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在南宋时曾称金村,因是姓金人始居,故名金村。据《金川村村志》记载:北宋时,金兵入侵中原,多次被宋军打败,俘虏了一批金兵,被充军到临安南某地,可能其中一地就是金川村的莱山北侧一带之地(莱山在村西南侧300米处,山北侧现为农田)。久而久之,落户成家,形成金村。至南宋后期,某帝怀疑金人要造反复辟,遂遣官兵灭绝了此村落(莱山前至今尚有石磉、断砖、残瓦、以及龙泉青瓷的家庭生活用具残片等等)。当时尚有金人外出,幸免于难的也改姓埋名,故金人全部消失绝后。又传,也有一部分金人改姓刘的,意为“刀下劉(留)金”,后来改用金川村。金川村曾在民国元年(1912年)又改用金村,1983年恢复称金川村。明代景泰三年(1452)分丽水县的宣慈乡、应和乡和懿德乡北部设立宣平县,属处州府。从此,金川村成为宣平县应和乡的一个村,至清朝沿用未变。中华民国元年(1912)废府制设道制、宣平属瓯海道,县以下设区,金川村改用金村属保和区。民国十六年(1927)废道制,宣平县直属浙江省管辖。民国二十四年(1935)属第九行政督察区,实行保甲制,金村是保和乡第九保,直到解放前夕未变。1949年5月9日解放后,金村属丽水专区宣平县上坦区保华乡。1950年4月,金村与华塘等7个村属云华乡。1958年5月,宣平县制撤销,金村随云华乡划归武义县。2002年云华乡撤销,金川村划归柳城畲族镇管辖。
金川地处武义县西南部,柳城畲族镇的东北角的山区边缘。北东、南侧均为高山,而西侧为丘陵、田野和溪流。紧靠村庄西侧的莱山岗,北侧山体竖立绝岩、长满高大阔叶林,从山顶向南倾钭的山坡上茶叶郁郁葱葱,山脚下是大片农田。白石溪从东而来,在湖石下村和金川村之间穿过,绕向金川村的北侧,然后向西而去,与云溪村的坦溪汇合,径流入柳城东溪。
白石溪发源于新宅镇双水村,溪流来自海拔993米的香炉尖,经双水村与经上昌坑和下昌坑自然村来自海拔945米的泽叶岗溪流汇合。白石溪来自崇山峻岭之中,由多条深山小溪流汇合而成,水流清澈无色透明,最深的水潭也能一眼见底,能看见鱼儿的游动。整个金川村的房前屋后有从白石溪引进的沟水,便于村民洗涤又可防火。
金川村地势平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山清水秀,景色秀丽,新楼房与古旧建筑穿插而建,是个宜人居住的好地方。全村121户345人,耕地433亩,山林和山地3150亩。全村以刘、邹两姓为主,与陶、潘、巩等12姓氏长期和睦相处。民风淳朴、崇向传统道德,善良正直,勤劳刻苦,默默耕耘,是个安静祥和的古村落。然而历史上的金川村经历了一次次劫难,在翻开村史中是那么地令人难以忘怀。
姓氏来历
金川村历史悠久,走过了漫长的艰难曲折的路程,十多个姓氏和睦相处,共同谱写了几百年来的村史。
