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溪全景
重建后的云济桥
云溪村现存的古建筑群
□ 陶波 古梁 涂志刚
云溪,由溪口、塘源坑、盘龙坞、黄大岗、后塘底、月松庵、后潘、新田畈等自然村组成,系潘姓聚居地。云溪村曾是云溪乡政府、云华乡政府、云华管理区、云华人民公社驻地,海拔225米,距武义县城29公里。
溪口村为其中最大的自然村,地势平坦,村东侧是武义南部盆地边缘地带,盆地中沉积了一套第四纪冲积层,由砂砾、粘土等组成。溪口村地处坦溪和上江水汇合之口,故名。云溪村的其它自然村都分散在西和西南的山地丘陵上。清康熙年间称二都二图,乾隆年间称溪口庄,民国17年称溪口里,民国19年称溪口乡,民国23年后为三保乡保和乡的第5、6、7保。新中国建立后称溪口村。1986年因同名改溪口村为云溪村,现属柳城畲族镇。
全村699户,其中农业685户,1867人。总农田1318亩,山林5525亩,茶叶200余亩,桑叶550亩。其中溪口村地处中心,人口耕地均占全村70%以上。
一条自坦洪乡而来的坦溪,经过大院后水库穿村而过,村落建在溪流两侧。一米高的祠堂堰,水漾全村,可以撑船,易受水患,有“村在水中”之说。2002年祠堂堰石坝改自动翻水活动堰,解除了水患。
括苍潘氏六族
历史上有所谓“括苍潘氏六族”之说。它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潘谋公,字八元,河北广平人,盛公长子,仕唐南州太守,深得民望,为帝器重,迁调长安,赐封紫金光禄大夫,宏文殿大学士,历教六帝。为避安史之乱,从杭州漾沙坊迁居括苍丁川(现丽水市莲都区的丁公村),生三子,公温、公让、公良。幼子公良迁居浯溪(现属丽水),四世孙渊迁居上坦,五世孙思敬迁居横塘(现丽水市老竹镇横塘村),九世孙公惠从横塘迁居前湾,十一世孙京从横塘迁居板坑,十三世孙愬从横塘迁居溪口,十三世孙钺从板坑迁居竹洲(现丽水市莲都区竹舟村),形成了今日谓之的浯溪、上坦、前湾、板坑、溪口、竹洲潘六族。
溪口潘氏始祖为愬公。愬公,字申叔,号双源,行万五,乡贡进士,丁川祖谋公十三世孙.南宋绍熙庚戌年(1190),畅游溪口,爱其山水秀丽,八景雅趣,遂举家从丽水市老竹镇横塘迁居溪口。先居观上(今后潘村),以后又迁畲客铺后,再迁四百塘前,再在溪口搬石造田,劈荆建屋,才定居溪口。村曾以始祖愬公的号“双源”定名,后改溪口。
自南宋潘愬建村以来,至明正统已有6姓居住,即潘、朱、李、高、郑、何,叫六阄。西坑至上弄源一带山为六阄共有,今郑、何两姓已不在,新增詹、王、赵、刘、吴、姜诸姓。
其他姓氏迁入云溪村情况。康熙五十年(1721),兰溪小贩何氏迁居新田畈。乾隆八年(1743),江西省杨家田村商人王君义、王君球两兄弟至桃源坑定居,后改塘源坑。乾隆五十年(1785),江西建昌府南丰县东门龙池等二十一都符长万迁盘龙坞居住,先居内铺(大树头),后迁外铺(现址)。乾隆年间迁入的尚有:福建省上坑县里后村饶尚志迁入后潘;庆元县泽边庄吴永余迁入后塘底,先为溪口潘姓看山,后定居;福建省建宁县姜氏迁入月松庵;武义履坦镇坛头村朱氏迁入溪口,后分居黄大岗。
溪口地下党支部
与北营红军
1928年8月,中共浙江省委派宣平籍党员曾志达(泽村后溪人)回宣平建党。溪口村潘思源首批入党,同年10月被选为宣平县委执委。在潘思源组织发动下,当年溪口村有潘四妹、潘仕德、潘富贵、潘伦祥、潘新旺、朱增寿、朱火法、何维金、俞舍宝、潘璋等人入党,建立了溪口村党支部。潘四妹任书记,潘仕德任副书记。在县区委领导下,溪口村党支部组织红色农会,开办平民夜校,开展二五减租,11月参加县委领导的统一张贴革命标语,12月参加清修寺暴动,收缴寺产白银3000元。由于全县革命暴动10余次和上陶村的土地改革,宣平县政府十分恐惧,召开全县19个乡镇长会议,联名请省政府派兵镇压。后省调金华保安队一个连和遂昌保卫团一个排前来镇压,疯狂抓捕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对中共县、区委领导悬赏通缉,有的避往他乡,革命暂处低潮。
