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子和
湖畔诗人和革命烈士潘漠华堂外甥沈湜先生(本名沈子慧),1926年出生原宣平县柳城镇丰产村书香门第。他父亲沈载熙早年毕业上海中华艺术大学西洋画系,母亲潘翠菊是浙江省立女子师范毕业生,父母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沈湜是高中毕业就发表中篇小说、大学在读就加入南京市文联的江南才子,他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是扬名在外的“武义籍作家”,到了1994年1月病逝却是个摘帽没落实政策的“武义作家”,真是奇特性情、奇特时代、奇特遭遇造就的奇特命运。他是位标准的埋头苦干、热诚待人、乐于奉献的“宣平老实”。
沈子慧7岁入读当地小学,武义二中毕业即创作发表5万多字中篇小说《鸳湖残迹》。1947年,他考入浙江大学文学院,因革命需要,1949年7月参加革命,担任华东军大和石家庄军事学院文化教员,1951年转学南京大学历史系,1953年毕业分配南京市文联工作。就读大学期间,1948年,他创作8万字中篇小说《仇恨》在杭州《大华日报》连载,在上海《时代日报》发表诗歌《妈,让我走吧》、《拦路告状》及短篇小说《江凤英》等作品。1950年,他在《江苏文艺》(《雨花》前身)连续发表短篇小说《王佬佬的出路》、《全村签了名》等作品,同时在《新华日报》发表第一个小型歌舞剧《欢乐图》,年底写成独幕话剧《欺骗的战争》,由南京市文联出版单行本。1951年,他创作独幕多幕话剧《斗争的序幕》、《同心酒》、《骗不了也逃不掉》等,均出版单行本。
沈子慧大学毕业分配南京市文联第二年就兼任《雨花》编辑,1954年加入江苏省作家协会(后转入浙江省作家协会)。他因受家庭成份和堂舅舅潘漠华牵连,反右中发配原籍参加田间劳动21年,1979年初受聘为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写作教师,1983年调任《江南》小说编辑,年底《江南》停刊,他经浙江省作协介绍到温州师院任教。1984年8月起,受聘为台州市文联会刊《括苍》编辑,1989年《括苍》改名《东部》,他是常务编委,同时兼任台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1994年1月患胃癌病逝。
沈湜回宣平老家务农期间,化名创作,继续在《雨花》、《萌芽》、《鸭绿江》、《上海文学》、《浙江日报》、《新观察》等发表作品。1957年底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他大型话剧《强盗传》,1965年完成60万字《风雨同舟》三部曲和24万字《蛇丐》长篇小说初稿,《蛇丐》曾被中国青年出版社接受出版,后因文革开始文稿不知所终。文革爆发,沈湜家字画藏书和视之如命手稿多次遭红卫兵抄没,对他而言是灭顶之灾。1980年以后,沈湜重新创作出版大量长中短篇小说,其中1983年出版的《尧尧和火吒师傅》和1990年完稿、2015年出版的《安魂祭》是代表作。除“沈湜”外,他还用过“戈风、严峻、卫吉、岳贤”等笔名,“沈湜”是他1979年复出采用笔名。聘任浙师大教职期间,他兼任文学校刊《黄金时代》责编。《黄金时代》不仅开创浙师大中文系的黄金朝代,也开创了落难才子沈湜的黄金时代,他和叶葆汉、朱振华、韦苇、黄云生、蔡根林、胡尹强、楼飞甫、吴晓等名师勤奋浇灌辅导,学子夏康、吕新景、盛子潮、谢华、骆丹、王彪、何蔚萍、孙侃、陈旭光、沈惠方、潘林胜等新苗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师生不少文学佳作通过《黄金时代》走向全国。在台州文联十年,沈湜编辑上千万文字,为台州及周边地区培养数以百计青年作家和数以千计文学青年,春蚕吐丝蜡烛成灰,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沈湜病逝前不久,他重新撰写修改的2部长篇小说手稿参加1993年10月深圳文稿竞拍,不知所终。他撰写的3万多字手稿《潘漠华年谱》,我转交文友王文政已整编出书。沈湜一生创作不少于300万字,生前已发表100多万字,遗失100多万字,至今胞弟沈子悊还存放100多万字未发表手稿。沈湜生前自撰墓志铭是:“这里埋着一位同蚂蚁一样普通而平常的人,但也同蚂蚁一样辛勤劳动了一生,所以他的灵魂是干净的。”
沈湜作品创作出版目录
中篇小说《鸳湖残迹》,1946年《民锋日报》连载。
中篇小说《仇恨》,1948年《大华日报》连载。
话剧《欺骗的战争》,1950年南京文联出书。
话剧《斗争的序幕》、《同心酒》、《骗不了也逃不掉》,1951年上海文化出版社和南京江南出版社出版。
话剧《强盗传》,1957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中篇小说《黑蟒之谜》,1984年发表《莽原》杂志。
中篇小说《传教士的秘密》,1982年发表《春风》杂志。
儿童小说《尧尧和火吒师傅》,1983年天津新蕾出版社出版。
中篇传奇《伏波靖南》,1986年发表《今古传奇》。
中篇小说《铁路的传闻》,1987年发表《莽原》。
中篇小说《一帆风顺》,1988年发表《当代作家》。
长篇小说《安魂祭》,2015年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出版。
重要作品《风雨同舟》《蛇丐》等不知所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