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鄢子和 通讯员 张建成
武义新闻网讯 12月5日,记者走访中国工程院新增院士王金南故里“江南版布达拉宫”上黄村。小山村依山而建,139户农户不到400人口全部王姓,整个村庄泥墙土屋呈现绵羊的温顺和牛的坚定几百年风雨无阻趴在茅山尖山坡,最上面的房子离海拔1100米的山顶近在咫尺。茅山尖是武义、遂昌、松阳三县交界高山,上黄当年是武义新塘乡最僻远山村,现已撤扩并入柳城畲族镇。王金南当年从宝山中学考入武义二中读书,走的是上黄古道、乌漱岭、车门坑(现青枫谷),到县中所在地柳城镇有30华里山路。现在柳城到上黄沿上松线拐新塘方向修了县乡公路,路程起码40华里以上。
这次到上黄最关心是今年8月武义与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签约项目推进情况,双方合作要在茅山尖建上黄边界层顶生态环境前沿观测站,建成以后将成为全国首个边界层顶大气观测站及生态环境交叉研究野外高山平台,并支撑制定表征优秀生态文明的环境物质和能量通量的国家标准和规范,最终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家级生态环境背景监测站。上黄村村长王永华告诉记者,上黄边界层顶生态环境前沿观测站还在设计规划中,从山脚到山顶先要修建好一条直达公路等配套设施。对该项目的考察论证是严格慎重的,2016年4月,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蒋士成、段宁和环保部环境规划院院长、总工程师王金南专门到武义县上黄村等地考察,对烟雾缭绕、宛若人间仙境的原生态中国传统村落上黄村留下深刻良好印象。
到上黄,自然要探访一番院士王金南旧居,这是栋依山而建三层楼老屋,在二楼三楼的每个窗口向外瞭望青山绿水意蕴深厚。村监委会主任王成亮介绍,王金南兄弟姐姐6个,王院士排名老五,虽然全家都已住到北京和杭州,但老屋整洁如初十分耐看。王金南父亲最爱讲的一句话是“行正道万无一失,种新田十有九成”,“耕读传家”是上黄人的传统也是出路,王金南读过书的宝山中学就在茅山尖对面海拔千米山顶。王成亮说,从上黄走老路到柳城有15公里山路,其中上下坡5公里长乌漱岭是最难走的,早先上黄人没经济收入,为子女读书交学杂费背根树到柳城卖钱,汗水淋淋双腿打滑好不容易背出乌漱岭,背到老县城近在眼前的车门坑,树却被人夺走,真冤真苦啊!
因为武义二中举办过八十、九十和百年校庆,记者接触过不少二中英才和特色学子,而王金南无疑是最突出的一个。在二中百年庆典上,王金南作为校友代表发言,他在2011年参加了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母校清华大学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百年校庆,但他依然认为“与大学母校相比,我依然觉得,奠定我人生成长基础的母校是武义二中,奠定我人生品质的母校是武义二中。这是人生100、1000、乃至10000中带头的1,没有这个1,其他的0都不将存在。这也是我们60后这一代人对国家改革开放怀有的特殊感情,对母校武义二中的深切感悟和眷恋”。他非常感恩母校传授给他的自信、诚信、老实、务实的精神和品格。他在二中百年庆典中说,班主任熊庆良老师常对我们说:“不要来那些空唠唠的东西。”老二中学生大多是嚼“宣平咸菜”回味书香长大的。王金南到二中报到第一天,扛着番薯咸菜爬上乌漱岭顶眺望二中母校,突然感慨地对陪他报到的二哥说:“我已经看到了未来。”
不久前,当王金南获知自己终于正式入选中程院院士,他在“宣平老实”同学微信群上说:“谢谢各位的支持和帮助,获得院士称号仅仅是科技界对我所在单位和本人研究团队的一个学术和科技水平的认可,是对我本人在团队中引领性贡献的肯定。本人将以此为起点,虚心向老前辈科学家学习,为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做出新的探索和努力。”
曾在武义二中教过王金南生物学科的颜广旭老师说,学生时代的王金南特别勤奋刻苦志存高远;学有所成取得一定社会地位后,依然虚心尊师待人实诚。颜广旭有次到北京特别想见见这位优秀学生,就忍不住给他打了个电话,结果王金南亲自开车接迎招待。
上黄村有堪舆风水兴趣的老人对记者说,茅山尖是把龙椅,整个上黄村就坐在龙椅上,龙椅两侧及对面山峰是青龙白虎引领狮子、骏马、神牛奔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