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莱村地处县城南部,离城40千米,1958年之前为宣平县最北的大村。大莱村形状像一朵莲花,莲心为村所在地,四面层层梯田环绕,就像片片莲瓣,160多层的梯田直上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大莱村历史人文底蕴深厚。据民国《宣平县志》记载,约在公元1100年间,村西北海拔1041.3米的大山,谓“龙头眼睛”山,山洪瀑发时,把原村冲为废墟。年久,长出满地藜草,后人重建村落时,取藜草之意,定名为大藜,因方言“藜”与“莱”同音,故写为大莱。古人是这样描述大莱村的: 《莱阳王氏宗谱》康熙二十九年(1690)第十五世孙家冕在《莱阳记事》中说:“始祖曾六府君,聪明天授,才智世罕,卜奠兹土以万山之巅,开方里之阳,后有来龙雄秀,前有水口关锁,左右山环水绕,又得龟蛇守户,乃天然之风水,永世不替之基业也。”民国十四年(1925)宣北溪口潘松涛在《莱阳王氏宗谱》中撰:“尝观宣北莱阳之胜境,天地钟毓之,灵散之于物,即聚之于人。距城五十里(宣平县),崇山峻岭,形如盘谷。烟居三百余户,环境四面皆山,山中多田,层叠而上,虽坵叚如带,比平原大畈收成犹丰,土质含硫,黄铁砂,雨霁一望,灿烂如星,物产以稻、粱、黍、稷为大宗。俗称大莱府,洵不诬也。”如今大莱村,因有160多层如带环绕的层层梯田,成了摄影基地。这个基地是靠大莱村的世世代代先民用勤劳的双手“凿山垦田,自麓至岭,历无层级而上,远望如浮图,近村始渐平坦。”这是经过几百年祖辈们的血汗绘就的美丽图案。
在全国各地,梯田并不少见,但像大莱七彩梯田这样,从海拔300米的山脚一直“堆叠”到海拔千米的高山之巅,面积达3300多亩的大规模梯田景观却极为罕见。千百年来,一代代栖身莱阳山麓的先民,为了拥有更多水田,凭着勇气和智慧,用双手“雕琢大山”。他们充分利用龙头山麓土层深厚、植被繁茂、山多泉水的天然优势,因山就势,营造梯田。层层叠叠的梯田犹如一条条美丽的玉带,从山脚一直缠绕到山顶。浩大的造田运动一直持续到上世纪70年代末的“农业学大寨”,大莱村的“千秧丘”、“万秧丘”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大莱高山梯田,是世世代代山民们雕刻大地的杰作。今天,人们从武义卫星地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褐黄色的大莱七彩梯田景观。
大莱村北西侧的“龙头眼睛”山。《民国宣平县志》中这样记载到:“莱阳山,在县东北四十五里有巖二,状如眼,故名龙头眼睛,为宣平诸山发脉之祖。”是武义中部最高峰。该山因形似龙头,且两处突兀的巨岩酷似龙眼睛而得名。龙头眼睛山脉东连大庙岭,西接樊岭,是钱塘江水系和瓯江水系的分水岭。登临龙头眼睛峰顶,山川平畴尽收眼底;面北,武义最大的王宅平原、武义县城一览无余,能见度好时,可以清晰地眺望到绵延横亘的金华北山;向东,但见层峦叠嶂的“十万大山”,为武义缙云交界处的雪峰山脉;往西南,柔婉秀丽的宣平盆地就在脚下,一直延伸到柳城白水瀑布;往西,则见千山万壑,是为武义遂昌交界处的牛头山脉。
龙头眼睛山高踞武义中部的武义宣平两大盆地接壤处,几乎可以雄视武义全境。在武义境内,更高的山还有很多,但视野如此开阔的高山并不多见。