1929年10月,在上海的共产党员潘漠华(上坦人)与避往上海的曾志达、陈俊(华塘人)等人商定,计划于元旦攻打柳城,营救暴动被捕人员。计划被共产党员郑友瑞得知,为抢头功,郑友瑞提前于11月18日组织全县500余人到柳城劫狱,溪口村有30余人参加。因行动失密,劫狱失败。
1930年5月,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宣平北营红军组建成立,叶坑村邱金隆任总指挥,华塘村陈俊任党代表,溪口有潘四妹、潘富贵、潘新旺、潘伦祥、潘宝田、潘兴隆、潘兴朝、潘土法、潘仕其、潘仕文、潘仕德、朱増寿、朱火法、何维金、俞舍宝、兰新启等人参加投入武装斗争。潘四妹任指挥部书记,潘新旺任排长。溪口红军排参与俞源会师,攻打后树省保安队,处置上江地主王某。之后,在溪口本村扩展红军63人,准备组建一个连,筹集活动经费近万元。于农历七月十二在月松庵、新田畈与宣平县保安队12人展开追击战,打得保安队绕道逃回宣平县。攻打后树省保安队失利后,农历八月十六,曾志达在上坦主持召开各营红军整顿会,准备整编队伍,遭到保安队袭击。八月十九潘四妹在曾溪兰新启家召开失散红军会议,又遭石峡乡保卫团袭击,潘四妹、兰新启、潘富贵、吴树川四人被捕。潘四妹被解押在大院后坛头脚田八十时坚决反抗,被活活戮死。其余3人杀害于柳城北门头。此后朱增寿被杀害于上坦,潘伦祥在家中被逼上吊身亡,朱火法在解押途中,跳入溪口祠堂堰潭溺死。俞舍宝1931年死于杭州监狱,潘新旺1932年农历七月初八死于金华监狱。
1988年5月13日,武义县人民政府批准云溪村为革命老区村。
人才辈出
云溪村民风朴素,崇尚耕读,历史上富裕人家都办私塾,培养人才。清光绪33年(1907)创办宣平县农村第二所湖山小学,今改建成云华小学。历史上名人辈出,建国后至今公职人员达160多人,其中从教人员有50多人。
潘子儒(1748-1819),字建瑞,锡琏,号敬斋,贡生。子儒出生书香门第,崇尚耕读,热心公益,乐善好施。凡修桥筑路,公学庙宇都悉数赞助。嘉庆十六年(1811)捐资倡修林庵(即大院后)前至上坦石板桥一座。次年(1812)独资修建上坦至上坦岭头(宣平至俞源、武义大路)块石路一条,长5里。嘉庆二十年(1815),又倡修石门岭(前湾村南)、曳岭路(至丽水大路)二条,长10余里。均石板叠级,块石堪砌,道旁植松。至今劲松冲天,郁郁葱葱,遮荫蔽日,甚是凉爽,令人怀念。
潘文涛(1871-1942), 字波臣,号月峰,乳名主明,国学生。天资聪慧,思想先进,为人耿直,处事公正,热心公益事业。擅长工程设计,精心管理,不浪费一点钱财,群众誉为“用几枚铁钉都算定无差!”清光绪29年(1903),宣平县建造文昌宫(今武义二中原校舍,已拆),文涛任董事会董事,负责设计施工,成绩优异,邑令杨葆元奖“赞兴文教”匾。光绪34年(1908),村拆建潘氏宗祠,任总董,负全责,经8年时间,建成了宏伟、宽畅、明亮、实用的潘氏宗祠。民国11年(1922),大莱、矿洪村山洪暴发,大水冲毁了望松堤,其与潘精祥等发起修复。民国12年(1923),又与潘精祥等倡修东山大路与新田畈路,计长350余丈。民国10年,与潘文渊、潘文华、潘邹余等合资创办“潘益大商店”,系宣平北乡南北杂货棉布百货最为齐全的大商店,誉赏宣平、丽水、武义等县。与此同时,投资宣平“益美”盐店、丽水“遂昌火柴厂”、丽水“丽用”公司(纺织厂),发展了工商实业。晚年掌管山林、祠产、庙产深得村民信赖。民国31年(1942),因对政府派款不公有异议,遭国民军队毒打致伤辞世,享年71岁。
