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一角
大妃祖庙
陈厍纪念馆
纪念馆内—角
□古梁 余嘉 涂志刚
少妃村位于我县南部。1958年5月以前属宣平县。民国十九年(1930)至民国三十五年(1946),少妃为镇,是当时宣平县四大镇之一。1949年少妃撤镇为乡,1950年属上坦区宣武乡,1958年5月,宣平县划归武义,少妃村均属宣武乡。2001年9月,宣武乡并入新宅镇,少妃村属新宅镇。少妃村由上下少妃、西庄、泄上岭头、坟山、横角田、子垵、八哥山、水雪等9个自然村组成。少妃村以陈姓为主,是在唐末五代迁徙来的。第二大姓是倪姓,迁徙时间较迟,是在清中期从武义县城迁来,还有周、吕、傅、王等姓。
少妃村庄坐落在新宅镇北部崇山峻岭中,它的北东是海拔476米的泄上岭头及少妃岭脚,与岭下汤直线距离2.5千米;村的南东是海拔608米的雀树山;南西分别是海拔763米的吉祥寺、海拔786米的跑马坪;西侧是海拔644米和671米的黄岗岭、水雪等山峰;北西是海拔758米的塘面丘。整个地形呈南北高,北东低的狭长山谷。靠近整个村庄旁还依偎着6个小山头,在村东南有一座小山叫前青山。村小学东侧一块小山是下白垩统馆头组夹砂质泥岩,呈层状。发源于村北水碓坑和黄岗岭等几条山涧溪流,在村南汇合后,从北西向南东穿村而过,经村东南方向的麻竹园、太傅从右岸流入菊溪后入丽水境内。
在村中北侧有一座巍峨耸立的花岗岩体,山峰上古树繁茂,遮天蔽日,山峰下就是岩山殿,现称陈厍纪念馆。这座花岗岩体的山峰,就叫郑岩峰,也是少妃人引以为自豪的风景山,少妃古村就坐落在这一座在村人眼里十分神圣的山峰下。
少妃村名的由来
少妃又称小妃、少微、小微。村名的来历有两种说法。
一是与村东的菊妃山有关。《武川备考·山川》:“南曰菊妃山,南三十里。妃《通志》作姬。《万历志》:山峰百余步,多生兰菊。”《康熙志》:“旁有妃水溪,食其水者多寿。东北支为大妃岭,南二十九里。”清初,我国著名的沿革地理学家、学者顾祖禹在他的《读史方舆纪要》里说得更清楚:“又大妃岭,在县南四十里,其相接者曰小妃岭,接处州宣平界。”在陈氏宗谱中有一篇陈氏三十一世孙陈殿魁于清光绪五年(1879)撰写的《重建大妃祖庙碑志》,也讲到了少妃村的由来:“吾族由真定徙居于此,旧名菊岩,又名菊妃山。左之桥,右之岭,罔弗以菊妃名。越数十年徙于松谷,特恐年湮代远,数典或忘,因以菊岩为大妃,松谷为少妃。系大妃于祖庙,所谓水源木本,庶几世子孙无相忘也。……声灵广被,大妃、少妃巍焕之。”
所谓“菊妃山”是指从少妃村东的海拔516米的内坞山,向北东延展,分别是几座534米的高山,过乌梯畈、谢弄至大殿北东海拔568米的高坑岭一带的山岭。“妃水溪”就是现在的双港溪,又叫苦竹溪。“发源于宣武乡八哥山(少妃西侧高山),经岭下汤、徐村于大田乡小王船头注入熟溪。”(1993年版《武义县水利志》)“食其水者多寿”,说明在当时此水流之纯净。“大妃”,即现在的“大庙”,少妃陈姓始祖陈拱登始迁“大妃”,越数十年后,才迁往“少妃”。《武川备考·舆图》中大庙作“大殿”,大庙的“庙”,武义人都读为“殿”。所谓“大殿”,是少妃陈氏后裔为纪念始祖陈拱登在现在的“大庙”盖的一座殿,故历来沿称为“大殿”,并衍生为一个村落(下文为了统一语言,大庙均写作大殿)。