整个大莱村处于白垩纪侵入岩体上,岩体为花岗石质,矿物名称为石英二长岩。该侵入岩岩体以大莱岩体为主,面积9.5平方千米,该岩体的北端和东侧还分布两处面积为1-2平方千米的小花岗岩体。大莱岩体出露于大莱山向钭轴部,入侵朝川组第二段地层,岩体西部边缘陈弄一带有黄铁矿化,为铅金属异常区。岩体中含钒钛磁铁矿2.7%,并含较多独居石,岩石风化后,铁砂相对富集,是我县铁矿资源相对集中的地域。该岩体也是我县优质花岗岩建材的矿产资源。
村落历史悠久
大莱村以王、李两姓为主,全村共有人口1623人,654户,其中王姓500多人,李姓700多人。还有陈、张、潘、周等姓氏。
王姓的来历。万历四十六年《新修太原王氏世谱序》中说:“王自太原流派吴越,继入括属,宋季而卜宅丽下之莱阳。”嘉庆九年《重修莱阳王氏宗谱序》说得更详细:“我始祖太师公豸系右军(王羲之)后裔,由越东迁江闽,宦处州,居拓野丽水二十九都浮云乡(明景泰三年,分丽水浮云乡、元和乡之半置云和县),金胡乱华避地随产寓居三十都莱阳之庄,然犹承役二十九都祖籍,时往时来,不相匏系,至曾六公学谕公始去旧即新,鼎建华厦,占籍三十都即今宣平之六都也。”故尊为土著——“世祖焉”。这两段话的意思是说,大莱王氏先祖是王羲之的后裔,原居越东,到王豸由越东迁徒到江闽,后来有后裔在处州府做官,于是迁居丽水二十九都浮云乡,由于金国与宋朝连年战争,所以避居大莱,但与祖籍浮云乡还时往时来,两边居住,到学谕公曾六才真正居住到大莱。“曾六是豸公第三代孙,讳士龙,行曾六,宋太学生,举进士,处州府学谕。以此说明王氏在莱阳定居至今已800余年。
李姓的来历。民国十四年(1925),《李氏宗谱》俞弘勋撰《俞源李氏重修谱牒序》记载:“陇西氏系唐北海太守李邕之后二十四传,迨宋末叶,有志行三,讳彦兴者,钟情蹊谷,由括徙俞家(即今俞源)于六峰山麓,遂居焉。厥后子孙繁衍,称巨族。遂以始祖志三为一世祖。”从括迁俞源的时间应为明代洪武年间(1368—1398)。乾隆三十九年(1774)《李氏宗谱》中《莱阳李恭六公祠记》中记载李氏迁徙时间:“迁居者何来?括都室邑。李氏祖癸卄三公,讳碧玉,自俞源联姻,莱阳爰相其地之,胜悦其俗之美,而遂徙之,以家也。”“迄今已传五世”,据此李姓应在明末迁徙莱阳定居。
大莱村有王姓和李姓两大姓,自古以来,王姓与李姓两个大家族一直友好相处,民风十分淳朴,这其中也是有渊源的。
相传大莱村姓李的家族原本居住在俞源,李家有一个相貌丑陋的儿子,有一次大莱村姓王的一户人家被一场官司缠身,正在王家手足无措的时候,李家帮忙处理了这场纷争。王家为了感谢李家的恩情,打算将女儿许配给李家的儿子,但是王家又舍不得女儿远嫁,便让李家儿子迁居到大莱村,还将王家的部分田地赠与李家儿子,从此,李姓便在大莱村繁衍生息,正因有这样的渊源,王姓与李姓两个大家庭一直和睦相处着。
富有革命精神的大莱人
大莱村民勤劳淳朴,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1930年宣平县成立红军组织时,大莱村就有不少农民参加了北营红军组织,在参加三岩寺战斗中大莱籍战士李禄庚壮烈牺牲。轰轰烈烈的红军运动失败以后,又有陈振达、陈嘉银、丁柏友、黄锦跃、李潘连牺牲。据一些年长的村民回忆,李潘连为了躲避保卫团的搜捕,回大莱村家中避难,保卫团一行人带着刺刀到李潘连家中搜查。李潘连躲在家里后院的稻草堆里,其母亲救子心切,将身体挡在草堆前,大喊“不在这里,这里没人。”保卫团用刺刀在稻草堆上乱刺,李潘连被连刺两刀,忍不住疼痛“啊”地叫了一声,后被保卫团抓住,两年后英勇就义。