潘耀波(1884-1969),字洛,乳名舍汶。先祖登文公及其父皆业医。幼承庭训,攻读医典。然少时家道中落,十六岁即至邻村荷样教书,及长,为人治病。后在上坦村任粮食管理员,业余为村人治病多效。有一潘姓妇女产后大出血,奄奄一息,经先生抢救九死一生;一小儿肺炎,喘憋面青紫,家人欲放弃治疗,求先生定夺。诊之,脉息尚存,先针刺十指尖穴位后,用麻杏石甘汤……终得生还。因治病疗效卓著,名声鹊起。解放后加入上坦联合诊所。1952年麻疹大流行,先生日夜奔走诸如赵村、矿洪、大莱等地,翻山越岭,不辞辛苦,数日不能归家,抢救危重病儿无数。 大凡乡间老人病危,常说只要先生诊治过死而无怨矣。及至年老,其术越精,声誉遍及宣平乡里,深得群众爱戴,尊称为“舍汶先”。
1960年,先生调至桃溪区中医诊所。“文革”中被露天批斗,每逢下雨,即有人为其戴上斗笠。古稀之年被游斗于乡间不胜劳苦。休息时有人为其送上小竹椅,端上热茶,置造反派阻止侧目于不顾。但先生终因莫须有罪名加身,至平反昭雪文件到达时已含冤去世。享年七十有六,群众无不叹息。
先生治病审慎周详,尤擅长于妇儿科,精于脉理。为人淳朴热忱,不事张扬,热心公益,倡导建造本村“云济桥”,并任董事长;擅长书法,当年“云华乡溪口小学”门墙大字,即为其所书。
先生行医中留神民间草药,收集编写《草药掇英》一书,流传后世。其子潘瑞鹏继承家业,尽得所传,医术高明,饮誉乡里,现已退休。孙潘欣、孙女潘敏皆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学业有成。“一家三人从事中医,五代世传后继有人”,被世人传为佳话。
潘高发(1885-1969),字毓善,号季房。光绪年间考取国学生。享年84岁。自幼酷爱手工工艺,屈于条件未能从师,自学作品有龙灯、龙船、走马灯。中年时能扎出与众不同的“狮子抢球”、“八仙过海”、“猴王献寿”、“鸳鸯戏水”、“麒麟吐火”等一系列造型奇特、栩栩如生的活动工艺花灯。他还潜心于火药配制,创制出人人喜爱、欣赏性较强的“流星带灯”、“万花喷筒”。他创制成功的“焰花”,成为独树一帜的溪口一绝。
詹蒙(1892-1911),字仰高,号养轩,乳名炳昌,溪口村人。自幼性情倜傥,气宇轩昂。小时就学陈鹤书作新民塾,后由县立小学转入浙江陆军小学,接触王桌等同盟会会员,加入外围组织——襄义社。毕业之后就读于南阳陆军第四中学,自此益自振奋,议时政,谈国事,忧国忧民,报国心切。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王桌等同学谋划光复南京,及闻武汉吃紧,偕同学季亮、陈人伟(又名陈佑华,华塘人)奔赴武汉,求见军政府都督黎元洪。黎嘉其诚,先委军械科科员,詹拒绝受命,后江浙同学陆续而至,遂合编南洋独立队。汉口失守后,改编为决胜团学生队,由詹蒙、方栋等率领。11月18日,进防琴断口,掩护架桥,清兵突至,寡不敌众,退至南岸,断桥以拒敌。
11月23日,清兵进犯汉阳,詹蒙率队前往狙击。至琴断口,闻三眼桥失守,遂于战友横伏桥下待敌。及近詹大呼杀敌,扑向敌军。实然一颗弹片击中左耳,血淋衣裳,季亮解下绑腿为其包扎,劝其休息。詹说:“我头尚在,何以休息”。逐奋力猛攻,敌弹再至中头颅牺牲。时年20岁。民国政府在杭州孤山建烈士墓,颁发上尉级抚恤金。
