂李唐在邻居中泄出起义之举,风传全县,县城一片混乱,知县急电省请兵。
耀勋在宣平会见张恭,张估计清政府会派兵镇压,说:“先下手为强,提早起义。”耀勋说:“二十六日乃军期,不可违背。”五月十五日辞归,归途中,闻说清兵已到县,聂李唐已被斩,并正在搜捕起义党人。耀勋只得与两随从往深山中暂避。后因李某告密,耀勋被捕。在刑审中,耀勋与之抗争,凛然不屈。五月二十二日,耀勋被押赴刑场。游四门时,他一路高呼:“我是革命党!”并对友人说:“革命总要流血!”在西门刑场慷慨就义后,头被悬大南门。
刘耀勋能书善画,能言善辩,而且驰马试剑之技无所不攻。当时的寺庙、宗祠、凉亭、溪桥匾额和对联,多为耀勋所手书。
1912年夏,武义县署隆重召开刘耀勋追悼大会,武义县知事张梦奎宣读祭文,毓秀女学代表王爱蕙演说,浙江、金华、武义的各级官员,武义县士绅及各界代表,缙云、兰溪、永康等邻县代表纷纷送来挽联。(祭文、演说词、挽联等都收入《武义西刘氏宗谱》)遗骸葬于双路亭福建山并建祠而春秋享祀。1984年,墓迁壶山西麓。
繁华的商业古街
刘氏、杨氏(扬氏)等诸姓由刘岩、刘岩下、宏山逐渐向下溪滩(即乌溪下游的冲积平原)迁移,诸姓子孙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到了清末,逐渐形成了一个繁华的武义西部重镇。民国三十一年(1942),下杨是全县四个战时督导区之一;民国三十二年(1943)至三十四年(1945),设下杨镇,是镇政府所在地;解放后设下杨区,直到1956年都是区公所的驻地。
由于下杨是一个大村,又处在括婺古道上,因而人员来往频繁,商业十分发达。2004年版《岩下杨氏宗谱》内有一幅《清末明初下杨街示意图》,图上标明商店、作坊等名称,可以看出那时商店林立、各行各业的繁华景象。下杨直街几乎与乌溪平行,全长900米以上,宽在3至5米之间。从西到东,街两旁分别有糖坊、酒肉店、水作坊、宿店、索面酒坊、布店、灯笼店、药店、糕饼店、靛青埠、理发店、烧饼店、电话所、酒肉百货店、箍桶店、烟丝店、裁缝店、粉干店等,其中酒店7家、宿店4家、各种作坊9家、药店3家。可见当时下杨商业十分发达。下杨直街有的古店面还保存十分完整,如该街90号,民国建筑,占地面积508平方米,由四合院和三合院附屋组成,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还曾是供销社的店面;该街54号,也是民国建筑,上世纪五十年代仍作酒坊,至九十年代改作理发店。
另外,在村北侧乌溪边有水碓2座、麻车石碓1座,现存建于清代的水井3口。过去,从西进入下杨要跨过乌溪,十分不便。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村人在乌溪上建了一座安济桥,桥名是刘耀勋用楷书写的,桥为三孔二墩的石拱桥,全长51.96米,桥面宽3.48米,至今保存完好,这也是下杨村发展历史的一个见证。
日军在下杨的罪行
1942年日军发动浙赣战役,5月18日拂晓,日军七十师团兵分二路由北往南向浙江大举进攻。5月22日夜,国民党县政府人员全部撤至岭上乡新宅村,第二天武义县城沦陷,之后一度退出。6月18日,日军复由金华向武义大举进兵,再度攻陷县城,之后分布兵力,在武义各地作永久工事。
当时下杨等地一度成为临时沦陷区。由于下杨的南侧坦洪等地驻有国民党79师一部,北面李兰桥等地也有国民党79师的兵力布防,下杨一村也有79师部分官兵驻防。因此,下杨成了日我双方交战的前沿地区。
1942年夏秋之际,日军从宣平向武义进犯。据村里的老人回忆:日军曾三次入侵下杨,分别是7月27日(农历六月十五日)、9月1日(农历七月二十一日)、9月6日(农历七月二十六日)。
7月27日,日军入侵下杨后,放火烧毁村民房屋344间,抢掠粮食2303担、家畜家禽390头(只)、木材120立方,损毁农具3247件、家具2900件、服饰3676件。
9月1日,日军一部再次侵犯下杨,刺刀刺死、活埋群众6人;强奸、轮奸致死妇女4人,致伤1人;受生化病毒感染死亡9人。驻防下杨一村的国民党军部分官兵伤病员死亡21人。
9月6日,日军又一次入侵下杨,烧毁民房331间、粮食880余担、服饰900多件、家具1148件、生产工具768件,掠夺农户耕牛8头、猪16头、家禽380只。
