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俞鸽
浙江兴森科技有限公司坐落在王宅镇松岭头,其创始人高文兴原本是一位普通农民,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这位农民却在食用菌产业开辟出了一片新天地。
他从家庭式小菇棚生产起步,后成立年产值超千万元的食用菌产业组织;领头组建的武义县兴业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为菇农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成为当地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羊”;之后,又成立了兴森科技有限公司,公司集香菇种植、菌类养殖科技研发于一体,截至目前菌类产值达到1000万元,是菌类养殖产业质的飞跃。高文兴本人也先后获得武义县享受政府津贴优秀人才、金华市劳动模范、省十佳订单农业经纪人、省百名突出贡献农村经纪人和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等荣誉,并担任省秀珍菇行业协会会长。
敢为人先走新路
高文兴的父亲高贤荣就是一位香菇种植“达人”,早在70年代末,高贤荣凭借自学养殖技术带领村里的三个生产队种植香菇,产量在当时算是可观,生产的香菇主要出口日本。
1982年,高文兴没有继续上学深造,而是回到家乡继承父亲种食用菌的手艺,想在农村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为了种植出更高质量的香菇,1987年高文兴自费到浙江农业大学学习专业的食用菌栽培技术,学成回来,便马不停蹄地在自家田里做起了小面积的香菇栽培试验。他潜心研究袋料栽培技术,在发菌的几十个日日夜夜几乎都呆在菇棚里,细心观察菇苗的生长状况,生怕有一丝疏忽。功夫不负有心人,袋料栽培技术取得成功,香菇种养量达到800袋。
“看着自己种植的成果,那种喜悦是无法言喻的。”高文兴说,“然而光种出来还不行,还应该卖出去。”上世纪80年代末我县食用菌市场狭小,一度销路不畅,香菇价格一直不高,高文兴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过多方打听他得知杭州的香菇售价高,于是,把从散户那里收购来的二三十箱香菇用客车运到杭州天水桥蔬菜批发市场销售。“那时候香菇差价真的很大,我们武义卖1块2一斤,到杭州可以卖5块多,还很有人买,可把我乐坏了。”高文兴回忆,“当时也完全不知道外地市场是如何交易的,就是摸着石头过河,绕了很多弯子才完成第一桩交易。”
就这样,他边做边学,克服了种种因难,终于慢慢熟悉了这方面的业务,并逐渐成为行家里手。他先后到上海十六铺蔬菜批发市场、苏州无锡蔬菜市场、常州凌家塘农副产品市场等处开辟了食用菌销售市场。几年来,通过高文兴不断努力,武义食用菌遍布浙江、北京、江苏和湖北等大中城市的农副产品市场,形成了比较成熟的销售渠道。
锐意进取搞创新
“这十几年经营下来,我越发体会到创新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创新,公司才能抢占先机,抢占市场;如果固守陈规,公司会成一潭死水,最后不会有进步。所以我和我的公司都不能停下学习的脚步。”高文兴说。
2009年,高文兴带着公司技术骨干到日本考察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线,学习产品保鲜技术。一趟下来给了高文兴很大启迪,他深深感受到现代化机械设备带来的效益和企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回国后,立马与浙江省农科院食用菌专家联系,筹集千万资金建设集“科研开发、试验示范、技术培训、成果转化”于一体的食用菌科技示范园,即现在的浙江兴森有限公司。现如今已经建成了年生产量达1200万袋的机械化操作、智能化控制的菌袋生产线和产品保鲜库,从立体钢架到立体温室大棚再到自动喷灌制冷,无不洋溢着现代农业气息。2010年,高文兴新引进秀珍菇时,搬运需要大量劳动力,现在全部采用自动化设备后,用工从原来的24人减少到6人,大大节省了劳动力成本。
在发展食用菌的过程中,高文兴还十分重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环保,公司生产的食用菌先后通过了有机和绿色农产品认证,“武川绿谷”成为省内外知名品牌。
关于公司的下一步规划,高文兴说,他准备结合电商、微商发展新型现代直观农业,让消费者能更加直观地了解产品从生产到采摘再到物流配送的全部环节,保证百姓餐桌安全。此外,高文兴看中了“养生武义”这块招牌,利用我县正在打造“温泉养生名城”的契机,实现农旅结合,逐步推广食品养生概念,推进公司向第三产业转型升级。
古道热肠乐助人
高文兴通过努力找到致富门路后,并没有忘记那些致富无门的农民。关于种植食用菌的“绝活”,他总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乡亲们,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十几年来,他每年要举办3到4期食用菌免费培训班。“大家种的菇可以经过我的销售渠道销售,我的销量上去了,他们也能有好的收入,其实是双赢的。”高文兴说。
除此之外,高文兴还经常对周边村子有经济困难的家庭施以援手,经常自费为敬老院的老人们送上食物和生活用品,但从来不留名。“做好事重要的是在于去做,其他的我也不在乎,只要能帮助到别人,我就很开心了。”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