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涧村全景
河涧村坐落在西联乡东侧,乡政府所在地马口村的北侧。由河涧和黄岭头两自然村组成河涧村。黄岭头仅两户,姓叶,定居较早,后一部分叶姓迁到内河洋村。所谓“涧”,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是“峡水也”,就是“处在两山间的水沟”。河涧地处丹霞地貌,村东西两座丹霞山高高隆起,东面与桃溪镇交界的岩山,海拔476米,山顶有岩山殿。村西侧的黄家山,海拔501米。河涧就处在这条南北向,北高南低狭长地段上。村中心一条小溪流,自北向南穿村而过,与马口村流出的西溪汇合,流向柳城。狭长地段两侧山坡上有层层梯田,种植稻麦和桑叶等作物。
村中心小溪流将村庄分成东西两半,东侧郑姓为主,西侧以陈姓村民为主。郑姓在此定居早于陈姓几百年,几百年来两姓和睦相处,不少家庭联姻结为亲家。现全村119户,324人,陈姓约190余人,略多于郑姓。
河涧郑氏来历与抢修宗谱
河涧村的郑氏,在《河涧郑氏宗谱》中有一篇《郑氏源流》记载:“郑出姬姓,周厉王少子友,封桓公,赐郑氏,居荥阳,三十二传至繻公,为韩所灭。子孙播于陈,宋以国为氏。再传六世,至当时景帝(即汉景帝刘启)朝,为太子舍人。二十世孙翳,迁居福建大福州白云庵。十五世孙,讳凝道,为歙县令,始迁歙(今安徽),其子自牖为殿中待御史。再迁遂安,四世孙淮英,宋元符(1098—1100)中迁居婺州浦江县东白麟溪,又名均溪。七世孙,讳德璋者,迁居丽水宣慈乡,子姓藩衍。五世孙,讳英者迁居壶源。再传五世孙,讳明,行智三及弟智五,迁居河涧。迨建宣邑以来,今三坊各都诸郑,及东阳新苏、武义在城,皆源于荥阳郡也。”何年迁居河涧没有记载,在郑氏红线谱中,第三代孙郑唐鹿有这样一句记载:“正统年间平寇有功。”“寇”指陶德义矿工起义,发生时间在正统年后期。由此推算智三、智五迁居河涧时间应在元末明初,至今已有640余年。
郑氏祖宗在河涧村定居后,地处深山交通不好,生活十分艰苦。然而,郑氏祖宗还是十分重视历史资料的记录和积累,万历二十三年(1595)第一次修宗谱。从宗谱中得知,主持修谱是第五代孙公褒,他“为人心方正,敦尚行实好学,博问地理星数之术。”之后在乾隆五十七年(1792)、道光十八年(1838)、光绪四年(1878)、光绪二十三年(1897)、民国五年(1916),共修过六次家谱。家谱中23幅遗像,画得生动逼真,栩栩如生。
每个民族对记载自己家族历史的家谱是十分珍惜爱护的,千方百计保护它的安全。在近代史上家谱有多次毁灭性的打击,在清代咸丰年太平军来到武义时,《郑氏宗谱》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咸丰戊午(1858)、辛酉(1861)、壬戌(1862)迭遭匪扰,房屋烧拆,老成卫成凋谢,幸祖宗有灵,旧谱带出深山,藏在岩穴犹存,尚不失于兵燹。”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所谓“破四旧”把家谱烧光,幸运的是当时的红卫兵都是年轻人,不知家谱分房派保存的习俗,查抄到这一房的谱,实际上还保存着另一房的谱。当然也有在烧“四旧”的现场,偷偷把家谱塞进衣裤内保存下来的。河涧村的陈、郑氏家谱就是这样幸存的。
河涧陈氏来历和始迁祖
河涧村陈氏来历。根据《项湾陈氏宗谱》中咸淳五年(1269)《陈氏大宗谱序》记载:“吾陈氏始居河南开封,避乱(黄巢兵乱)游行于永康尚书堂之始祖,讳光忠,官至吏部尚书。唐开成二年(837),八月十五日颁诏赐敕,《诰》、《敕》存焉,吾家之族自宋朝亦盛,遗下子孙繁衍,分处不一。……吾族之河南之分永康尚书堂麓岩;东阳根溪、东溪、官桥、路西、柳塘、陈宅、东门、亭塘、玉山、溪头、三宅;义乌六石塘、东陈;浦江山口;诸暨枫桥;处州上陈、缙云小溪。以上永康龙曲一祖所族也。”亭塘陈氏又迁义乌幡山,原宣平项湾始迁祖陈一纲,自崇祯四年(1631)从义乌幡山迁项湾居住。乾隆五十二年(1787),陈祖仁从项湾迁往河涧村,陈祖仁为河涧陈氏始迁祖,至今约有227年。
《项湾陈氏宗谱》中《族长逢明翁行略》中载:“逢明翁项湾陈氏一族之长,……祖籍古婺义邑。由始祖一纲公自崇祯初叶迁宣项湾,至乾隆丁未(1787)由祖仁公游岩山名胜,见其下之西隅,左右迴抱,山川毓秀,峰峦环绕,遂就其地构屋而住。”
陈祖仁(1759—1800),字子厚。至河涧定居以后,遇到很大困难,后娶村郑氏女为妻,勤奋立业,家况才逐步改变。陈氏谱中《祖仁公暨郑氏合传》中说:“当其时,无一瓦一覆,一垅之植,以庇而为生,则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公也强于谦逊,志于仁厚,嚣嚣然而不为意焉。是所谓道大莫容,德修谤至者此也。幸而发配本里祖妣郑氏,举丈夫,子四,女三。长曰世章,次曰世茂,三曰世英,幼曰世杰,俱已联姻于归见传育嗣,更兼祖妣内助贤良,妯娌和眭,甘苦备尝,寒暑无辞,朝纺夜织,继长增高,继继承承,室家有庆。公因是愈俭愈约,愈积愈累,以致田园渐置,家产渐增,堂构聿新,宏猷丕焕。向之俯仰不足者,今已饔餐有给矣。昔之萍踪靡定者,兹已门庭光彩矣。……由是观之何,莫非公之自强,知止仁厚节俭之所致哉。”至今延续十几代,190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