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听说武义县熟溪街道水碓后村的红色旅游文化浓厚,山明水秀,风景极佳,红色7月的一个周末邀了三五友人前去游玩。
从武义县城往溪里村拐入上甘塔支线驱车约五六公里便到了水碓后村。村道宽广,刚到村口远远地就看到一个色彩绚丽的高大建筑,上书“徐英故里”。左侧一条清澈的溪水淙淙流过,一座黑瓦黄土墙的建筑上标有“水碓房”的黑色字体。虽关着门,但相机镜头通过窗户的缝隙还是能够看到维修回去的水碓。水碓是旧时中国一种借水力舂米的农用器具,利用水碓,可以日夜加工粮食。
进入水碓后村,一阵阵舒服的凉风便扑面而来,几棵三四百年树龄的古树和一座叫胡连桥的石拱桥映入眼帘,桥下围堤而成的一口水池碧波荡漾。往左过胡连桥既是徐英墓,今年是建党96周年,前来瞻仰烈士的人们络绎不绝。再往徐英墓往上走,有一条绿道可通往山顶。村路右边是一座在武义罕见的骑楼,由三座用石块砌成的方柱支撑着,骑楼下放着几块石条,三三两两的游客坐着休息,脚下踩的是一条穿村而过有400多年历史,从武义县城通往处州(丽水)的官道。村干部徐新国说,相传当年刘伯温经常途经此地。现在人们驱车可行的村道是这几年两次扩建而成的。过骑楼便是村里“八景”,最具特色的是“古藤弄月”,一棵粗壮的古藤绕至古树之巅,古藤与古树融为一体。炎炎夏日,树冠覆盖数十米,树下一片绿荫,一群前来游玩的小朋友在古藤、古树下嘻戏。
从“古藤弄月”往右走几步便是徐氏宗祠“复始堂”,2004年4月30日占地近1000平方米的徐英烈士纪念馆在徐氏宗祠建成开馆,徐英24年的生命历程在这里通过展板和实物得以还原。如今,徐英纪念馆成已为“浙江省党史教育基地”、“金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武义县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自开馆以来,每年有数千人来到水碓后村的纪念馆参观学习。目前,村里新的徐英烈士纪念馆主体工程已经建成,一些辅助性工程完工后,新馆即可开馆。
在新的徐英烈士纪念馆对面便是徐英故居,故居里现还住着几户村民。据住在这里的一位姓吴的老奶奶介绍,她嫁到这个村里已经有60年了,一直住在这里。故居一共有六间房,其中三间属于徐英家。徐英出身书香门第,太祖父徐永大是邑庠生,曾祖父徐鸾翔是国学生,祖父徐星懋,考名倬云,也读过书。父亲徐尔康也是庠生。
沿徐英故居拾阶而下有两口大水池,是用来消防用的。再往下走便是2013年12月完工并对外开放的文化礼堂。宽广的礼堂内展示着先烈们的革命事迹和村庄的耕读文化。徐新国说,村民们空闲之余常常会聚在文化礼堂内聊聊家常,增进相互之间的感情,也是村民们学习革命烈士英雄事迹,讨论红色文化的一处场所。
徐英故居对面的山叫“火星山”,相传,如果村民砍了山上的树,村里就要出现火灾,也许正因为如此,“火星山”的青栗、白栗、枫树等长势茂盛,绿荫砸地。
在徐氏宗祠的西南,沿村民们称之为“百步梯”、“老鼠梯”的山路到达海拔500多米的山岗,可见数十亩平坦的竹林,每走一步都会发出雷鼓之声,古人因此命名“大鼓雷”。今年65岁的村老支书徐福增说,“百步梯”、“老鼠梯”古有用石头砌成的台阶,后因村民顺路把竹拖下来,久而久之台阶就大部分被破坏掉了。
徐英故居的后面有座名叫来龙岗的山,岗的山脊犹如巨龙腾跃。来龙岗南延的山岗以前因经常有老虎出没,且山形如猛虎侧卧,所以叫老虎岗。当地人说,只要这两座山头上云起云雾,必有甘霖降临。而老虎岗下垂的七八个山岩,当地人称之为“炮”,每“炮”酷似母虎巨乳,“炮”间清泉常年不竭,其水清甜爽口,以前村民们往往用竹子直接引水入家饮其水,谓之吃“虎奶”。在清代,水碓后村出了5位秀才。现在水碓后村的村民经常把引入的“虎奶”用来养鱼,从市场上买来的鱼在“虎奶”池里养个十天半月的,鱼质就会变得鲜美起来。
在石龙岗最高处有一块高高矗立的山岩,岩下现有一片古时岩石崩裂的痕迹,有30多亩的面积,村民们称之为“石龙风”,生长着茂密的树林,被竹林所包围着。徐福增说,“石龙风”地块都是巨石,站在其中感觉山风特别大,很是吓人。站在石龙岗的高处可以看到武义县城,岗上还有一处“滴水潭”,潭水清澈、甘甜。
徐福增介绍,石龙岗山上其实有一条2米多宽的山路,有七八公里,较为平坦,他们年轻时砍柴还经常路过,因多年没人行走,现在路已被草木淹没。以前这条路上有三座庙,时有强盗出没,下山抢东西回到庙里分赃,现在还有庙的遗址。他准备建议村里把这条山路重新修整出来,到时肯定会引来很多游客。
游玩了大半天,走进水碓后村唯一的一个农庄吃午饭,因之前有过预定,主人徐新国早就准备好了一桌丰盛的土菜:溪鱼、土豆饼、茄子、螺蛳、笋干炖鸭等等,几瓶啤酒下肚,几盘蔬菜也吃完了,大家都说还想吃。徐新国走到自家的菜园子里随手一摘,不到半个小时一盘盘新鲜蔬菜又上了桌,吃得很是尽兴。农庄对面隔着村路便是一条穿村而过的溪水。饭后徐新国把茶具搬到溪水边,大家一边喝茶,享受着爽快的凉风,一边看着溪水里戏水的游客。实在忍不住的,也脱下鞋子把脚泡在溪水里,连叫:舒服,凉快。
背景资料:
水碓后的徐姓自履坦贵安公“传九世行康八讳神福公南游双溪,喜见山青水秀,雅爱其土,遂卜筑而居焉,名曰大树下,为第一世始基这祖也。”后,神福公大约在明初迁居水碓后。“水碓后”也是武义土话“徐来后”的谐音。水碓后徐氏自履坦分居之后,迄今已有二十五世。徐英为第廿一世。以世均二十五年计,建村已有600多年。水碓后村的祖先认
为,这里“可渔、可樵、可稼穑”。现在水碓后村“精品村”正在建设中,该村已成为武义红色旅游的一处热点。(王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