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我县相关产业的深度报道之四
本报记者 朱晓洁
说起武义,人们最先想到的是温泉和茶叶,其实,“武义扑克”也同样名声在外,近几年,许多临近省份的地方官员想要邀请我县扑克企业主前往投资办厂。我县现已成为中国数一数二的扑克生产品牌基地,“武义扑克”在全国扑克市场占据“半壁江山”,正以行业老大的姿态誉满全国,挺进世界。
我县扑克企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 90年代时,随着武义联合印刷有限公司成立并一举打响钓鱼牌扑克,武义扑克名声渐大。在“钓鱼”的带动下,我县扑克牌生产企业遍地开花,“浪花”、“兄弟”等10多个品牌相继争雄扑克市场。我县扑克企业从造纸到生产销售各个环节,分工精细,运转灵活顺畅,出现了集聚效应。经营者单凭电话联系,就能办好材料采购、技术力量组合、包装印刷、货物运输等相关的各种业务。短短的十几年,我县扑克企业凭借这种优势,大大降低了投资和经营成本,提高竞争优势,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使我县扑克企业在短期内迅速壮大。去年下半年,经过市场调整以及政府和部门的引导,扑克产业开始分化,朝低、中、高三个方向发展,产业结构逐渐走向合理。 目前,我县有扑克牌生产及相关企业达40多家,年产量10亿副以上,占全国市场的50%以上,扑克已成为我县一大特色产业。扑克业发展造就集扑克印刷、造纸、胶水、设计、制版、覆膜、营销、网络直销、机械制造、材料研发、纸盒包装、油墨为一体的密集型产业链。
去年下半年以来,原材料等生产成本一再上涨,我县扑克企业面临严峻挑战。扑克行业协会主席、兄弟印业公司董事长周洪福说,去年由于美元贬值、原材料上涨,仅出口一个集装箱,就要亏损一万多元。纸张每吨上涨了30%,劳动用工每人上涨了100-200元,企业正面临利润下降的危机。
为了生存,企业饥不择食,小厂家盲目地竞相上马,假冒、仿冒他人注册商标、特有的外包装装潢等,从而威胁着扑克行业发展。说到冒牌行为,浙江浪花扑克有限公司总经理余晓浪是深恶痛绝。她告诉记者,“美元100万”牌扑克是自己厂先做的,当时申请了一个专利,投放到市场后销售一直很好。后来其他工厂生产出仿冒的“美元一百万”扑克,并以低于五六元的价格在市场投放,导致公司生产的“美元100万”慢慢 在市场上萎缩掉了。
各方面因素加上无序激烈的竞争,无疑成了扑克企业提升档次、做大做强的绊脚石,扑克企业面临“寒流“袭击。不过,各企业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变招自救:利用延长工作时间,动员全体家庭成员不计成本的生产等方法维持低价的市场优势;继续加大设备更新力度,不时研发新产品、提高档次;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以此减少对企业的冲击。
尽管面前的困难重重,久经沙场的周洪福还是保持良好心态,他说,这个行业不管怎么样,只要自己诚实、努力地去做,它的前景还是不错的。周洪福表示,为更好地应对挑战,今后行业协会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多为企业办实事。要多鼓励企业积极创牌,适时组织品牌研讨会,为企业提供交流、沟通的平台,提高内部凝聚力,共同渡过难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