邹氏来历:邹氏金川定居的历史在清代咸丰十一年(1861)《重修金川邹氏宗谱序》中记载:“金川邹氏,系出范阳(今河北涿州市),派衍江右(今江西省)”,在江西一带定居多年。光绪癸卯年(1903)重修邹氏宗谱又记载:“宋,任龙公裔孙,由四堡至长汀县(福建省)石坪大吴地,迁汀洲府上杭县。出此门离城九十里,古田里塘下乡古三图七甲户,民籍居住,遂为开创之始祖。”邹氏宗谱中清道光四年(1824)有一篇邑庠生刘正路撰写的《成家记》详细记载了邹氏在金川村成家立业的历史:“禄仕公,字周德,号承恩者,系崇小三郎第十五世裔孙也,世居福汀上杭塘下人氏。康熙年间(1662—1722),闽屡荒歉,民多四散,公徙浙东衢州府龙游县,纸槽营业数十载,娶祖妣方氏,延毓两嗣,宅未定所,复徙宣平乌稍(即今乌漱)地方棲息,不数年至乾隆壬申岁(1752),遂于云峰山下西园内,起寮寄居焉。迨乾隆四十七年(1782)丙申,世通公(禄任的次子)更迁千称乌(即现千丘乌)买得廖福可左手楼屋半座居住。禄仕公旋归大梦,安厝西山头刘姓山内。”禄仕公生二子,世广、世通。世广留在千称乌居住,世通因娶金川刘氏为妻后,“嘉庆十一年(1806)买得予家金川地方虎手楼屋半座,墙外楼二间,又售得基地,竖造正楼屋一座,……至辛未年(1811)四月初八日子时与本邾子侄人等,入宅归火,此其始基耳。”由此看来,金川邹姓是清嘉庆年间入迁金川村的,至今邹姓在金川有137人。
刘氏来历: 1948年重修的《刘氏宗谱》中王铭撰的《金川刘氏重修宗谱序》中记载:“金川刘氏为吾宣望族,其远祖则宋之光世公也,光世公伟烈鸿猷,照耀国史,为宋高宗南渡后名臣,奠江左刘氏始基,再传至克仁公,因宦游处郡,遂占籍于丽水之竹洲,传至六世祖谷公迁居青田武阳,至十八世(明代末叶)行允三锡公,乔迁现在之宣平……居,遂为金川鼻祖。”锡公“心契诗书妙旨,更兼仁知好尚,因游金川胜地,见其山环水抱,风景古处,卜云其吉,遂筑室乔迁金川。”遂为金川鼻祖。由此可见,刘姓入住金川村在明代,比邹姓要早,现经历二十多世,金川刘姓已有178人。
金川村诸姓人才辈出,谱中记载了不少为家乡、为革命事业作出贡献的人物,其中邹家箴在原宣平地区影响较大。
邹家箴(1866—1935),又名芝亭,字鼎铭,号爱吾庐主人,金村人。伯父无子,过继家箴为嗣。他从小聪颖文静,笃志好学,18岁中秀才,以一等第三名入禀。曾腾房设立私塾,不论贫富广为施教。民国初,历任县参议员,县署财政科员,教育会会长,县农会会长等职。民国八年(1919)任劝学所所长。后劝学所改为教育局,任局长。次年,主持设立通俗讲演所,定时、定点宣讲政治、时事及自然、生活常识。家箴为人笃实敦厚,办事精细,深为时人敬重。乡人若有争执,辄延调停,故常有人送礼谢恩,他坚拒不受。家箴才学超众,被誉为“宣平一支笔”。民国十五年(1926),宣平重修县志,家箴被誉为总纂。其所作诗文,现仅存《德星桥碑记》、《宣平县志》序、跋及故居大门墙之诗作两首。
宗谱中的灾难记载
“粤匪长毛”和日寇在我县人民心目中是两次永不磨灭的灾难心结。他们烧、杀、抢,无恶不作,分别在我县骚扰近三年时间,他们的一次次罪恶行为都翔实的记入史书中,在金川村的家谱中也有记载,族人以此永世不忘。
《刘氏宗谱》同治七年(1868)潘永清撰《重修刘氏宗谱序》记载:“咸丰八年戊午(1858)之春,粤匪侵扰,由衢窜入遂松,以抵处郡,而城失池陷,蚁聚虎踞。至五月,到宣平亦难保守,逆贼屯扎城内,逼勅乡间银钱、谷米,月余而退。不料越三年辛酉岁(1861)夏五月,又至到金村,带去后生(年轻人)数十人。月英坛岩穴内熏死男女七人,掳掠而去。谁知一波未静,而巨浪又起,于九月廿三日出东门(宣平县)蜂拥而来,自上河村延山而走,从高舒,千称乌而出,一到金村,见屋便烧,焚尽房屋一百三十余间,烧死老成一人,邹、刘两姓共留屋三四座,幸宗祠之无恙。俱已迁避在山,寇退而归,检查墨宝宗谱,被毁者十去五六,修之不亦亟乎。”
