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氏族人为什么要在这山沟沟里修建如此宏大的文昌阁,目的是什么,阁内东侧墙内竖有一块武义道光年间进士顾倬槱(1785~1844)撰的碑文,讲得十分清楚,现全文抄录于下:
太史公《天官书》云:“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考经·授神契》曰:“文者精所聚,昌者扬天纪。”盖取文明之义,此历代祀典所由隆而世俗,酬金为会亦其义也。北九庄范氏为吾邑望族,山水清华,文物秀茂。乾隆二十年间,今盐知厅载鳌先生之太翁体仁公,邀集同志戚族八人敛赀为文昌会,并为经纪生息,凡生子成名皆有相助,每岁春秋赛神,散祭祀箕子母。乾隆四十年后,置买田产颇多,兼有余金,众议建造文昌阁。购石采木粗有端绪,以基址未定,缓其事。体仁公辞世,众议散是会,公之长君会涧先生年方弱冠,多方劝聚,不忍拂众心,分析田产,留数亩归公,重新整理。渐置四十余亩,并前有留田,共得十六亩,复得息金数百两,乃卜地于慈尊寺之后。嘉庆二年冬建阁一所,台门二间。事未半,而资已磬,遂中止。次年会澜先生以堂侄家骏善治生,将是会田租、钱物付之经理。嘉庆五年水灾后,春秋赛会之例遂废。八人中有四人愿以己分出售者,休仁公派下估值买之,而是会遂逾其半。道光十二年重议建竖,积时既久,其租息难以缕算。家骏因付出洋银二千一百元,以四百均分之,留五百增产,余为竖造之用,乃扩前规而大之。文昌阁俱用石为柱,将旧阁增广益高,改为奎光阁,左边又造书屋七间。功将竣,尚短二百四十金。载鳌先生之侄卓东,首垫用四十金,侄孙晋康如其数,家骏六如之不足者,先生补成之。计是会自乾隆已来垂八十余年几,分而复合几,断而仍续。自今以往,文教昌明,科甲鼎盛,迪前光而炽后,嗣戴匡之神其右矣,是为记。
时道光十七年岁次丁酉正月初七
赐进士出身文林郎江西浮梁县知县顾倬槱谨撰
岁贡生候选训导范峻明书丹
然而这一座历经80多年建成的文昌阁,范氏先祖为了鼓励族人文教昌明,举望族人后裔甲科鼎盛的建筑,竟被范村一个人在今年夏天(约七、八月)拆除卖给一永康老板,并准备贩卖到江西,连顾倬槱的石碑也被抬走。这是武义古建筑面临的一种悲哀,也是范村的悲哀,更是范村后人对其先祖厚望子孙发达的辜负。
保卫大公山战斗
武义红军于1930年1月在王村的龙潭坑成立,3月就在附近的下坞垄自然村成立总指挥部,将这里作为红军的大本营,但一个月后,就遭到国民党反动军警的“围剿”。4月10日左右,驻武义的国民党军队和县游缉队(俗称木壳队)共100多人,在游缉队队长徐克仁的带领下,袭击下坞垄。由于红军事先得到情报,及时转移,敌人扑了空。最后被敌人烧掉11个红军驻地的营铺。
下坞垄的营地被烧了以后,红军转移到大公山。4月16日,武义保安队、金华保安队和县游缉队公300余人,兵分三路,“围剿”大公山。那天拂晓,三支敌军向大公山红军指挥部发起进攻。当时红军总指挥部只有200余人,红军战士就利用险要关口,发挥土大炮、“千斤棚”(用山藤或绳网装石块,悬挂在悬崖峭壁的隐蔽处,遇敌进攻,就割断绳索,石块倾斜而下,砸死砸伤来犯之敌)的威力,顽强坚守。战斗从黎明打到傍晚,打退了敌人的数次进攻。敌人鉴于强攻艰难,就改变战术,四面封锁,进行围困。红军指挥部则针锋相对地采取“调虎离山”计,连夜派出卫生员胡金双爬山绕道,经叶长埠涉水到北路红军驻地联系,北路红军的刘增荣率领70多名战士当夜袭击县城西门,国民党县政府措手不及,以为红军攻城了,县长朱毓珍连夜下令调兵回来守城。刘增荣又在敌军回城的途中设埋伏,歼敌10多人。
通过这次保卫大公山的战斗,红军的士气大振。
武义萤石开发创始人范乃藩
武义萤石素以储量大、品位高、产量多而驰名中外,素有“萤石之乡”、“萤石王国”之称。武义萤石开采始于1921年。最早开发的创始人就是范村人范乃藩。据《浙江省通志稿》记载,1928年武义萤石开采年产量7000吨左右,占全省产量12000吨的58%。
据1990年版《武义县志·人物传》记载:范乃藩(1897—1930),原名德蕃,号南卿,范村人。浙江省立甲种蚕业学校毕业后,回家营造桑园,劝导农民种桑养蚕。任范村初小校长。
民国10年,范赴上海、南京考察后,改营矿业。联合田中双(金华焦岩人)、陈子非(武义后陈人)建立“物化弗矿公司”,在北乡大通寺旁开采萤石,为武义开发萤石之始。民国12年,采矿点扩展到县城南郊塘里、周岭、石龙岗,矿工40余人,年产萤石近2000吨。民国13年,范将周岭矿点转让给何绍韩,助何将“璋华砩矿公司”从金华迁来武义。“物华弗矿公司”以质量好、产量高、运输快,在上海声誉较高。但受日本洋行垄断,萤石每吨价格从24元下降到12.5元,致使“物华弗矿公司”逐年亏损,事业受挫。
民国19年,武义北路红军筹备军费,派范氏宗祠银元500元。当时范任宗祠经纪,在筹款过程中,于阴历七月二十日误入水塘淹死。北路红军领导人亲临送葬。其子双喜年幼,难撑父创之夜,所属矿点全部转给“璋华砩矿公司”。
抗日战争期间,1937年12月杭州沦陷,当时省一家缫丝厂由于范乃藩是学蚕丝专业的,由于这层关系,时范乃藩虽已去世,该厂决定将厂迁建到范村百家地山沟里。当时迁建厂时还立了一块奠基碑,此碑现仍在慈尊寺内,碑纵80厘米,宽40厘米,厚4厘米,上阳刻碑文“中华民国卅年二月十五日浙江省立武义缫丝厂奠基纪念,何廷飏”。然而厂建成后第二年,就被日军投弹炸毁。1990年《武义县志·大事记》记载:“1941年3月,履坦镇山坑寺缫丝厂建成投产,有丝车154台,次年被日本侵略者破坏。”被毁厂房、设备,时值法币2000万元,产品损失时值法币1000万元。
(本文写作前期范瑜、王晖作了资料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