抗日战争中,下杨村在一年之中遭三次严重的劫难,这在武义村落史上也是少有的,下杨的人们在讲述这些灾难的时候,纷纷表示,他们祖祖辈辈也忘不了这深仇大恨。
攻袭警察所及剿匪
据武义《革命斗争史选编》记载:1949年春,活动在丽缙武宣边境地区的处属人民游击队第三支队第二大队,为了打通武义与宣平的通路,决定干掉下杨国民党警察所。因为下杨是武义西乡的重镇,是武义通往宣平山区的必经之路,又是丽武宣边境大片山区的屏障。时任中共丽水县委书记兼大队长张之清派人侦查了下杨警察所的情况,知道了警察所设在下杨的关公庙,有30多名警察,庙边的一块空基上建有一个碉堡,碉堡墙厚1.8尺,比较坚固。张之清研究了这个敌情以后,决定智取。
3月11日晚上,张之清率领二大队与上坦武工队80多人驻扎在陈弄村,并由地下党派人带路,二大队干部李新民等几位同志化装成木匠、篾匠、货郎,进入下杨镇内侦查。12日下午4时左右,部队从陈弄出发,由南向北逼近下杨,埋伏在敌碉堡两侧的木鱼山和尾巴山上。随后,由李新民等五位便衣侦察,趁敌人进入饭堂用膳时,快速冲进去,大声喝令:“不许动,投降不杀!”李新民朝天打了一枪,村外阵地上的战士闻声,立即用猛烈的机枪火力封住敌碉堡,大部队随即进入镇内。碉堡内敌人杨炳光持枪向外射击,被我军击中臀部,战士陶子春抓住一个三等警长,向碉堡内的敌人喊话:“不要开枪,放下梯子!”于是碉堡内枪支弹药及军用品全被我军缴获。战斗很快结束,共计缴获步枪17支,手枪1支,手榴弹30颗,子弹千余发,除警长汪某带两名警士赴城出差所带枪支未缴外,其余枪械全部缴获。同时部队还捣毁了国民党区田粮办事处及乌溪乡公所,缴获电话机一架。部队撤退时焚毁了敌碉堡,被俘敌人经教育后释放。经过速战速决,部队很快撤出了下杨镇。从此,武义县国民党政府官员惊慌失措,再也不敢前往西乡。
1949年5月9日武义解放以后,国民党残余的反动势力还十分猖獗,组成了多股土匪组织。据武义解放后第一任县长王心斋回忆:“7月以后,匪情多起来,在武义骚扰的土匪较多,最大的有三股,在金华边境,有郑志培为头子的股匪;夏家畈、清溪坑一带,有国民党团长、反共救国军司令张飞远匪帮;在新宅山区一带是王德云匪部,(王德云)也是国民党的军官。他们纠集社会上残渣余孽,同时诱骗一部分农民,上山为匪,杀人抢劫,作恶多端。1949年秋后,王德云扬言要进攻县城,我们一度集中区中队与干部到县城,防守城里,粉碎了企图窜犯攻城的土匪。土匪多时有五六百人集结于下杨、后树一带。”这一年的7月14日,省军区第八分区(金华)把刚改编的5个县大队派到武义白姆、下杨一带清剿,击溃与消灭了部分土匪。这一天在下杨剿匪战斗中,下杨中队一个班叛变。班长用机枪反射我军和地方干部,新宅区副区长李桂生牺牲,金华军分区一名参谋腿部受伤。县大队回县集训时,下杨区中队的队长、指导员又携枪叛逃。1951年击毙匪首王德云和1952年5月12日击毙宣平县匪首鲍志仁,武义县剿匪工作才告结束。
分田到户的公社书记
1990年版的《武义县志·大事记》中,讲到1981年时,其中有一条:“9月下旬,王宅公社汤处、马昂、朝阳大队和俞源公社下杨一大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当时,推动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就是王宅公社书记、下杨一村人刘俊林。
我国改革开放,首先从农业、农村开始。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讨论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的问题。同年12月,安徽风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决定稿包产到户。到了1980年,全国各地或明或暗地实行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生产队迅速增加。到年底,全国有50%的生产队实行了包产、包干到户的责任制,其中安徽省达到了70%。
