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午后,细雨打芭蕉,闲谈一水间。
微潮的柴薪熏染火炉,炉顶刚煨的一壶普洱茶热气渐发。氤氲茶香渐次上扬,缭绕古色古香的雕梁画栋,又与屋外的静雨糅合,轻轻溅落在熟溪的温吞慢流中,晕开一圈圈波纹。溪中的野鸭自是难耐,一个猛子扎进水里,更大的波纹荡开,仿若厚墨点宣纸,勾勒出一幅旧时江南水乡的烟雨画作。
盈盈一水间,昔日鸡鸭遍。脉脉“终”得语,今朝人留恋……轻呷热茶暖身,乡音闲谈里,“一水间”主人詹丰勇带来了他的故事。
旧时光与新乡土,最忆是乡愁味道
从熟溪河畔古竹村大公山自然村的一水间民宿起步,沿着王岱线、220省道、吴郑线一路向南,驱车40公里,才能到詹丰勇的老家云溪村。云溪村,江南水乡的一处秘境,上坦溪的水绕村而过,清澈仿若无物。这个小村庄被无数大山环聚拱卫,草木深深,花开蝶绕,凝结着詹丰勇“旧时光”的懵懂和情怀。
“我对江南院落有种特殊的情结。”詹丰勇说,“小时候,我家就住在云溪村十几个人的大四合院中。村子里都是木结构的老房子,很有历史年代感。”回忆起过去时光,詹丰勇总是面带笑容。孩童时期的詹丰勇喜欢和伙伴们在老家的街巷胡同里乱窜,在古老的围墙边戏耍,在斑驳的木门旁围坐,在长着青苔的石子路一溜烟跑过。或许正是那时候的耳濡目染,詹丰勇渐渐萌发了对传统建筑的浓厚兴趣。
世纪之交,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南部山区,弱冠年华的詹丰勇离开家乡到县城讨生活,从事建筑行业工作。聪慧勤劳的詹丰勇善于把握市场大势,很快在竞争激烈的建筑行业抢占一席之地。然而每日与钢筋水泥打交道,做着标准却略显千篇一律的工作,詹丰勇尽管挣到了他曾经想都不敢想的充沛财富,但沉闷而急促的生活节奏却让他充满疲惫。偶尔闲暇,詹丰勇也会看着远处隐约的群山,想念起山村独特的闲适生活,他渴望着那种传统的、原生态的乡愁味道。
“我要做民宿”,随着2013年前后国内民宿风潮渐渐兴起,仿佛是等待许久、命中注定一般,这几个字突然在詹丰勇脑海里扎根下来。于是,说做就做的詹丰勇走遍了周边县市无数精品民宿,挨家挨户了解它们的魅力和缺憾。他也在武义各地找寻有山水景观、有人文历史、有交通区位的心仪之地。一次偶然的机会,或许也是一种必然,他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了古竹村大公山自然村,从此就对这片土地痴念上了。这里是熟溪最精致的一段,河道两边古木参天,林荫蔽日,基本保持原生态;这里距离城区仅十分钟车程,毗邻清水湾沁温泉度假山庄,周边交通极其便利;这里还曾发现新石器文化遗址,是金华上山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历史韵味十足。找到“新乡土”的詹丰勇渐渐将它和昔日的旧时光重叠,他当时就决定在这个地方搞承包做民宿,用自己一路走来见过的所有美与雅,打造梦里那个带着乡愁味道的精品民宿。
原以为如此地方当颇为抢手,在2014年7月大公山自然村招投标时,詹丰勇也做好了和他人竞争的准备。然而谁知当时却是门庭冷落,惟他一人,毫无竞争。这又是怎么回事?