《刘氏宗谱》民国三十七年(1948)裔孙兴乐撰《重修宗谱时事志》记载:“谱系相传迄今已有二十世,其中纂修谱牒不知凡几,自民国庚申(1920)至壬申(1932)已两修葺矣,余均充对读,至本年戊子(1948)适为抗战胜利之第二年(原文如此),相隔虽仅一十六载,但世事沧桑,较诸往昔,实不啻有天壤之别。民国三十一年(1942)壬午之夏,游击军队(国民党)以追击日寇为名,散乱妄为,半夜敲门入家,搜索抢劫财物,鸡犬不留。(下转第8版)(上接第7版)自后一波未静一波又起,壮者散而之四方,老弱转乎沟壑,当日寇之自松阳抵宣也,机声轰轰,炮火连天,村民心惊胆战,日夜犇避,流离颠沛,愁苦几无宁日,有在深山结茅为屋,有潜岩洞蛰居不动,其凄惨莫可言状。当日军之溃退也,计分两路却出,一由章岸、泽村、桃溪、吴宅。一由华塘、溪口、上坦、俞源至下杨而会集武义。惟下杨地方房屋被毁不知其数,宣平住屋无恙,人民无伤,则尚为侥幸者。但日寇坚驻金武,威胁宣平,于是浙江省第四区专员公署兼保安司令部,陆续开来驻扎清修寺。寺距金村仅咫尺,且以金村为该寺之藩篱,于是保安大队部及其所辖之各中队均驻金村邹刘两祠及民家。专署门前栽种花卉,周围垒石,并筑桥以通溪之两岸,坛背均建亭,以供人游憩,景致绝佳,葱郁可观,至乙酉(1945)之秋,日军投降,专署及大队部遂进驻金华,国家重见天日,政府迁都南京,地方安谧,人民额首称庆,老幼遂得安居。”
《刘氏宗谱》中还有一篇文章,记载抗战时期城市里的国民政府的机关、学校都逃难到宣平,金村的树木遭到严重砍伐。《本祠乔木被戕记》中记载:“抗战军兴,炮火连天,至民国三十一年(1942)间,浙东事变发生,日本凭借其优厚军力,渡钱塘江,直趋金衢。本县以僻处,万山之中,各军旅各机关均麇集于此,学校则杭州清华中学,迁桃溪镇庆恩寺,稽山中学迁俞源镇俞祠,金华师范迁静妙寺,而浙江第四区专员公署及保安大队部则迁居于清修寺。查清修寺密迩本村,近在咫尺,受其影响不少。前项保安队抗敌不足,虐民有余,所有附近民众之农作物及鸡、鹅、鸭等均受其殃,其尤堪痛惜者,本祠所有之前山乔木数百木尽被其摧戕,砍伐一空。查是项乔木均系数百年前物,郁郁葱葱,参天拔地。……故物之被摧痛,保护之乏术,特缕述数语于此,以记无限之隐恨焉。”驻邹氏宗祠的二中队一个排长不仅把刘舍奶抓去当兵,还强奸他的老婆,致她上吊自尽。月山莱山岗、岗背山、四百塘后山等数百根松树被砍当柴烧,真是坏事干尽。
金村被砍伐那么多树木,有些被当柴火烧了,还有些用到哪里去了呢?2008年10月版《金川村志》有详细记载:“民国二十九年(1940)4月浙江省民政厅因杭州已被日军占领,退经永康迁来金村清修寺。建造泥墙木构木地板房屋11幢。其中三开间一层平房8幢,五开间二层楼房3座,用作办公和存放档案物资。金村多家住进民政厅工作人员家属。”这批建筑原由民国浙江省民政厅所建,1942年民政厅迁到云和县。接着第四区专员公署(金华专员公署)和省保安独立大队迁入清修寺,三十四年(1945)九月初二迁回金华。1971年“文化大革命”时,云华公社利用这些旧建筑开办云华初中,为开僻操场和其他用房,部分建筑被拆除或改建。1998年9月,云华初中撤销,云华乡政府又将原来建筑全部拆除。
红色岁月
