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新闻网讯 日前获悉,传奇文人老龙被桃溪中学聘请为全县首个驻校诗人,学校安排每星期四有老龙课程,由他负责全校诗联社团指导和辅导,还要为全校师生诗联知识普及和创作方法指导举办讲座。在校园教师介绍墙上,老龙和在编教师一起亮相,头衔是“讲师”。
桃中校长陶海平告诉记者,聘用老龙源起去年学校和几位热心校友梳理校史后想写副上墙对联,大家七想八写怎么也不妥帖,就有人向学校推荐县境知名度很高的陶村人老龙。结果老龙一出手献上一副16字对联“心注桃源,精修学问;行知天下,力效先贤”,大家都首肯就写在了墙上。陶海平校长说,学校新课改和校本教学需要学有专长的人,何况全国上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弘扬国学呼声很高,楹联是一年到头老百姓都用到的国粹,让老龙人尽其用是双美的好事。
老龙姓郑,名松鹤,是晚清处州府拔贡选拔众望所归又因科场舞弊名落孙山的知名禀生郑如璋孙子,早年写过剧本、小说、诗歌,近年专攻诗词楹联,是中国楹联学会对联文化研究院研究员,连续3年多副对联入选中国诗词楹联出版社出版的《佳联三百副》。据了解,目前学校给他安排食宿和专门教学任务,双方合作愉快。
记者述评:老龙被桃溪中学聘请为全县首个驻校诗人,这是我县文化亮点,也是文艺人才和学校教育联谊联姻的新切口。高校聘请驻校文人中外有之,现在向中小学渗透也是必然。就我县来说,文联下属各协会人才济济,学校诗词琴棋书画等优秀人才相对缺乏,而传统文化传承和文艺素养熏陶对学生素质教育又非常重要,如果文联和教育系统能联手推进特长优秀文人驻校模式,那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就记者所知,嘉兴市海宁首个诗教基地是海宁职校,该校聘请著名诗人伊甸等为驻校诗人,很快新诗鉴赏与创作就成为该校新课改和校本教学一大亮点。桃溪中学是我县一所文化底蕴深厚学校,上世纪八十年代曾与岭下汤中学形成社会公认的一南一北两所知名农村中学,该校能率先聘请驻校诗人开展诗词楹联普及辅导教学,可谓眼光独到意义深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