二是与少微星有关。2002年少妃陈氏重修谱时,三十六代孙陈福章在谱序中说:“少妃平舆始祖陈拱登,生于唐末公元十世纪末叶,年少有志于自立。祖陈辕仲达暨拱登参与保驾僖宗(874~888)建功勋。此时吾祖系于江西义门,七百口不家,子孙贤良,忠孝和睦甚笃,颇具影响,由僖宗敕封陈辕平舆侯,族裔平舆郡,从颖川大族中脱颖而出。一日拱登与弟沿括苍省亲,路经大庙,视其山川佳胜,隐居。是夜,忽见郑岩山红光满天,有一微星喜降,遂仆居少妃。”陈福章在《序》说到他的先祖拱登“忽见郑岩山红光满天,有一微星喜降,遂仆居少妃”。取村名为“少微”,是应了天象的吉祥。
在陈氏谱中,朱应五写的《楚生公暨孺人合传》中说得更明确:“宣平之少微村,盖少微者乃天南之处士星也。郡名处州,原之于此,犹之乎地应台宿,则名台州,轸旁有长沙星,即名其地为长沙府也。夫以郡之所由名,而即寓于公所之村其为村也,不亦伟乎。”朱应五认为,陈拱登取村名为“少微”,是此地应了少微星座,与处州、台州、长沙这些郡的取名方法相同。谱中还有一篇清道光三年(1823)四月陶滨撰的《诚仪夫子传》中也说:“少微之宅,上应处士之星。”
少微星座共有四星,在太微垣西南。《史记·天官书》:“廷藩西有隋星五,曰少微,士大夫。”《晋书·天文志》:“少微四星…第一星处士、第二星译士、第三星博士、第四星大夫。”《晋书·隐逸传·谢敷》:“初,月犯少微。少微一名处士星,占者以隐士当之。”因此,古代把少微星当做隐士的代名词。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况乃少微真人,天山逸民。”唐牟融《送沉翔》诗:“清朝尽道无遗逸,当路谁曾访少微。”唐储光《刻贻王侍御出台椽丹阳》:“既当少微星,复隐高山雾。”宋范仲淹《与人约访林处士阻雨因寄》诗:“方怜春满王孙草,可忍云遮处士星。”陈拱登是唐末五代初人,时天下大乱,他作为朝廷命官,也时感不安,于是携家带口隐居大殿(陈氏后人也有另一说,陈拱登先是迁徙陈弄,后迁居大殿的),取村名“少微”,也是当时心情的写照。
陈氏宗谱《序》中,多次写到“陈氏义门”。北宋开国皇帝,当时还是后周滑州指挥殿前都点检赵匡胤为陈氏写的谱序中也提到:“陈氏义门昌盛,嗣是析居江河南北间,殆亦蕃衍。”所谓“陈氏义门”就是唐代江西江州(今九江)义门陈氏。始祖乃陈旺,字天相,陈蕴圭(字达礼,号雪岩先生。笑傲山林,隐居自乐,仕唐司功参军)之次子,随兄兼至江州,开元十九年(731),因兼升官别任,故迁,购置田产于九江郡浔阳县蒲塘场太平乡常乐里永清村(即今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义门村),开创基业。陈氏自唐开元九年(721)以来,几代人同吃同住,19代聚居一堂,在当时实属罕见。这样的家风,使家中一百多只犬也受到感染,它们共居一屋,吃食时如果有一只犬没有准时到,它们也等着,没有一只犬会抢先而食。