四十年代后期解放战争中,又有李瑛加入革命队伍,直到全国解放,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革命事业。李瑛(1919-1983)原名李清德,大莱村人,从上坦小学毕业后为避抓壮丁到了丽水太平教书。一九三八年八月至一九四零年秋时的太平区,是国民党浙江省政府建设厅特约经济实验区。这个实验区表面上是国民党地方行政机关的一个基层单位,实际上人事安排以至各项工作都是在共产党直接领导和影响下进行的。党在实验区开展的抗日宣传、减租减息、组织垦荒生产、办妇女识字班夜校等救国拯民的工作,深深地打动了李瑛的心。使他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0年秋后,国民党顽固地掀起了反共高潮,太平经济实验区被迫撤销。李瑛也和党组织失去联系。1947年下半年,李瑛得到消息,当年曾在太平实验区做过地下党领导工作的张之清同志,率领游击队从丽水方向向我县推进,已活跃在武义南乡一带。他即手拎点心袋假装走亲戚,从宣平来到新宅岳母家,暗中打听游击队的消息,此后他遇到了青蓬岭的地下党员傅国桢,通过他找到了党组织,重新回到了党的怀抱。之后,李瑛就脱产参加革命工作,他带领武工队活跃在大莱、三坑口、茶坑、金岩村一带,打击敌人并开展党的组织工作。发展了高仁亮、张李银、潘伟元、高有用、高土根、高金维入党,建立了高仁亮为支部书记的三坑口支部。金岩村发展了邹凤兰入党,也成立了党支部。进一步开辟了新区。动员青年农民参军,培养干部,为丽水游击队的活动提供了广阔天地。1948年初,李瑛开始组建武工队,独立负责宣平境内的地方工作。是年冬,党派他向宣平徐、陈两派做统战工作,促使他们暗中资助人民武装一些武器。次年冬,成立了上坦区,李瑛和谢陈兴带领武工队和一些干部,配合支队派出的干部,组成了区的领导机构,他担任上坦区区长兼武工队长。新中国成立后,任宣平县公安局长、云和县副县长、龙泉县副县长、庆元县经委主任等职。
能工巧匠王维明
王维明(1887-1972)又名王兆凤,祖住大莱村,1913年移居柳城畲族镇。王维明兄妹七个,居长男。因家境贫寒,就读三年私塾后随父务农。王维明自幼心灵手巧,喜爱工艺编织,捏泥为牛,织草为鸟,栩栩如生。年长以手艺外出谋生,在华塘村姐姐家,为当地绅士陈鹤书看重。陈怜其才能,荐至工艺传习所就读,毕业后返乡,被聘为宣平县贫民习艺所工师,与副手沈溶日夜钻研技艺,积极研讨,设计文字资料,重达20余斤。他们改良旧式布机,探究染色配方,设计新的花色图案,形成具有特色的印染、漂洗、纺织的工艺过程,织造的宣平土布花色精美。1914年被选送参加巴拿马国际赛会,得优等奖。
抗日战争爆发后,王维明受命组建抗日出征军人家属(下称征属)织布厂,招收征属70余名,为征属谋求生活来源,激励前线将士英勇杀敌。1949年宣平解放,王维明积极参加筹建宣平布厂,因经费来源不足未成,后改成一家一户自谋织造。王维明招收艺徒,传经送艺,宣平城内,受教育者30多人,所织产品,誉满远近。1972年12月17日病逝于柳城畲族镇,享年86岁。
大莱洗铁砂