民国十六年(1927)十月成立中共宣平县委,1928年3月成立中共华塘区委,任命清修寺共产党员增辉为金村党小组组长,发动佃农参加农民协会,提出“打倒土豪劣绅,实行减租减息”口号,开展“二·五减租”等斗争。12月中旬,华塘区委发动清修寺暴动,收到寺金库白银3000元,此后,全县暴动10余次,县政府请省府派兵镇压,结果党内出了叛徒,很多人被捕,革命转入低潮。1929年10月,宣平县委主要领导在上海商定,计划1930年元旦组织农军攻打柳城,营救在狱中的被捕人员,共产党员郑友瑞回宣,组织云华等地农民500余人(其中云华乡100多人,金村汤兰才、廖海根、吴仕祥等人参加),提前于10月18日攻城劫狱。由于脱离上级领导,准备不周,行动泄密,营救失败。1930年5月,邱金隆在吴宅组建北营红军,他任总指挥,金村人邹高水任副总指挥。之后,红军队伍迅速扩大,云华乡有234人参加红军,增辉和金村邹高水、巩水林、巩炳亮、汤兰才、廖海根、吴仕祥等多人参加。皮子源煎硝洞内的岩硝能制炸药,金村红军巩炳亮、巩水林父子连续两个多月每天负责运送岩硝给羊虎坪的北营红军制造炸药。农历7月12日,北营红军500多人,从羊虎坪出发,开赴溪口(现称云溪)得知新田畈村有国民党保安队到达的消息,即分路包抄追击,保安队一个排闻风丧胆,急向金村桥头逃窜,经毛坑底、高舒逃回县城。副总指挥邹高水率40余红军追至毛坑底才经金村撤回溪口。10月上旬,中央指派浙西特派员曾志达,在上坦祠堂召集全县各营红军进行整顿,准备整编队伍,突遭县保卫团袭击,红军被打散。国民党疯狂镇压,搜捕到红军就被枪杀。农历九月初十日,柳城北门头一天就枪杀红军18人,其中云华乡8人,这8人是清修寺和尚修德、修钱、修胡(三人均为党员,红军排长);荷样村2人;溪口村1人;华塘村1人;皮子源村1人。12月24日,金村党小组组长清修寺和尚增辉杀害于樊岭脚;邹高水被捕后押送杭州陆军监狱后被枪杀。
革命已埋下种子,金村人是吓不倒压不垮的。1947年中共处属特委张子清、陈仿尧到上坦村恢复党组织,筹建武工队,多次经金村来回活动。2月,金村人邹明泉在杭州参加中国共产党,改名邹一川,7月奉命回宣平老家金村为驻点,秘密进行党建工作。10月,邹淮晋参加中国共产党。1948年春夏,邹连瑞、邹明湖分别加入了党组织。3月,邹一川发动全县小学教师罢课请愿,要求增加工资。5月,邹一川按上级“杭州特委”王明的指示,宣布成立中国共产党宣平县委员会,邹一川被任命为县委负责人。(1986年,中共浙江省委38号文件决定,因王明脱离上级组织,自搞一套,对王明建立的“宣平县委”、“分水县委”等组织不予承认)。8月13日,邹一川根据上级安排,率共产党员钱子海、郑裕民、王水福等六人经杭州秘密进入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参加武装斗争。10月20日,上级党组织负责人王明被国民党逮捕,刑审后叛变,出卖了宣平党的地下组织(最后仍被国民党活埋),梁兰昌、邹淮晋等23人被捕,邹明湖取保释放(学生),邹连瑞在华塘陈一飞(当时任云华乡乡长)家隐蔽一个多月后才脱离危险。邹淮晋和其他17名骨干被押送衢州国民党集中营,经受半年的折磨。1949年4月,按国共和谈释放政治犯的协议,由两名参议员担保邹淮晋才回到金村。邹一川被国民党通缉时,他去参加了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
古建筑遗存
金川村现存古建筑不多,但刘氏宗祠、邹氏宗祠和孤童塔保存完整。还有清代建筑老屋和邹金伟民居,以及民国时期的建筑邹超亦和刘树钿民居。这些古建筑各有特色,具有一定的文物保护价值。