潘鲁玉(1897-1960),字精祥,考名王誉,号玉山,民国初宣平县立小学毕业。善读书、钻研学问,知识渊博,尤精通古典诗词,文章对联;长书法,自成一体,龙飞凤舞,畅美奔放。1914年起,先后在溪口、陶村、西塘、俞源等小学任教20多年。1936年至1938年创办溪口复新高小复习班三年,学子达数十人,连离村15里的西山下青年谢挺宇(辽宁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谢挺阳(冶金部规划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两兄弟都曾来此就读。日寇侵华期间,国无宁日,民不聊生,教员薪俸本身微薄,且物价飞涨,难以养家糊口,迫使其弃教务农,边耕耘农田,边为邻里乡亲、祠堂庙宇书写契约、分书、碑记、楹联、谱序等,以此度过艰辛岁月。新中国初期,宣平中学曾邀聘其为语文老师,潘鲁玉因感年过五十,年老体衰,婉言谢绝。1952年宣平县政府倡修新田畈至周处段道路堤埂,聘其为指挥部秘书,担任工程建设中的具体任务。潘鲁玉积极参与家乡建设,热心公益事业。1922年和1924年与潘文涛等一起,两次倡修望松堤修复工程和东山大路、新田畈路建设工程,长约350余丈。1945年又与潘英玉、潘洛等兴建云济桥,为地方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鲁玉为人,不苟言笑,君子风度,教书育人,谆谆善诱,诲人不倦。学生李逸山以赋彰师德:逢耕让畔先人后己之规,研读逊贤焉敢望回之德。以谦柔而教儿孙,以礼让而教生道,以节俭而教乡里,以耕读而教青老,可为后人法者,其在斯人欤!
潘波(1901-1962),字以风,乳名春光,习叫妹妹,大壮。童年就读溪口小学,1927年省第十一中学师范(丽水)毕业;1927年至1929年任溪口小学和县立小学校长;1929年当选宣平县国民党党部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主理党务。1931-1932年任宣平县民众教育馆馆长,兼体育部主任,1933年执教桃溪小学,1934年任第四民众教育馆馆长,在柳城创办师范讲习所,1935年任上坦中心小学校长,1939年再任民众教育馆馆长,1941年在溪口创办青年升学学习班,1942年任金华师范(在溪口)总务主任。
潘波为人宽厚,体恤劳动人民,同情革命。在十一中学任学生代表期间,要求校方公开财务,“五卅”惨案发生后,潘波发起抗日运动,抵制日货,参与组织宣传队下乡宣传。宣平县中共组织建立后,共产党员多系同学亲朋,他积极参与活动,宣传“二五”减租,组织农民协会,制作宣传标语等。1928年冬,革命暴动失败,国民政府疯狂镇压,潘波得知消息,连夜赶回溪口,通知沿途党员躲避,1934年潘波被以“通共”罪开除国民党党籍。群众称其为“白皮红心”的国民党员。潘波多年从事教育事业,特别对民众教育有一定贡献。
潘思源(1904-1956),字念初,乳名青。1927年春参加国民党,任上坦区党部执行委员,8月由曾志达、陈俊介绍加入共产党,10月任中共宣平县委执委兼农工部长。潘思源加入共产党后,工作积极负责。1927年11月宣平县建立县农民协会筹备处,潘思源任筹备处常务委员。至1928年4月组织赤色农71个,有会员7045人,并改造旧农会,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开展二五减租,转向武装暴动。被捕自首后,曾在敌人解押下至码头、车站被迫指认共产党员、革命群众,其均未指认过。解放后,重新工作,具体负责宣武公路修复工作,并设计县麻头门与云华乡新田畈、溪口村防洪堤工作。他脚穿草鞋,头戴箬帽,天天下乡,做了许多有益人民的事情。
历史上的多次灾难