1958年10月上旬,全国处在“大跃进”的形势下,全县掀起了大办钢铁的高潮。炼铁需要铁砂,据2010年版《武义县志》记载:“铁砂,大莱铁砂矿三处,由花岗岩风化残留而成。以大莱村为中心分布面积约9.5平方千米,风化壳平均深7米,每立方含铁砂0.2~0.3吨,矿砂含铁量56—60%。自民国9年(1920)开始,当地农民掏砂,土法冶炼炒钢,用来制造农具。1958年大办钢铁和1970年武义钢铁厂创办,都曾大规模采洗过铁砂,至1980年停采。”由于大莱的铁砂含铁量高,1958年10月上旬几千人,有几天甚至万余人集中在大莱村,日夜不停地采挖、掏洗铁砂,又建了小高炉炼钢厂,大莱村的祠堂、庙宇以及家家户户住满了民工。几千民工,住房自然欠缺很多,怎么解决?就在农田中搭建临时住房,就地取材,用竹箬棚当瓦,毛竹脚手片当墙,“床”也是毛竹架和竹脚手片搭成。“大跃进”的年代,讲究的就是“速度”、“快”,没有设备土法上马。洗铁砂要用水,可是大莱村没有大溪,只有一条小溪涧,秋冬时节仅一点点水流。无溪水怎么办?大莱山体有个特点,一层层花岗岩的缝隙中饱含很多水,所以大莱山上的泉水眼很多,将每坵田蓄满水,利用梯田的层层落差,放水冲洗铁砂。洗好的铁砂有部分送大莱炼钢厂,多余部分人工挑往其它炼钢厂。因无公路,运输靠肩挑和少部分独轮手拉车,运的量少、速度又慢,必须快速建成一条公路,解决铁砂外运问题。“大跃进”年代,全县一盘棋,统一指挥,采用人海战术,调动原宣平、武义地区的个体工商户人员来修建公路。因他们的商店和企业已公私合营,不需要他们自己经营管理,前来为全民大办钢铁出一把力。仅用三个月时间,修建完成从岭下汤至大莱村的15公里公路(简易公路),开来了烧木炭的汽车,替代了部分肩挑的苦力。1990年版《武义县志》记载:“1958年(全县)投放劳动力从3至4万人,激增到10万人以上,大批木材被砍伐烧炭,县境内的山林遭到严重破坏。”
遗存的古建筑
大莱村历史悠久,耕读史家,保存的古建筑较多,现存李氏堂楼、水口庵等明代建筑2处,上新屋居民等清代建筑7栋,民国建筑万春堂药店、大陈乡政府旧址等2处。在新农村建设中拆出一条新街,涉及24户家庭,拆去古建筑6幢。
双节坊大莱村王氏家族在康熙年和乾隆年间,出过两个年轻守节的夫人,各有一个遗腹子,长大后颇有成就,咸丰年间批准建双节坊。1994年5月因在石牌坊下筑建简易房,不幸失火将双节坊烧塌。
民国乙酉年(1945)重修的《莱阳王氏宗谱》记载:咸丰六年(1856)“圣天子旨意,而母氏与曾祖妣一同报节于旧岁秋月,请地师访石匠,捨己资建自家祠造双节坊。此不特一门增光,即万古传名也。”
陈诚太妈(1696—1749),少妃陈成连之女,嫁大莱。夫讳喜(1697—1717),庠生。陈诚太妈怀孕五个月时夫逝,遗腹子一男,名长德,国学生。陈老太“矢去守节,如荼抚孤子”。长德生四子一女,克勤克俭,耕读传家。朝廷批准建坊入祀。
王发圣(1754—1780)之妻郑氏(1757—1839),结婚不几年,丈夫27岁,郑氏24岁时丈夫谢世。幸有一遗腹子,讳秉纬,考名升朝,国学生。升朝生四子一女,其中两个贡生,一个监生。真是儿孙满堂、田园广置,楝宇维新。老夫人享年八十有二。