烟雨熟溪痴人醉,脉脉得语一水间
今日走进大公山自然村,青山绿水滤去了尘世间的喧嚣,这里宛如一处世外桃源,安静清雅,只闻飞鸟偶一掠翅、细雨低落浅吟的声响。然而在5年前,就在“一水间”客房所在地,它还是一个矮棚栅栏随意搭建臭气熏人的养殖场,沿河一带像这样的养殖场还有数十家,当地村民经过时须掩鼻而过,苦不堪言。
在詹丰勇参加大公山自然村工程投标时,知情的当地村民曾好意相告,“这里太脏太乱太臭,不会有人来。”周边的亲朋更是执意反对,“不要去冒这个险。”然而执着近乎痴迷的詹丰勇有着自己的判断和自信,这片烟雨熟溪,只是被掩盖了其容颜。当它在滚滚历史潮流中,再度揭开面纱之日,就是它光艳夺目、令人痴醉之时。他坦言,当时确实也是在“赌”,有考虑过失败,也做过“建起来只能自己住”这个“最坏”的打算。
然而执着的人总是幸运的,这个幸运中有他作为一名商人敏锐的市场判断,有他对我县“五水共治”的坚定信任。随着2014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五水共治”决策部署以来,武义围绕“一年灭黑臭、两年提水质、三年可游泳”的治水目标,全面铺开县域治水攻坚战。尤其是制定金华市最严格的畜禽养殖禁限养区划分规定,投资2.56亿元集中整治畜禽养殖场,累计关停拆除3000多家。詹丰勇所承包的地块,沿河一带的数十家畜禽养殖场全部被拆除或搬迁。脏乱臭得到了彻底整治,水变清了,环境变美了,又一人间仙境横空出世了。
而在这过程中,詹丰勇没有停下他建设梦想民宿的脚步。从2014年9月份开始,他从老家找来老泥工、老木匠,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建筑行业的经验,致力于打造原汁原味的江南古民居。为了不辜负这片山水美景,詹丰勇做足了各种功课。他曾发动每一个熟悉的人在武义找寻百年老木,又曾一次次从各地淘回来各种“古董”。“小到买钉子、大到挑做床的木头,我都亲自去建材市场,然后请工匠做成我想要的样子,有时我自己也参与简单的制作。”为了和整体的风格相搭配,仅仅是民宿的一扇大门,詹丰勇前前后后、不计成本做了五遍。如今的“一水间”,木质门窗、房梁上都浸透着上百年的历史。
“做民宿显然和我之前做工程是不一样的,如果说以前的心态是赚钱,那么现在更多是带着自己的理想在做。”詹丰勇说。2016年春节,一水间开始试营业,这家凝聚着詹丰勇无数时光和乡愁的民宿便迅速走红。客房爆满,上海、江苏、厦门等地的游客纷至沓来。这个昔日的熏臭养殖场,变成了人人向往的烟雨画境。
或许可以,让旅行成为一件更温暖的事
春来盈盈一水间,夏至萤萤一水间,秋起隐隐一水间,冬藏银银一水间。
一年四季,一水间皆有不同景色。而作为江南古典风格民宿,一水间的诸多古香雅居,临溪傍山,小院翠意,每一间也都有着独一无二的景致。雨色中的一水间庭院,铺着大青石板,四角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绿植和石器,生活竟也可以如此文艺。清新素雅的庭院风景,闲适宁静;临溪傍山就显得灵动自然,万籁音律袅袅动人;最美不过壮阔江景,望尽远山,赏绿水东流去。
用老砖叠成的文化墙,用茶叶篓做的灯罩,用猪草做的洗手盆……詹丰勇总是拾取着生活里的点点滴滴,把它尽善尽美添置在一水间的装扮中。“做民宿,光靠‘住’不行。”詹丰勇说,在很多游客看来,选择乡村民宿,不是想在乡野中找间陋室蜗居一宿,而是希望在亲近山水星辰的同时享受舒适、别致的环境。他的一水间设计理念,自由穿梭于自然山水和人文创造之间,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从民宿的住,到民宿的吃,游客的需求开始扩展到休闲娱乐消费一体化的深度体验上,不光要有舒适的居住条件,还要有多元的商业娱乐业态。”
于是在一水间,詹丰勇精心设计民宿小品,有雅、有静、有乐,有暖家、有佳肴、有香茗、有蓑舟,既有人间仙境般的熟溪丽景,又有充满烟火气息的乡土味道。如今,生机勃勃的一水间还有了乡村音乐会,有了稻田游泳池,有了正在挖掘的上山文化,有了更多的文人雅客来此挥毫泼墨。“这里,更多像是一个友人的小聚场所。有些人是带着故事来的,有些人则是来听故事的。而客人,其实更像是朋友,他们听了故事,并写下自己的故事,又讲给别人听。”
一位在一水间体验过的顾客曾留言:再奢华的酒店都不如舒适的家,在这儿完全能体会到家的感觉,白天去景点逛逛,晚上不想去外头吃,可以叫宅子里的管家买几样自己喜欢吃的菜回来自己烧,吃好沿外头河边走走,这里的风景真的很棒,回来在大厅看看书喝喝茶聊聊天。和老板聊天才知道,这里也是他儿时的梦想……
“让旅行成为一件更温暖的事,这是我们的目标和追求。”如今,已经取得上海国际民宿奖、浙江省精品民宿、金华市最美民宿等荣誉的一水间,还将沿循着自己的目标一路前行。“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扩大民宿规模,打造集住宿、餐饮、运动、休闲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还将和周边村民一道,共同绘好熟溪河畔最美的900米风景带。”屋外风雨依旧,屋内,詹丰勇的初心依然。
(刘梦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