自陈旺自开基以来,陈氏以忠孝节义为本,勤俭耕读传家,建书堂(东佳书院前身),立家法,敬友邻,睦家人,使义门陈氏家族人才辈出,义风蔚然而日益昌盛。据说,陈氏一族从建立到宋真宗咸平四年近100年时间里,登科任官吏便达430人之多。在少妃宗谱关系图中,介绍了陈氏族人在朝任职情况:
陈拱登,字仕龙平舆曾祖,先祖河北真定人,唐天复年间官至仆射,后唐同光年间(923~925)与其弟拱景迁居少妃至今已历四十余代。
陈旺(908—967),字省兴,拱登之子,陈厍之六叔公,五代后梁任乐清县令。一日,宦游永邑(即永康)双溪大陈,见此山有峰、有井、有田、状如舜居历山圣迹,便定居于此,是为荆川陈氏始祖。今其后代繁衍于永康市大陈及缙云县兆岸等地人口达万余人。
陈德,字省道,陈厍祖父,封其为大中大夫。
陈缉,旭二,陈厍的父亲,赠大中大夫。陈莹,字元初,旭五公,宋封彰惠侯,明洪武初封昭灵侯。
陈子恕,陈厍侄,官至大理评事,封晋国公。
在历史上,少妃从远祖起,陈姓出过三个进士,一个举人;自唐五代至民国历仕者共有31个人;有贡生20人;监生68人;廪生26人;增生24人;附生158人。
少妃人以宗谱家族维系的形式系统地记叙了先祖家训后代刻苦耕读、子孙克敏忠孝的若干范例,激励了代代奋发图强。如今,少妃已经是拥有1000多人口的大村庄。少妃人敬宗修睦,克敏忠孝,奋发图强。出现了一些对国家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才。诸如陈士怡、陈尚星等人。
陈士怡(1912—1994)少妃人,启蒙于故乡日新小学,中学就读时都是甲等第一名,考入国立浙江大学成为校史中的“四大金刚”,公费出国留法取得博士学位。受中共中央国务院邀请,放弃国外优渥环境,毅然回国在北大任教,后又在浙大任生物系主任,以出色的工作成果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受到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接见,深受当时省委书记江华青睐,继而肩负重任成为我省创办杭州大学的骨干,并任杭大单位副书记兼生物系主任。在全国微生物学科研究家中取得突出成果,被选为全国微生物学科组长。
陈尚星(1933—)1954毕业于浙江省立处州师范学校,从事教书育人工作40年,退休前系新疆库尔勒市中学高级教师,退休后在州、市老年大学班学习诗词写作。数十首诗词被收入新疆自治区诗词学会《昆仑诗刊》、巴州老年大学诗社《丝路风情》、库尔勒市老年大学诗社《梨香秋韵》等诗集中。有百余篇散文、随笔、杂谈及教育论文、教学经验发表。他还是中学高级教师,著有《老圃秋声》诗集,并编辑出版《健康养生歌谣集锦》、《散文》集等。对家乡有深厚的感情,著有《祖先陈厍的故事》、《少妃的传说———故事集》。
陈氏祖庙
大殿是新宅镇镇政府所在地,它的由来前文已有略述。在陈氏谱中收录有一篇光绪五年(1879)陈氏三十一世孙、贡生陈殿魁撰的《重建大妃祖庙碑志》一文:
