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富帮后富,后富超先富 |
——泉溪镇下山脱贫村黄坛浅析 |
2016年09月30日 08:54:50
武义新闻网 网友互动交流 字体:
大
中
小 |
|
|
黄坛新村
黄坛老村
黄坛新村
黄坛新村
泉溪镇下山脱贫村黄坛村,原址坐落海拔800多米的牛毛尖连绵起伏的山弄里,牛毛尖是清溪口饮用水库水源源头,所以下山脱贫村黄坛也可视为保护水源的水库移民村。日前,记者在黄坛村村支书邹洪亮陪同下走进山弄老村庄,那山坑水真清澈醉人,沿潺潺淙淙奏乐山涧铺排山坡的老泥土房和少数几幢砖瓦房古朴端庄,搬迁一空的房子矗立着黄坛村历史民俗博物馆,清风迎面,柴门吱呀,有枣树挂果黄狗腾跃,仿佛走进田园诗人王维笔下的古典意境。但这里是低收入集中的偏远山区,离泉溪镇区就有30多里路,原先87户247个人口,到2007年人均年收入才900元,出门行路难、儿童上学难、青年娶妻难、有病求医难、通讯用电难……九九归一是发展经济难。山弄限制了村民生活生产天地,土改时分得30多亩粮田离村庄也有30多里路,守着山清水秀的自然美景过着封闭清贫落后日子,听闻外面世界脱贫致富的精彩故事,党员干部和每个村民都不甘心。
在村两委带着百姓心声反复奔波报告和泉溪镇党委政府支持下,2007年武义县人民政府批准黄坛村下山脱贫,迁移新村地址紧靠镇工业园区和永武二线的官田村以南地块,彻底改变黄坛村全体村民生产生活和生存发展环境。人挪活,下山脱贫干劲高,村民们在新天地边打工经商赚钱,边按统一规划造起一幢幢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砖混结构新洋房,洋房车库庭院配套,堪称乡野田园小别墅。黄坛新村搬迁造房2008年突飞猛进,2009年顺利通过验收。在平整田野造好一排排整齐划一住房,村两委党员干部一条心要做好新村配套设施和新农村美丽乡村,他们立志要把下山脱贫的黄坛新村建设成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标杆村。从2008年开始就超前规划,全村地下管网全地埋,不留一线架空线路,完成全村道路纵横畅通硬化。2013年规划开工建设村办公综合楼,总投资600多万元建成办公、来料加工中心、老年公寓连体办公楼,让全村老年人住进宽畅明亮专人服务的单身公寓。2014年克服重重困难把连接永武二线到村庄只有3米宽沙石路,建成宽畅舒适笔直水泥路,并精心规划设计建造道法自然的村口公园。积极争取上级相关部门支持,修建村防洪堤工程,2016年经争取列入精品村建设村庄,推动下山脱贫的黄坛村走在了全镇新农村建设前列。
生存空间平台资源环境的变化,往往带动了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的变化,以前七难八难有了经济大发展就不难。黄坛村2015年人均年收入已从2007年的900元提升到2万多元,对半农户都买上了小车货车,生活生产翻天覆地,生活质量和视野眼光都产生质的飞跃。原县扶贫办主任董春法说,武义下山脱贫工作得到中央、省市领导和联合国高官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通过20多年努力,我们的下山脱贫工程已告别了先富帮后富阶段,踏上了后富超先富的新里程。董春法告诉记者,在全县423个下山脱贫自然(行政)村中,黄坛村的经济发展和综合风貌已跃入前十位置。
现在不少下山脱贫村的经济发展和村风村貌已超过自然条件较好几百年不动摇的“平原村”,说明有新机遇才有新发展,在新发展中尝到甜头的村民干劲和追求会越来越高,仿佛下山猛虎爆发洪荒之力。对于日新月异的黄坛村来说,新村欣欣向荣养生养心,老村山水人文遗存又是一笔丰厚财富。邹洪亮告诉记者,黄坛老村准备公开招商引进优质资本开发精品民宿等旅游产品。记者看到,浙江牛头山药业开发的几百亩灵芝铁皮石斛基地就落户在黄坛村山弄。
|
作者:
记者 鄢子和 通讯员 张建成 陈志和
初审:张莹,终审:周子恒 编辑:
来伟
|
|
|
|
|
相关文章 |
|
|
企业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