兵事 咸丰四年(1854),太平军起,宣平茶铺源陈三麻子等响应起义,乘机四出掳掠。为保卫家乡百姓的安全,溪口绅士潘士龙、潘永澄就地筹办民团,招募壮丁80余人,加强训练,以卫地方。陈三麻子在当地作乱达四年之久,这支小小民团在保护村民的安全中起到很大作用。
咸丰十一年(1861)5月11日至同治元年(1862)正月22日,太平军侍王李世贤部将黄呈忠部驻营宣平,军纪松弛,四处扰民,溪口村民潘子仿率村民避住老鹰岩,被对面山上蓑衣塘太平军炮击身亡。
1942年8月30日,日本侵略军从松阳攻入柳城,第二天从柳城出发分陶村、上坦两路去武义,上坦一路经华塘、溪口、上坦到俞源。8月31日,云溪村遭日军洗劫,损毁粮食700担,猪30头,鸡40只,生活用品54件,食油、桐油45担,国币1200元。
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十一日(1949年5月8日)止,溪口村被国民党政府拉壮丁当兵共17人,只有三人返家,其余均死外乡,杳无音讯。
水灾 清同治十三年(1874)7月12日,大暴雨引发洪灾,溪口村堤埂冲毁,下畈稻田变溪滩,损失惨重。下畈重新造田,拨成乱石七堆。潘永源倡修望松堤,宽丈余,长300余丈,栽松树50余株。潘荣怀倡修柳埂,宽丈余,长250丈。
民国十一年(1922)7月,大暴雨,赵村、大莱、山坑口等村山洪暴发,洪水进村,造成多处房屋倒塌和堤埂受损。潘文涛和潘精祥重修望松堤。民国十三年(1924)潘文涛和潘精祥又修柳堤。
1975年8月12日,四号台风入境,巨风挟持大暴雨,持续2小时以上,降水97.2毫米。溪口村房屋被冲塌30余间,其中云华公社机关房屋全部倒塌。
1984年6月27日、7月3日,暴雨轮番袭击,使农田、桑园、房屋、堤坝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或倒塌。好在溪口村东侧有一小平原,洪灾时,洪水从小平原直冲而下,减轻了对村庄房屋的冲击。
瘟疫 1943年日寇已占领武义县城,民国政府军七十九师驻防宣平,师部设上坦,溪口、华塘、郑回等地都有驻军。日寇用飞机向这些驻地投放鼠疫病菌,10月22日,溪口村发现死鼠30余只,疑鼠疫,全村封锁,省第四巡回卫生工作队和县卫生院到溪口防疫注射。11月3日,澳大利亚伯力博士来溪口村为金华师范学生上鼠疫防疫课,为躲避日寇迁徙溪口村继续办学。由于防疫及时未成发病。
自1942年至1945年,日寇在武义、宣平两县很多地区施放细菌病毒、鼠疫病菌等,让瘟疫蔓延,国民政府军第79师、21师部分官兵,由于部队调防,携带日军施放的细菌病毒的士兵引发部队内部大量官兵感染而死亡,在我县死亡几千人,仅在少妃就死亡523人。
记载历史文化的古建筑
云溪村现存明代建筑潘章伟民居1栋,清代建筑大间轩香火屋等12栋,民国建筑潘坤瑞民居等6栋,保存基本完好。村民为祈求福祉,溪口建有洞主殿(大殿)、水口殿(舍殿)、刘公庙(称牛相公殿),各自然村建有红殿、土地庙、禹王庙、穆西相公庙等。逢年过节,香烛祭拜。溪口村农历二月初二,为洞主老爷生日,举行迎龙灯、游龙船、演大戏、接神迎佛等文化活动,热闹非凡。
云华乡政府旧址:位于礼堂路38号,建于民国十九年(1930)。由潘文涛建造,50年代曾设乡政府,后设粮库。坐南朝北,由四合院和附屋组成。院落北侧有前庭入口处,原设于东侧,现改在北侧,为宽、深各一间的三檩二柱悬山顶小亭。前檐设垂柱。四合院门廊宽三间,进深三檩二柱;后檐斜撑托台,有垂柱。正屋、厢房均二层,前檐施牛腿托下檐。正屋面宽五间二弄,进深七檩五柱,底层前檐廊。厢房面宽二间一弄,进深五檩二柱。鼓形柱础,三合土地面,门廊与正屋之间设石板和踏跺相连。附屋位于四合院东侧,二层结构部分改建。