然而在我县,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阻力依然相当大。反对者认为,包产到户就是分田单干,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如果不坚决制止,农村的社会主义阵地就丢掉了;包产到户调动出来的是农民的个体积极性,不符合社会主义方向;中央文件明确规定“不许分田单干”、“不要包产到户”;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是写进宪法的,搞包产到户违反了宪法的规定。因而在我县仍然不准搞“包产到户”,坚持走人民公社的道路。
据刘俊林回忆:当时王宅公社共10个行政村,平均每个人口有2亩田。但是当时的生产制度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社员出工不出力,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王宅公社地处熟溪上游的横路畈,一马平川,全公社除山地以外,全部是上等的良田,但是每年生产队种下的粮食亩产只有四五百斤,虽然田多,但连社员的口粮都解决不了,每年年底或年初,多数社员靠借储备粮度荒。面对王宅公社农业生产举步不前,粮食生产上不去的局面,刘俊林忧心忡忡。在这之前,公社一班人已经偷偷地将生产队分为更小的操作组(大多四、五户一组),然而这仍然解决不了农业的根本问题,虽然分操作组以后,像杜畈大队,过去10分工分值只有3角钱,分操作组以后10分工分就达到了3元钱。这大大刺激农民积极性。怎么办,田要不要再分?这一问题摆在刘俊林面前。这一年秋,晚稻收割前,俞源公社下杨一大队的支部书记刘石法,将全大队1400多亩良田按口粮田、责任田(承担征交任务)全部分到户。刘俊林与刘石法是隔壁邻居,他知道这一情况后,立即准备将下杨一大队分田包干的经验在王宅全公社范围内推广。公社党委召开了会议,决定先选一些生产大队进行试点,他们选择了田多人多的马昂生产大队,中等规模的汤处生产大队和田地人口较少的朝阳(桥亭)生产大队进行试点。刘俊林亲自驻朝阳,分管农业的副书记徐金其驻汤处,副书记王李风到马昂,开始了分田到户工作。由于要将全大队的田以责任田和口粮田的形式分到户,情况就比较复杂,有时开会分到天亮。就在这个时候,县委知道了这件事,于是派人到王宅公社阻止,县里开会也指名道姓地批评刘俊林。但是各大队的百姓不同意县里的意见,公社党委一班人也下定决心要将田分下去。刘俊林认为,公社党委已经决定分田就不能欺骗老百姓。县委派人阻止后,马昂大队就表示晚稻不割,让它烂在田里。当年11月份,县委召开冬种及农田基本建设会议,参加会议的人员到徐村公社宏阁大队参观。当时县领导带领与会人员站在宏阁大队的一块山头上,指着与宏阁相隔一条熟溪的马昂大队说:“宏阁是搞社会主义,对面(指马昂)是搞资本主义。”这给王宅公社党委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但刘俊林和党委一班人坚持分田到户,并将马昂等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验在全公社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得到全公社社员的欢迎。1982年,全公社粮食获得大丰收。这一年的春节,马昂村许多村民在家门上贴上这样一幅对联:“忆当年五谷稀青黄不接看今朝三餐饱荤素皆齐”,横批“知足常乐”。
当时王宅公社积极办社队企业,有砩矿、纸厂、茶厂、鞋厂、电站、农场等,工业产值占全县社办企业的三分之一,1981年公社在王宅办市场也是全县最早的,但是县里多次批评王宅公社“不务正业”。
1981年12月,召开了全国农村工作会议,1982年1月1日中央以当年的一号文件的形式,批转了《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文件认为联户到劳、包产到户、到租,包干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武义县直到1982年9月,“全县2390个生产队全部实行家庭联户包责任制”(1990版《武义县志·大事记》)
1981年除了王宅公社搞分田到户外,当时壶山公社书记朱昌石也默许余西、南缸窑等大队分田到组;茭道公社书记项岳云也在一个大队试点搞分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