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新闻网讯(通讯员 朱喜传)位于茭道工业功能区的茭道镇内白村,全村的劳动力几乎都在园区企业打工,一年能增加收益100多万元,村民靠赚“工业钱”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该村村民高兴地说:“没有工业的快速发展,我们的富裕日子根本不可能来得这么快,工业真让我们沾光了。”像内白村这样依托工业走上致富路的村子,在我县起码有上百个。去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472元,比上年增长12.8%,这其中工业对农民增收所做出的贡献很大。
工业园区是工业化发展的产物,也是城镇化发展的缩影。我县通过大力发展工业园区,转移吸纳农村劳动力,为广大农民搭建了创业平台,开辟了一条致富新路。我县已拥有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8个工业功能区,园区开发面积从2000年的2.04平方公里增加到2007年的19.58平方公里,7年增加9倍多;进区企业从2000年的161家增加到2007年的1214家,7年增加7倍多。入园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多,带来的是无数的就业岗位。企业用工需求旺盛,为大批农村人口从农业向工业转移创造了条件。农民有的在“家门口”上班,有的在离村较近的开发区或工业功能区打工,这样既不会误农活,又可以赚钱。目前,工业园区已转移吸纳劳动力6.5万人,去年从业人员劳动报酬达11.09亿元,同比增长50.4%。据了解,在园区企业上班的农民每人每年可获得2万多元的收益,高的达4~5万元,而且比做农活收益来得快和稳定,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打工经济。工业园区的大发展,还引发“租房效应”,带热“房东经济”,农民靠此增加了不少收入。
我县还采取积极措施,大力宣传、发动、引导全民创业,使不少农民走上了工业发财路。 去年,我县新增家庭工厂325家,从业人员1515人,为农民增收4481万元。通过发展来料加工业,迅速形成了全县18个乡镇、街道208个村、415名经纪人从事来料加工、加工点1360个、从业人员1.6万人的加工网络,去年加工费总收入达1.94亿元,比上年增长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