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神灵献祭品 |
|
神界的景象 |
|
湿婆神和妻子坐在神牛南迪上 |
|
斩杀巨蛇的王 |
|
四面佛像 |
|
永恒的注视 |
|
长桥边散落的石头 |
|
通往巴方寺的长桥 |
|
巍峨的门楼 |
|
须弥山式的寺庙 |
|
残缺的藏经阁 |
|
精妙的拱券回廊 |
|
四角的小塔 |
|
列柱回廊 |
|
铜顶宝塔的残骸 |
|
在塔顶俯瞰 |
|
巴方寺的另一面 |
|
王宫的侧门 |
|
王宫内的残垣断柱 |
也有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癞王的传说。一位王者斩杀了一条巨蛇,蛇血溅在他的身上,使他得了癞病,从而要接受治疗。这位癞王是谁,为何他的传说被刻画在这里?他与通王城中的癞王台有何联系?陈旧的石壁上,那遥远的浮雕所要表达的意思,耐人寻思。
巴戎寺的第三层,则是佛的境界,在这里,49座高塔耸立,每座高塔上都有四面像,他慈悲,温和,他就是阇耶跋摩七世,他头顶着莲花宝座,似乎还对那至上的存在有所谦恭。他自信,崇高,无所不在,微笑弥漫于天地间,关照着尘世的每一个人。
我望着他的面容,想着这位沧桑历经的老者,在他的垂暮之年建立了巴戎寺。他平和的目光似乎看穿了尘世的繁华,那他还有何眷恋和不舍?是的,他不舍,他俯视着重新焕发生机的国土,这是他坎坷一生的成就,在此生的最后一段时光里,他将自己的面容融入了高塔,他想永远永远地看着他的国土和人民。
尽管他看到的是二百年后,敌军再度如蝗虫般涌入他的都城,屠戮他的人民,销毁他的一切荣耀。
他看着吴哥被茂密的雨林覆盖。
世事无常,或许便是如此。他,从未停止微笑。
巴方寺Baphuon
有人说,这是世界上最大最难的积木游戏了。
编着号的石头们还零落在干涸的池底,这些石头曾经属于那座寺庙,只是,它们已经找不到回家的路径了。
池中央,一条长长的桥通往前方。长桥以三排石桩支撑,桥中央还曾有一座十字形的门楼。
长桥的尽头,一座巍峨门楼耸立着,门楼之后那如金字塔般层层叠上的庄严建筑就是巴方寺了,它诞生于吴哥王朝的鼎盛时期,优陀耶迭多跋摩二世Udayadityavarman II国王在位时(1050-1066)修建,是献给湿婆神的圣所。
进了门楼,便见着这又是一座须弥山形的寺庙,五层高台不断向天空接近。高台两边旧有两座藏经阁,并有石桥连接,只是如今石桥只留石桩,而藏经阁也已是残垣了。
攀着高高的石阶而上,登上两层高楼,又遇一座门楼,入了门楼,两层有长长列柱回廊,上有拱券顶,也皆为石制,层层磊石,十分精妙,回廊四角还有塔楼。
从三层再拾级而上,到第五层,亦有列柱回廊环之,只是廊顶已倾颓。中间再起一座高塔,按周达观《真腊风土记》,原先曾覆有铜,是一座光耀四方的铜顶宝塔,只是,如今只有青色和红棕色的石块裸露,塔顶最上残余四扇小门,门将通往何方,天界还是乐土,已无从知晓。
巴方寺,在柬埔寨人心中,便是宇宙的中心,是乳海中的须弥山所在。只是岁月久远,许多石块倾颓。1960年,法国人曾着手修复,将掉下的石块编号,置于塔前。但是红色高棉起后,法国人被驱逐,参与工程的柬埔寨人也被屠杀,资料档案焚烧殆尽,这些石块便成为无法识别弃儿,没有人知道它们本来应置于何处。
而残缺的巴方寺,也难再修补完全。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空中宫殿Phimeanakas
巴方寺之北,便是王宫所在。有石墙围之,我们穿过一道侧边门楼,进入宫闱之中。
在周达观的眼中,王宫内宫宇繁华,修廊复道,突兀参差,正室上覆铅瓦,偏室覆土瓦,雕画着神像的巨柱罗列,屋檐高耸壮观,金色的窗棂,旁边还悬挂着四五十面镜子,营造出梦幻般的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