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潘刘侠
武义新闻网讯 12月11日、12日,市生态廊道、“五水共治”考核组来武,对我县生态廊道建设、“五水共治”工作进行考核验收。副县长邹子伟参加汇报会。
考核组首先听取了我县生态廊道建设、“五水共治”工作相关情况汇报。今年以来,我县围绕“坚决干净彻底剿灭劣V类水”工作要求,将“治水剿劣”与生态廊道建设紧密结合,不断把生态廊道、治水剿劣向纵深推进,“五水共治”取得了新成效。截至目前,生态廊道建设方面,34个市级生态廊道项目已全部开工,基本实现年度形象进度,其中已完成项目12个。治水剿劣方面,第一批88处、第二批181处劣V类小微水体已全面完成销号,并顺利通过省市验收。全县45个乡镇交接断面稳定在Ⅲ类及以上水质,Ⅱ类水比例稳定在84%以上。
考核组通过实地走访、查看台账、听取汇报等方式对我县开展考核验收。考核组充分肯定了我县生态廊道建设、“五水共治”工作,认为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在推进过程中,强化组织领导,严格考核督查,工作扎实,亮点纷呈,成效明显。有新经验,在全县推广农村污水治理终端站长制度,实现镇、村站长两级联动,村级站长一日一巡查、一周一报告,乡镇级站长不定期抽查,对发现问题及查及改。有新亮点,将省级河长平台、“智慧治水”APP以及“五水共治”微信公众号三大资源进行整合,实现数据互联。有新发现,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红旗支部”创建为载体,县乡联动搭建治水剿劣擂台,打造治水红色铁军。有新氛围,善于搭建活动载体,营造了浓厚“全民剿劣”氛围,在社会上形成声势。有新提升,“一乡有一品,村村有风景”的乡村游带动绿色产业发展。同时考核组指出,要进一步加强源头管理,加大监管力度,严格落实河长制,运用好污水运维平台,完善台账资料,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持续深入高标准推进生态廊道建设、“五水共治”工作。
汇报会上,与会人员观看了视频宣传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