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氏宗祠
嘉庆庚申大水后溪边唯存的大树
范村花厅内精美的雕刻
范村全景
□古梁 涂志刚
范村位于武义县城的西北部,直线距离约10千米,平均海拔57米,是全县海拔最低的一个村落。范村北依梅山,南临武义江,与金华焦岩村一箭之遥,也是武义北大门的重要交通要道。
范村是北宋范仲淹侄儿后代的聚居地,它传承了范氏文化,终于在历史长河中成为武义一大望族。自元代建村以来,累积了厚重的文化,沉淀了悲壮沧凉的历史。
目前范村依然保留着古老的村貌,武义江水依然傍村而过,在江的对面横亘着金温铁路,村后是宽敞的金丽温高速公路,扩建中的“十白”线穿村而过。这三条现代化的交通要道象三条巨龙形成一个巨大的“川”字在村前、中、后腾飞向东南而去。
范村由范村、百家地(山坑寺)、芦家三个自然村组成,村委会设在范村,全村除范姓外尚有李、陈、王、何、芦、朱、潜等姓氏。全村200余户,1270余人,耕地面积600多亩、山林5000余亩。
范村溯源
武义范姓村落,除履坦镇的范村为范仲淹侄儿的后裔之地外,尚有南部地区三港乡范仲淹嫡传二十八代孙繁衍的章湾村。
在翻阅武义范村《梅山范氏宗谱》时,在各朝代修谱的序中,处处可见“范文正公”的字眼,谱中还收有范仲淹自己写的谱序以及南宋朱熹《题范氏谱序》,可谓显赫。范村范氏虽不是范仲淹嫡传后裔,然而,范仲淹作为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影响不仅给范氏家族史写下了耀眼的一笔,而且也使范氏子孙深感殊荣。因而,不少范氏支系无论是不是范仲淹的后裔,他们在编修宗谱时都要千方百计把范仲淹举证为嫡祖,哪怕不是嫡祖,也要牵上范仲淹是其族亲。
关于范氏源流,范仲淹在皇祐三年(1051)曾作家谱序,武义《梅山范氏宗谱》中曾全文录用:
“吾家唐相履冰之后,旧有家谱。咸通十一年庚寅(870),一枝渡江为处州丽水丞,讳隋。因中原离乱不克归,子孙遂为中吴人。皇宋太平兴国三年(978),曾孙坚、埛、镛、堉、昌、言六人,从钱氏归朝,仕宦四方,终于他邦,子孙流离,遗失前谱。仲淹蒙窃国恩,皇祐(1049—1053)来守钱塘,遂过姑苏,与宗族会,追思祖宗,既前谱获复,惧后来昭穆不明,乃于族中索所藏《诰书》、《家集》考之。自丽水府君而下,四代祖考,及今子孙枝派尽在,乃创义田,计族人口数,而月给之,又理祖第,俾复其居,以永依芘作,继家谱而次序之。”
明代洪武十年(1377),金华清江十四世孙,范贤写有一篇《范氏源流》的文章,现节录如下:
“范氏之先乃陶唐氏,之后受封于刘,遂姓刘。周定王十年甲子(前597),曾孙士会为晋上将军,十四年(前593)因军功加封为太傅执国,十五年己已(前592)致仕,食采于范(今河南省范县),谥曰范武子,其地濮州范县,乃高平郡(今山东省巨野县一带)之属也,子孙遂姓范。其后子孙世为晋卿。及韩、魏、赵三分晋地,子孙隐而弗仕。
(至东汉)范氏后裔范滂,字孟博,世居汝南郡。桓帝时(147—167),辟为清诏使,登车揽辔,慨然有扶衰救弊之志,为八俊八顾之列,后为党锢而死,子孙遂不仕矣。再后裔孙履冰,世居河内,唐高宗永徽年间(650—655)登第相,武后临朝称制,为鸾台凤阁平章事。子冬芬为宣州刺史,至咸通二年辛已(861),曾孙讳隋,任幽州良乡县主簿,十一年庚寅(870)迁处州丽水县丞,生梦龄,仕吴越,为苏州节度判官,子孙遂为中吴人。四世孙子明(纯诚),宋元丰六年癸亥(1083)四月二十二日以朝请大夫任婺州保宁(军)节度使,乃文正公之从侄也,廉平公正,州以大治。至元丰七年(1084)十二月二十日卒于官,葬就日乡清江之北(金华石壁栗塘),名其地曰东墓。夫人朱氏生正伦、正辞、正邦。长正伦、幼正邦复归吴洛,惟次正辞因思亲不已,继赘清江吕氏,遂定居清江之北,便守先茔也。大观三年已丑(1109)登进士第。元祐二年丁卯(1087)知州王彭荐授本州学谕,恭人吕氏,许国文靖公吕夷简曾孙、朝散大夫吕舜问之长女也(即吕祖谦之伯祖姑婆),生三子:直忠、直恕、直思。昆季怡怡,守义而和,乡人改其所居兴政里为义和里。
宋宣和六年(1124),直忠任大理评事,靖康元年(1126),有心山水,弃官而归,娶陶氏,生熙永、熙芳。熙永娶赵氏,继一子名侹,而义山派之祖也。
直恕高洁不仕,娶陶氏,生熙元、熙景、熙广。续娶陈氏,生熙章,乃后宅派之祖也。
绍兴八年(1138)直思蒙荐授本州学谕,娶刘氏,生熙安、熙纯,乃江边上庄水阁塘村里社婆桥五派之祖也。(下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