水口庵由王氏居大莱先祖景禧独创于元末明初,距今六百余年。光绪四年(1878)版中《宣平县志》有“水口庵,在县东北(指宣平县)五十里大莱”之记载。现存建筑为清代所构。庵为三合院式,坐东朝西,背负龟山,面临山涧溪水,占地面积214平方米。殿宇宽五间,梢间为二层,底层前檐设为廊。北梢间设楼梯间,明、次间后檐施天花,设神龛供奉如来、观音等佛像;阶沿踏跺一级。厢房宽一间一弄,进深五檩三柱。柱础有鼓形、石质形两种,明间金柱础下垫古镜。院墙檐下内侧的墨绘人物、山水壁画及水口庵书题。天井南侧设纸库一座,硬山两坡顶。
李氏堂楼厅始建于明代,清乾隆癸丑年(1793)有修建扩建。坐北朝南,二进二院,为前厅后堂楼,占地面积604平方米,地势前低后高。一进为前厅,宽三间,明间后檐金柱间施屏门六扇,二进为正屋,楼上厅,宽七间,厢房二层,宽五间一弄,进深五檩四柱,前檐施牛腿托挑下檐与正屋同。正屋和厢房底层前檐均设为廊,施月梁,檐柱间施槛墙和格扇。柱础有鼓形素面、上下刻弦纹、石质形三种,前厅明间金柱础下垫古镜。三合土斜方格地面,前院和后院地面分别用石板和卵石铺筑。院墙檐下施二排椽头砖,砖雕仿木四柱三间式,有墨绘花鸟等,台门上方砖砌门罩,下设踏跺五级。无正门,西侧开边门。硬山两坡顶,五花山墙。
李氏堂楼厅除正屋保留了明代楼上厅的做法外,其余均为清代风格,是大莱村最为经典的古代民居,因此具有较高的文物保护价值。
大陈乡政府旧址解放后1950年4月成立大陈乡,及至1956年3月。大陈乡政府旧址位于莱阳路厅后巷3号,由林成亮兄弟建于民国, 1949年后没收归人民政府所有,1950年设为大陈乡政府办公处,隶属上坦区,以后作为村委办公使用,2000年,由村委出售给李耀海户。建筑坐北朝南,四合院式,二层结构,占地面积258平方米。门房宽三间,进深三檩二柱,底层敞开为廊。正屋宽三间二弄,进深七檩五柱,底层前檐廊,两侧设边门作为出入通道。厢房宽一间一弄,进深五檩三柱。正屋檐廊楸楣雕瑞禽,双钩云纹,楣两端托以雀替。石地栿,鼓形柱础,三合土地面,天井地面卵石铺筑。硬山两坡顶。
四座古桥在大莱村曾有四座古桥,分别是利济桥、寿孙桥、寿禄桥、进禄桥。
《民国宣平县志》中记载:“利济桥,在县北四十五里大莱,道光十八年(1838),里人王时春、李文达等捐筑,民国十一年(1922)水坍居民以木济之。”据有关资料记载,利济桥是通往王西坑、插树岗的必经要道。村民称它为拱桥。1922年(民国11年)农历7月22日傍晚被洪水冲垮。桥碑“利济桥”是一块扇形的石板,现在已经在驼背岭脚修石井用了。桥头一座民宅的墙上立有“利济桥”的记事碑一块,可惜经历多年风吹日晒已经风化,上面文字模糊不清。利济桥被洪水冲垮后,村民用两块厚木头铺在上面做临时的桥用,直到解放初,成立了“路会”,由“路会”出面,向李锦训买了两块石板,又从新祠堂的废墟里找来一块,这才铺成现在的三块石板的平桥。
《民国宣平县志》中记载:“寿孙桥在县北四十五里大莱,里人王屏山、李郁昌建筑。”据有关资料记载,寿孙桥位于大莱村中段,是通往隔山、隔西的必经之处。与利济桥在1922年农历七月廿二日的那次洪水中冲毁只剩一块石板。1938年又被洪水彻底毁坏,士绅李土有发动村民将其修复,直至2001由村委会出面将其改造成水泥板桥。
据有关资料记载,进禄桥位于村水口庵前。据说以前本是木桥,因年久失修逐渐倾圮。民国16年(1927),由士绅李郁昌、李郁堂、李福畴、李兆品、王嘉庚等五位兴起捐资,共筹集500多银元建成石拱桥。还有一座桥叫寿禄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