“……顾祖庙而系以大妃,又自有说。吾族由真定徙居于此,旧名菊岩,又名菊妃山。左之桥,右之岭,罔弗以菊妃名。越数十年,转徙于松谷,特恐年堙代远,数典或忘,因以菊岩为大妃,松谷为少妃。系大妃于祖庙,所谓水源木本,庶几世子孙无相忘也。若夫建庙奉祀之由,则尤有历历勘述者。仰惟第三世堂祖,行旭五公,品格迥异,凡夫婚姻得谐仙女,本聪明正直,以成神。历唐、宋、元、明,而显圣,驱蜂残剧寇,护国之功,自古为昭。捍甘霖,佑民之德,于今为烈。英灵屡著,侯爵频膺。既封彰惠,又赠昭灵,婺郡赫濯之。声灵广被,大妃少妃巍焕之,庙貌先成。忆斯庙也,当有宋而创建,经累朝之重修,规模则有基,弗坏气象,则历久常新。党非因咸丰辛酉(1861)之岁,罹于兵火,不将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乎?今者触目动坵墟之欢,同心图轮奂之。观中厅五楹,赖四邻士民立董捐建,余仍本族孙子独胜其任。如正殿壹座,竖石为柱,架木为梁,宽阔宏广,称壮观焉。于装塑神像,则本族孙子与四邻士民各任其半,一酬祖德,一报神恩,原未当有畛域之分也。今而告厥成功矣,爰为稽诸谱牒质之传闻,统始终而序其略。俾以石,以垂不朽云。”
这篇碑志清楚地告诉我们,大妃祖庙建于宋代,至清咸丰辛酉年被太平军放火烧殿,直至清光绪年在陈氏后人及大殿村民的捐助下才重新建立。同时志中也说了大殿原叫“大妃”,陈氏迁居的“松谷”叫“少妃”。因此,大妃祖庙也成了陈氏的家庙。
大妃庙位于现新宅村大殿自然村的北面,庙原有前后殿和山门,解放后山门和前殿被拆除建供销社,仅留后大殿也被供销社占用。后大殿面宽五开间,明、次、稍间进深九檩用四柱,山面抬梁穿斗混合用五柱。所有柱子全为石柱,四角内幽,斗形柱础。原为木质柱,改换成石柱。前檐牛腿托挑檐檩,月梁形楸楣有浅浮雕,前檐廊前施踏跺二级。五间后金柱之间置佛座,本世纪初,由陈氏后人辟为陈列雕塑历代陈氏宗祖肖像。
陈厍其人其事
陈厍(931~994),是陈氏始祖陈拱登的曾孙。陈氏后人一直认为陈厍参与了赵匡胤的“陈桥兵变”。陈厍是否直接参加了兵变,这在民国《宣平县志·艺文志·碑志》中收有一篇北宋胡则(就是永康胡公)为陈厍写的墓志铭,现全文引如下,并作详注附后:
陈厍墓志铭
公姓陈氏讳厍,字光远,其先真定人。曾祖讳拱登,字仕龙,后唐同光中拜仆射(官名。秦代,始有此官名。宋代,随着中书、门下二省并入尚书省,其左右“仆射”分兼“中书令”、“门下侍中”之职,成为事实上左右“丞相”),游台徙括,寓居丽邑小微。祖讳德,字省道,考讳缉并赠大中大夫(亦称“太中大夫”。宋元丰改制前为四品上阶文散官。所谓“散官”是有官名而无固定职事的官员)。妣张氏,德姓贞淑。公为冢子,袭世宦之胄,魁岸超卓,质性敏慧。当后周世运攘抢之时,慨然有志于自立,乃励精学业,兼善韬略,以宏才科登,显德己未第,授监察御史,未几擢为真定尹,仍复召还,亲征北军事,会艺祖:(亦作“萟祖”。有文德之祖。后用以为开国帝王的通称。这里指北宋开国之君赵匡胤)于戎间,契好甚笃。尝论天之眷命,必有所归,宜敛英韬光,以俟其变。及陈桥兵变,与都统石守信,学士陶谷,俱有翌戴重勋。且陈桥谶应陈字,艺祖甚加隆爱,荣授金紫光禄大夫(当时为正三品文散官)殿中侍御史(掌纠察弹劾百官朝会失仪者),特进上柱国(隋、唐到明代均为最高勋位和次高勋位的封号。此官在宋是名义上的官位,无实际权力,是一种类似荣誉职称),祖考赠大中大夫,优覃宠渥,公亦竭尽忠诚。以淳化五年五月廿七卒于汴京,上哀悼甚至,敕赐葬祭挽,旋还家,于是年十二月卜葬于仙岩里昆邱之麓。仲子斌请铭于余,以公之才识,早膺显任,当阴霾分扰之际,高扶六龙御天(古代天子的车驾为六马,马八尺称龙。因与为天子车驾的代称),光被四表,其丰功伟烈,抑何如哉。惜乎缺于谥典,按状次第始末,谨书于石。公生于长兴辛卯九月四日,寿六十四。先配刘氏、郝氏、兼配帝姬刘隐帝女妙真,未期早世,殡于彼处。男三,长怀、少佛,次即请铭者。
