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元时期金衢盆地婺州窑中心遗址在武义抱弄口村 |
宋元时期金衢盆地婺州窑中心遗址在武义抱弄口村 |
2017年07月14日 09:27:46 武义新闻网 网友互动交流 字体:
大
中
小 |
|
|
|
|
|
|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4月20日表示,彭山江口沉银水下考古取得重大进展:出水文物超过1万件,实证确认了“张献忠江口沉银”传说。而在武义县温泉旅游度假区抱弄口村一座座山上沉睡着无数宋元时期的瓷器,金衢盆地生厂周期最长规模最大婺窑遗址就在该村,说起这些,笔者的亲朋、同事等居然没有几个知道的。
一个周末,笔者跟着该村87岁的吕周雨老人来到村口附近的一座山边,看到沿着山脚堆积着很多破碎的瓷器,有的釉色青黄,釉面滋润,色泽淡雅,以月白和天青色为主,有的则泛着紫色或灰色,可惜没有一个是完整的。有的只剩半个碗,有的只是一个罐盖,或是半截残缺的盏或盘或瓶或是看不清原来是什么形状的瓷片……。吕周雨指着前方三座种满杉树的山说,这几座山其实都是碎瓷片堆积而成的,每座山都有窑床,每个窑床有至少50米长,一些当时废弃的瓷器和碎片扔在窑床的两边,层层叠叠,有的厚达数十米。从他懂事起,随便到山上一挖一锄头就能挖出碎瓷片。
笔者发现,这些山的植被特别薄,哪怕不用工具,用手轻轻一挖就能挖出瓷片来。周吕雨说,以前山上只能种玉米,别的农作物都种植不了。上世纪70年代初,溪里林场成立,号召大家在山上种树,作为第一批当地农场的工人,周吕雨和同事们要挑三担水塘泥才能种上一株树,现在大家看到的树已经是第二轮种下去的了。
周吕雨老人说,在20多年前,就有上海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请他带路挖了不少碎瓷片回去,后来那批人还来过几次。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武义县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雷国强老师所著的《婺窑瓷谭》一书提到:1977年的时候,当时著名古陶瓷专家冯先铭先生就曾在这里进行考察,并将这里采集的瓷片带到日本、东南亚进行交流。
宋元时期是婺窑最盛行的时期,有考古专家认证,抱弄口村的婺窑是现今发现的武义乃至婺州地区生厂周期最长,规模最大的婺窑遗址。在抱弄口的这片土地上盛产适宜制作瓷器的乳白色土质,文物部门当年做古窑址普查时,发现有宋元时期的青瓷龙窑36条,整个窑址占地40万平方米,窑床绵延几千米,足见其当时生产规模之大,应该是宋元时期婺州窑的中心窑场之一。
走在散落满地的碎瓷片上,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不禁让人遥想那个古远的年代,一个个壮汉裸露着上身把一件件成型的瓷器放进窑床里……熊熊的炉火越烧越旺,时间一到又从还透着温热的窑床取出精美的陶瓷,在阳光下壮汉的背上一粒粒豆大的汗珠晶莹透亮,胴色的脸上绽放出兴奋的神采……。
斗转星移,现在谁也说不清这些窑是何时遗弃的,村里也没有这方面的记载。一些老人说是当年战乱,制窑者携家人出逃,窑址至此荒废。考古发现至今仍有数窑深埋底下,连带村落消失了。而现在的村民也没有他们的后代遗存,现在村里居住的村民多是几百年前从郭洞村和永康一带迁移至此的。
|
初审:张莹 编辑:来伟 |
|
|
|
|
企业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