刘氏宗祠:《刘氏宗谱》嘉庆十五年(1810)《建造宗祠志》记载:“乾隆乙酉年间(1765),幸有同志族长球、邦勋、国厚、方荣等原将户丁所捐,尤且亏缺,余等名下加助银两,乃建议创立宗祠。”终因经费不足,仅建造“中寝一间,东西两寝各一间,东西寝旁各一间,东西两楹各二间。虽庙貌未极壮丽,而余基尚广,规模已立,后之能者,殊可恢而大之也。”民国三十七年《重建宗祠志》又记载:“世运年湮,白蚁肆虐,延至民国二十三年(1934)夏历七月间,突然栋折,榱崩,最关重要之中寝,完全倾圯。”于是由族长牵头,子孙们响应乐助,倡议重建,民国二十四年(1935)夏历八月上樑,十月间全功告成,焕然一新。其他未倾圯部分如前楹等亦于民国三十六(1947)开始修葺成功。现存刘氏宗祠坐北朝南,主体建筑为四合院式,由前厅、后厅、戏台、两侧厢房组成,西侧有附屋,占地面积768平方米。后厅地势略高。前厅面阔五间,明间后金柱搭建戏台用四柱,次梢间分心用五柱。明间后檐设戏台,歇山顶,施八角藻井天花,彩绘暗八仙、山水、双龙等壁画,前檐牛腿托垂柱挑檐檁,垂柱头刻双层莲瓣,檩下施雕花挂落,檩底雕花草,戏台前沿施方形望柱,柱头刻仰覆莲。后厅面宽五间,梢间二层,明间前后单步用四柱,前檐牛腿托挑檐檩,次梢间分心用五柱,前檐两侧设边门。柱上刻有黑底金字行楷阳刻楹联。厢房面宽三间,前檐牛腿、叠斗托挑檐檁,石地栿。柱础有鼓形、斗状束脚方形两种。后厅明间、戏台前檐础下垫古镜。三合土地面,天井地面卵石铺设。西附屋面东,三合院式,二层结构,正屋面宽五间,厢房面宽一间。鼓形柱础,三合土地面,天井地面卵石铺设,硬山两坡顶,版筑坭墙。
邹氏宗祠:《邹氏宗谱》光绪二十九年(1903)裔孙庠生邦兴撰的《金川宗祠记》中记载,在万历四十二年(1614)景璘公创祠与汀洲府上柱县塘下乡,在明代建造过宗祠。自禄仕公由闽迁浙,聚族于金川村后,已有四世,尚未建祠,于是“伯父廷照、先父廷耀、暨余昆弟邦达、邦麒、邦璋、邦智、邦球、邦彩、邦信等,经营图度,思建祠以妥先灵。于是,始而庀材,砍大坑大枫树以为大梁,继而卜告,买刘姓园地,并易徐姓之田为基。……其孙子之丁壮者,每丁各派作工以运木石,以供匠饭,始得于光绪丁丑年(1877)冬架,坐亥向已。祠堂正厅并两旁五间。”现存邹氏宗祠,坐北朝南,由四合院及外院落组成,占地面积613平方米。四合院前厅地势略低,面宽五间,明间用四柱,次间分心用五柱,施天花,楼梯设东梢间,后檐两侧设边门,施月梁。后厅面宽五间,明间前后单步用四柱,次梢间分心用五柱,前檐施月梁,两侧设边门,梢间为二层。厢房二层结构,面宽三间。门厅、正屋和厢房环天井一侧均施牛腿托挑檐檁,前檐阶沿踏跥一级,三合土地面,天井地面卵石铺设。院墙檐下彩绘人物故事,书法题记,花草、山水等壁画,版筑泥墙,硬山两坡顶。
孤童塔:孤童塔位于金川村西侧约200米处,莱山岗西侧南坡上。清代建筑,坐北朝南,呈棺材形状,面宽二间,分设男女间,顶施三块条石板铺设,作两坡状,石柱砖墙,南面每间各辟八边形洞,用于扔放小孩入口处。孤童塔是古代劳动人民砌置的存放约一周岁以下的死亡儿童的建筑,现已不再使用。这对研究当地丧葬风俗提供了较好的实物例证。保存完整,具有文物保护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