铭曰:天生英才,际时弗靖,夹辅六龙,安奠神鼎。翌戴洪勳,光禄蔚炳,淑配帝姬,兰玉荣盛。生顺死安,用刻贞珉。
五代后周(951—960)时,陈厍已是靠祖荫袭封的官宦士人,而赵匡胤是后周的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陈、赵两人关系密切,不然赵匡胤也不会为他写《平舆陈氏谱序》
了。从胡则写的墓志铭中,陈厍曾对赵匡胤讲:“天之眷命,必有所归,宜敛英韬光,以俟其变。”陈厍一言成谶,应了赵匡胤在后周显德七年(960)发动的陈桥政变。政变成功后,赵匡胤建立了北宋,直接参与政变的石守信、高怀德、张令铎、王审琦、张光翰、赵彦徽皆得授节度使位号。而劝赵匡胤韬光养晦的陈厍只承认他袭封“金紫光禄大夫”、并封“殿中侍御史”、“上柱国”等虚衔官职,实际上并无实权,只是名誉上的待遇,我们都知道,赵匡胤建宋以后,对政变有功人员在后来采取了“杯酒释兵权”的措施,剥夺了这些有功人员的军权;对后周遗留下来的旧臣遗老采取了怀柔政策,一个不杀,全都养起来,并且大封名誉上的高官厚爵,以慰藉旧朝官员的人心。赵匡胤深知他是靠政变上台的,不采取这些措施,一怕部将将来造反,二怕后周旧臣口诛笔伐,这些对他掌握皇权都是不利的。
民国《宣平县志·艺文志·杂文》中有一篇宋艺祖(即赵匡胤)的《御祭陈厍文》。陈厍死于北宋淳化甲午年(994),而赵匡胤死于北宋太平兴国丙子年(976),先陈厍19年去世,因此,怎么可能在赵匡胤死后为陈厍写祭文呢?这篇祭文是真是假,抑或伪托之作,好在祭文不长,暂引全文如下,再作分析:
御祭陈厍文
卿诞生于后唐(923~926),长成与晋(936~942)、汉(947~948),时际后周(951~954),诏命颁于宸翰,袭封美爵,金紫光于煭文。
天命归朕,还朝受禅。盖从揖逊之余,眷念勋劳之懋,名遂知退,功成告归。年周甲子(964)之逾,忽梦两楹之奠。悲风远传,讣音爰致。明香一瓣,谅昭式敷,灵爽有知,明荐感格。
在陈厍“功成告归”少妃后,赵匡胤还时常挂念陈厍。一日他梦见陈厍去世了,醒了以后,竟为远在千里之外的陈厍写了这篇祭文。赵匡胤在祭文中,追忆陈厍归里,一年之后(“年周甲子之逾”),在梦中看到了陈厍灵堂中的挽联(“两楹之奠”),由于路途遥远,“悲风远传,讣音爰致”,赵匡胤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思友之切,他还是“明香一瓣”,望陈厍能“灵爽有知”,希望他死升天,生长寿,可见赵匡胤对陈厍之谊深矣。
陈厍在北宋建立以后,除名义上封了许多官称,实际上宋政权并没有实授官职给他。这在民国《宣平县志·艺文志·敕文》中宋太宗(赵光义,即赵匡胤之弟)在淳化五年(994)十二月的《御葬金紫光禄大夫陈厍敕》诏书中讲得很清楚:
“臣(指陈厍)周朝,袭封金紫光禄大夫、殿中侍御史陈光远,世任名卿,身膺显爵,虽未受当朝之职,每钦承逊位之心曾服祖皇。”
为了报答陈厍在“陈桥兵变”中一言成谶的功劳,赵光义在敕文中还明令:“今差免解进士、将仕郎冯价、就经监史吴瑀家,同奉敕旨,著令有司,卜地安葬。”最后陈厍归葬少妃下宅昆坵(引民国《宣平县志·坟墓》)。
少妃倪姓
倪姓是少妃村的第二大姓,也是武义比较古老的一个姓。
据2006年重修的《武义倪氏宗谱》记载:“倪氏之祖实自倪宽、倪涉之后,析派凤阳,始祖麒避黄巢乱,迁居钱塘,六世祖伯宏徙居婺州石门,至十七世祖文旭公之子,乃凤翔公玄孙行富三(惟泰),析居武义县前,其后裔散居四邻。”由此可知,武义县前倪氏自元末明初(约1368年前后)由婺州石门迁武义县前倪店厅居住,始祖为惟泰。
倪氏徙居武义后,在县府门前一带设倪店厅,后在厅外筑宗祠。倪祠北依县衙,南临城墙,历史上几建几毁,尤其是在清咸丰辛酉年(1861)太平军入侵县城后,凡城内宫室庙宇拆毁殆尽,倪祠也被拆毁,寸木无存,几成废墟。后于清同治年重建,1977年由于县城改造,拓宽县前街,祠被拆除。
倪氏现分布在全县大约8个街道、乡镇的16个村庄。今年93岁的少妃人倪芳堂老人说,据《武义倪氏宗谱》倪氏迁居武义后,他的高曾祖倪纯灿(1788~1855)先于清嘉庆年间从县城迁徙至高宅(即今王宅镇梁宅村高宅自然村),生了五个儿子,其长子倪锡周(1807~1870)是太学生,在清道光年间从高宅迁入“括宣之少微”,即今少妃村,并在少妃村繁衍了六个儿子,其第四个儿子即倪芳堂老人的爷爷倪君良(1846~1921)是当时宣平有名的武秀才。少妃现有倪姓人口近200人。
《武义倪氏宗谱》始修于明代万历庚戊年(1610),至清代凡八修,最后一次修谱在民国十六年(1927),至2006年已有近80年未修,时隔近三代,而且旧谱大多佚失,只有少妃村倪芳绅家藏了一部。为了保藏这一部宗谱,倪芳绅历尽了种种坎坷,现倪氏谱中收录了他2006年12月9日撰写保管宗谱经历的文字,题为《保护宗谱承先启后》。
“1927年间,武义县前《倪氏宗祠》宗谱第十次重修至今已有八十年了。这漫长的岁月里,这份宗谱是这样保存下的:1949年前由伯父倪李云保管,后因伯父年老多病,又因社会不安定,怕谱遗失,固一天黑夜我父倪李华把谱小心翼翼地取到家里。这无价之宝的宗谱藏到哪里才安全呢?想来想去只有叫我大哥倪芳绥保存比较安全。我大哥倪芳绥把宗谱当作宝贝一样,把宗谱用尼龙布一层层包了三层,外又套上只破尼龙袋,绳子扎好。一个雨天在夜静人稀时,穿着蓑衣,夹着宗谱神秘地拿到离村两里的驮麦弄藏到一个番薯洞里,底垫茅草,上盖黄毛,令人无疑,难以发觉。洞边我哥有块自留地,干活时经常去看看。文革时,“红卫兵”几次来查问,都被大哥巧妙地回掉,“我家从来没有谱,谱在哪里也不知道。”平静后,才取出。2000年后,我大哥年迈,把宗谱又转交给我保管于今,每逢农历六月六,宗谱总是拿出来晒太阳,以防霉变、虫蛀。
这份宗谱转来转去、搬东搬西,经过四手,如今与我们见面了。这才使这次宗谱的继修有基础,为继承先辈传统文化做了件应该做的事。”