云华公社办公旧址:位于新屋巷9号,建于民国。 60年代中期曾为云华公社办公场所,当地一直沿用了“老公社”的叫法。由头门、前庭、四合院、附屋组成。坐东朝西,四合院式,二层结构,硬山两坡顶。正屋、厢房前檐底层均设廊,施月梁,檐廊楸楣呈梁形。门廊三间,底层敞开式,进深三檩二柱,后檐施牛腿。正屋面宽五间,进深七檩五柱。明间楼栅呈月梁状。厢房面宽三间,进深五檩四柱。正屋、厢房均施牛腿托挑檐檩,鼓形柱础。四合院前设前庭,头门设于北侧,门庭宽、深均一间,单坡顶。附屋位于四合院南侧,为合院式,二层,两侧厢房底层设为过廊,前檐斜撑托下檐。建筑选材和造作讲究,时代特征明显,牛腿等构件雕刻较好,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曾作为公社的办公地,见证了乡镇政权的建设和发展历程,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
潘氏宗祠:位于礼堂路16号前幢。始建于清代,坐北朝南,中轴线上排列有两座牌坊、前厅、戏台、中厅、后厅,两侧有厢房,前厅南侧有前庭。现仅存的中厅和后厅,为民国时所修建,占地面积234平方米,均面宽五间,后厅设台基高于中厅约0.9米。中厅进深九檩,明、次间前后双步用四柱,曲尺形梁刻方云纹,檩间施倒卷龙单步梁,檩两端托以三角形雕花替木,前后檐施牛腿托挑檐檩。石柱截面圆形,明间后檐为方柱;梢间分心用五柱,柱为木质。后厅进深七檩用三柱,瓜柱下端置于四架平梁上;后檐施天花,其下为供奉祖宗牌位之处。除明、次间后檐施石质方柱,其余均为木柱。柱础有鼓形、鼓形柱础下垫覆盆、方形束脚三种。后厅明次间前檐各设踏跺,梢间前檐设过廊与中厅梢间后檐相连接。
潘氏宗祠是云溪村潘氏繁衍发展的产物,承载着村庄的历史,虽其原有格局及部分建筑虽遭损毁,但现存建筑保存较好,民国特征明显,仍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
詹蒙祠堂:位于井家巷10号,建于民国。祠堂坐北朝南,三合院,占地面积182平方米。正厅宽三间,进深七檩,明间前后单步用四柱,前檐施牛腿,曲尺形梁两端刻方云纹,五架梁均刻帅印、帅旗和紫金锤,檩间施卷龙形单步梁,前檐阑额和内额呈月梁状,阑额正中刻拜寿图。次间分心用五柱。厢廊宽二间,进深三檩二柱,前檐施斜撑。鼓形柱础,天井地面卵石铺筑。硬山两坡顶,版筑泥墙。正厅明间后檐墙有民国三十七年(1948)宣平尚勤墨绘的苍松雄鹰图。
詹蒙祠堂是为推翻清王朝统治而牺牲的烈士所建的专属性祭祀建筑,在武义尚属首座,建筑造作较规整,雕刻图案带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因此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
重建云济桥
1945年,潘精祥等发起兴建村口云济桥。云济桥为石、木结构廊桥,三墩四拱,宽5米,可供休息、避风雨。20世纪七十年代为通汽车,云济桥桥屋被拆除。
2011年冬,云溪村两委决定在原址下游一百米处新建云济桥。在村两委发出倡议后,潘氏后裔金龙、贤文率先捐巨资相应,大家共捐资140万余元。
云济廊桥重建工程,从2011年冬季开工,于2012年农历二月初二竣工,总投资150万元。新云济桥长49.5米,宽4.5米,三墩四拱。桥屋有44柱,44只牛腿,共11间,中心间为重檐庑殿顶。所用木料为南非产唐木,耗材72立方米。
村西侧的水口山上阔叶林浓荫蔽日,沿溪边有古人培育的古樟,须几人合抱。古松和木构廊桥交相辉映,桥下溪水潺潺,岸边景色倒映在水面上,构成了一幅美丽优雅、引人入胜的田园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