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前夕,武义县明招小学三(4)班举行主题“忆革命岁月”班会,既热烈又感动!该班55名小学生,来自云南、贵州的有19名,来自湖南、江西、福建的有20多名,本地生仅14名。年龄最小的10岁,最大的15岁。老革命陈华闻讯后,亲自到该班参加了主题班会,并生动讲了解放战争和云贵剿匪战斗故事,号召大家不忘过去革命艰苦岁月,珍惜今天幸福生活,并向每个学生赠送自己撰写、自费出版的革命红书《军营花絮》。
陈华何许人也?一首诗就可概括:
“童年熬饥荒,少壮着戎装,花甲归故里,古稀翰墨香。”他出身很苦,吃穿都难,放牛逃荒,根本没书读。熬到20岁,就赶去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经淮海战役、渡江战斗、解放南京上海,然后进军大西南;解放云南、贵州后,又经历了10多年的剿匪战斗、土改和民主建设等。1985年离休后,深感没有文化的痛苦,于是就一直上武义老年大学至今,成了我省颇有名气的“永不毕业”优秀学员。他好学坚强,边学文化,边撰写革命回忆录。他今年已82岁,硬是戴着老花眼镜,握着笨重的笔,边回忆边写出。碰到不会写的字,就查字典或讯问儿孙。初稿写出后,多方请人修正和指导。功夫不负有心人,好几年心血终有成果,一本上百页的《军营花絮》终于自费出版。全书分战壕生活、雨下前夕、追击途中、行军路上、进军大西南、滇西见闻和军营诗歌等七大部分,图文并茂,坦露心声,写亲身、写战友、写战情、写生活,字里行间充满着战火纷飞、军人激扬和艰难生活的军营风貌,生动通俗,非常吸引眼球。
陈华写书出书,一不为名、二不为利,只是为后代留下一段不可忘却的历史,并圆上自己终生的“作家”梦。出书后,他第一个行动就是向县档案馆、图书馆、文联、老干部局等有关部门赠送。第二个行动就是关心下一代,向弱势群体外来打工者子弟赠书。这次到明招小学向55名小学生赠送《军营花絮》,实现了心愿。
八旬老翁写书出书赠书,震动了武义,影响强烈,评价很好!陈华亲口对笔者说:真想不到影响这么大,电视、广播都报导了,连金华日报记者都专程来采访,还有不少亲友、同事、群众纷纷上门来讨要呢!(汤瑞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