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武义支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中心 | 专题新闻 | 武义政务 | 即时新闻 | 人文武义 | 中国温泉城
武川论坛 | 图片新闻 | 数字报纸 | 外媒看武义 | 在线投搞 | 浙江网闻联播
  热门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 2010专题>>美丽乡村周刊 订阅手机报:编辑短信51发送至1065866851 电子数字报 
 

田坪村:下山脱贫展新姿

2013年08月26日 08:44:47  武义新闻网  网友互动交流  字体:

    

  

  平坦的水泥大道,设备齐全的公园,干净整洁的环境,人们三五成群坐在门后的水泥路上,聊聊家长里短,这便是西联乡田坪新村村民们现在的生活了。田坪村在下山脱贫后,经过十年的发展,图绘出了一幅现代化新农村的美丽画卷,向人们诉说着搬迁下山的沧桑巨变。

  村民林法明回忆说:“以前在老村,我们山高、路远,需要到下面城里挑米吃。挑一次米来回要走100里山路,要两天时间呢。”原田坪老村位于武义、遂昌、金华三县市交界的高山深山区,海拔900多米,距离西联乡政府所在地马口村有40华里,距离南部中心镇柳城有50华里,村里只有几条羊肠小道通到山下。由于地理环境恶劣,村里经济发展缓慢,群众生活长期处于低下水平。2001年村人均收入只有8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空白,是个典型的户贫村空的特困村。

  2002年,在县乡两级政府的扶持下,田坪村决定走出高山,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全村各家各户想方设法筹集资金,与柳城镇郑回村签订了下山脱贫土地转让协议,着手开始进行土地平整和新楼房建设。到2003年底,全村60%的农户搬迁下山,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今天的田坪村,家家户户盖起了洋房,生活环境得到了巨大改善。

  十年来,村里又先后投资140多万元进行了污水管道建设、自来水安装、村庄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近两年还推行了全村电网改造,实现了“三线地埋”,人居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村里还通过补贴的办法,让每家每户都安上了空调和太阳能。田坪村村主任赖李明说:“受益最大的便是村里的孩子了。现在大人们骑电瓶去接孩子,只需要5、6分钟时间,哪像我们以前每个星期只能回一次家,每次上下学都要走上5个小时的山路。”

  搬迁下山不仅仅是地理环境的改变,通过搬迁,在现代文明的洗礼和熏陶下,大家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实现了从“山民”到“市民”的跨越。现如今的田坪新村俨然就是一个现代化的居住小区。田坪村党支部书记叶利生说:“搬迁下山后,信息灵了,离集镇近了,经济发展环境得到优化,致富门路不断拓宽。村里绝大部分劳动力外出打工、经商、开超市。村民人均纯收入是下山前的好几倍。”

 

  作者: 记者 王彬琳 初审:张莹,终审:周子恒 编辑: 来伟
  企业信息
 
  每日推荐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
· 全力推进民政和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 全县城市建设暨“三城同创”工作推进会召开
· 【专题】反诈骗宣传
· 全市“争先创优”行动工作推进会召开
· 学习再深化 责任再压实 实践再创新
· 县委常委开展“七一”走访慰问
· 县委常委开展“七一”走访慰问
· 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奋力交出武义高分答卷
· 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奋力交出武义高分答卷
· 【专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提振发展信心 积极应对挑战
· 探索融合发展的“联盟机制”选出服务群众的“小村总理”
· 扛起使命担当 致力推动“重要窗口”建设
· 市委改革办来武开展调研座谈
· 【专题】发现不一样的武义端午
 
  热门图片
 
   
  羊角蜜清甜上市  
   
  农业绿色防控显成效  
 
 
   
  满园尽是丰收景  
   
  学游泳 防溺水  
 
 
   
  武义县摄影家协会“华数...  
   
  武义县摄影家协会“华数...  
 
     
广告服务 | 网站简介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 隐私保护 | 网站地图 | 信息合作 | 联系我们 |

武义县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浙新办[2004]48号 浙ICP备05073228号 广告许可证3307234000002
武义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