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问我平时读些什么书,我还真想不起来,脱口而出即是《收获》,每隔两个月都能带来的小激动。
我记得最早读过的《收获》里,有过张爱玲的《小艾》,具体哪一年不记得了,总之是上学,小学或初中,在外婆家的藤椅上,书谁买的也不记得了,可能是外婆,也可能是哪位舅舅顺手扔在了樟木箱旁,我们家不象是书香门第,外婆大字不识,但能有《收获》,说明当初它的普及程度。
一口气读完《小艾》,觉得蛮有意思,就记得了杂志,后来渐渐无意识接受了熏陶,无意识接受了正统文学的口味。文学本没有纯正之说,因为它从来都是纯正的,只是不同的染缸里出来不同的作品,直到后来慢慢走向商业化,就出现了纯文学的概念,需要反复强调它才能保持纯正。
要问我这么多年来,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那只能说是口味的培养,挑剔或者计较。我对文章的开头极为挑剔,没有吸引人的开头,很难把阅读支撑下去,哪怕你是名家的作品,但对结局却极为宽容。在很多文学评论家看来,《小艾》是不完美的作品,小说最终的结果让这个女子怀孕了,大多数读者都不希望她怀孕,他们认为她该反叛,走出一条特立独行的路,这样作品才显得有意义,艾草才显得象根树。所以他们单纯的认为《小艾》不是完美的作品,不是张爱玲的代表作。为什么小艾就要接受众望所归的命运,为什么故事的结局不能循着女主角的本意而诞生,为什么结局一定要遵循了评论界的规律?
这是我多年后对《小艾》的反驳,虽然当初并没有在意,只是一味的接受。我想,换成我给小艾这样的结局,那么单纯就是对媒体的对立了,我不要小说出现评论家希望得到的样子,也不以他们的赞赏为目的,文学作品遵循它自身的脉络并没有错,恐怕很难说结局的孰优孰劣,故事到哪里就是水流到那里。所以《收获》是反复影响我的一份刊物,多年后它仍能产生阅读上的反刍,这是它吸引人的地方,自此张爱玲也成了一位反复影响我的作家,我接受了她语言上的细腻、干净和雅致,这又是我的一大收获。
几乎中国当代文学重要的作家以及重要的作品都在《收获》上占过一席之地,喜欢的作品会反复研读,虽然这中间也有过晦涩之作,但也是长期阅读积累下来的辩别力。相对外国文学而言,我更亲睐中国的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要依赖译作者的文学素养、表达习惯,译作者很多时候不够尊重原著和作者,影响了中国读者对优秀外国文学作品的吸收与采纳。当代文学就没有这么多受限,它吐出来的语言是我平时也可以说的话。
文学作品就是说话,发出作者的声音,我一直这样认为。我把脑子里积累的想法以句子的形式表达出来,就成了写作这一表达方式。我想它从来不是独立的存在,它要能准确的表达我的心思,我的阅历,还有我对生活的理解。
这是一条奇怪的路,从来没有人可以重复,也没有人可以走到尽头,就象一望无垠的戈壁。它不象田径比赛,设定了起点和终点,要求最快的速度,相反它是慢慢的,甚至会停下来。
久读《收获》,必将有收获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