2006年倪氏修谱时倪芳堂87岁,族人推举他总其事,他在谈到这次修谱时感慨良多,他说:“2005年秋间,由于本祠几个族人提议一定要我出来把倪氏宗谱重修。但本祠宗谱断修八十余载,终有些难处,在众裔孙积极支持下,不怕寒暑,艰苦奋斗,终于在我们这几代裔孙努力来完成历史修谱重责,使我们武义县前倪氏宗谱除旧添新,水源木本旋流不息奔腾发展。”
革命遗迹
少妃岭下有一座“灵泉岩”。我县左翼文学家、革命烈士潘漠华1927年创作的主要作品《雨点集》中的《冷泉岩》就是取材于这里。灵泉岩以泉为名,一是“山门滴水”。传说,灵泉岩山门顶上有一滴泉水,说是能受到这里一滴甘泉,便会生个儿子。二是灵泉岩洞上的眼古井,不过一平米大小,深不过三尺,绿苔斑驳,水冷而清冽,凉透骨髓。“湖畔诗人”潘漠华称其为“冷泉”。又因经常两三人食用未见流出,多到两三百人食用又不见干浅半分,山下居民和来往香客都说这泉水很通灵性,所以叫做“灵泉岩”
浙江省委组织部长陶健、第一任宣平县委书记曾志达等都曾在少妃开展过轰轰烈烈的革命活动,留下了许多革命遗迹。
少妃曾经历过激烈战争。
1944年9月某日,一支日军从武义出发,经古竹,入岭下汤,企图奔袭驻少妃的国军79师所部。少妃村内岗哨林立,戒备森严,密集的枪炮声清晰可闻。据当时的团指挥所军官介绍,少妃岭是正面战场,岭头岗上的迫击炮阵地和周围纵深掩体里的机枪所组成的火力网正向岭下汤敌军猛烈射击。79师官兵进入预先挖好的战壕不久,日军的山炮炮弹打得战壕附近硝烟弥漫,随后几百日军就向少妃岭扑来。眼看距离越来越近,有的新兵沉不住气,请示长官快点开火。长官脸色铁青,喝令只准瞄准不准开枪眼看只有几十米距离了,长官一声“打”,一排愤怒的子弹打出去,冲在前面的敌人纷纷倒下……敌人又组织几次反扑,终因驻军据守地形之险,抗击敌人士气之高,直至夜幕降临,日敌也未能突破驻军封锁。而且撤离到岭下汤时,在三角明堂列队的日军又被驻军的迫击炮弹打中,只好仓皇窜回县城。
日本侵华军实行阴险的国际法所不容许的细菌战。日军在1942年5月侵占武义之前,就有日机对武义部分地区撒播致病细菌。武义沦陷后,日军专门组织施毒人员,四处播撒细菌,而国民军驻地就是首选目标。其时日军已拥有杀伤力很强的鼠疫、霍乱、伤寒、痢疾、疟疾、炭疽等多种细菌武器。1944年5月,迁驻新宅的县国民政府,就曾接获省政府的可靠情报“敌近派女间谍10余人,潜入我后方施毒”。然而是时武义驻军多,一些驻军不得不借居民房,军民混杂,对间谍防不胜防。1944年9月,79师235团驻防少妃。因感染细菌疫病暴发,官兵成批成批死亡,短短几个月,就有523人死亡。据少妃村民回忆,是年除夕和翌年春节,因图吉利不便埋尸,到年初二时埋尸“来都来不及”。埋尸体时是挖一条长长的沟,尸体一个个排放入土,再从旁侧挖土掩埋,自然而成第二条沟,再放尸体……时少妃上宅驮山岗坪、中宅榧树坑、岭头通济庵门外两侧都埋有很多国军官兵尸体。235团官兵损兵近半,他们没有留下姓名,尸骨大都难觅。
这些历史永远逝去了,然而人们在回忆这些历史的时候,仍然会对这些历史深深地怀念,直至永远,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