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过源口水库库区,蜿蜒的公路顺着溪流往大山里延伸,所到之处都是清清的流水,茂密的山林,巍巍的高山,悦耳的鸟鸣……公路旁边一幢幢房屋错落有致地镶嵌在大山之中,透露出古朴与安宁,胜似人间仙境,令人流连忘返,这里就是源口水库上游的坞驮畈村。很难想象,眼前这个远近闻名的生态村,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过去曾是一个交通不便、落后破旧、“脏乱差”的小山村。
坞驮畈的由来已经无从考证,只能从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那里获取那一点零碎的信息。坞驮畈主要的人口是来自福建的移民,已经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现在村里还有用福建话交流的。坞驮畈先人因见村口的路边上有一块很大的石头(该石头由于修建公路已经爆破),把这里取名坞驮畈,至于何故后人也无法解释了。
狭长的村庄是坞驮畈的一大特色。坞驮畈虽然只是一个只有130多户人口不到400人的小山村,但因整个村庄依河而建,坐落于陡峭高山之间,使得这个小村子分成了拦路、何村、坞驮畈3个自然村。全村长达1.5公里,从村口到村尾需要走上十几分钟。由于地处山区,村里的耕地面积只有200多亩,人均不到半亩。村党支部书记廖炳金告诉记者,为了保护库区的水源,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目前全村开始了库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考虑到种水稻使用农药化肥较多,会影响库区水源质量,全村仅有的200多亩水田都已转产,目前已有50%种上了茶叶等经济作物。
坞驮畈是一个典型的山多地少的山村,全村有10233亩林地。原村委会主任李明告诉记者,山里人身体健壮,原来一般都是靠砍柴卖树为生。过去一个砍柴工一天也有50元的收入,现在木材100公斤也能卖40多元。但为了保护库区水源,村里把6700多亩山林都划为生态公益林了。为增加村民收入,村两委积极引导群众转移劳动力。目前全村有94人在外务工,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了3957元。
几年前,坞驮畈村头村尾、路边墙脚到处都能看到露天厕所,村民卫生意识差,生活垃圾随地乱扔。自从2005年创建生态示范村以来,村里道路、水沟、河道被全面清理,建成了一批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埋设了排污管网。村里投入17万元,拆除了涉及112家农户的简易茅厕和120个露天粪缸,建造了4个生态公厕;投入十几万元建了大大小小50多个净化池;对村里的路面进行了硬化,把水泥路直接浇筑到村民的大门口。
坞驮畈村在生态村建设和村庄整治过程中,因地制宜,围绕着提高土地利用率,保护库区水源环境做文章,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做法。坞驮畈村口有一漂亮的小花坛。这里原先是一座破败不堪的老屋,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村里投入二三万元,收回土地将老屋拆掉改建成了这个占地180多平方米的花坛。村口左边是一古老的宗祠,是近几年刚修缮回去提供给老年协会开展活动的。村口右边是参天古树与一座古色古香的廊桥,该桥被很多人称之为“迷你版”熟溪桥,该桥建造于2006年,桥长50米、宽5米。在搞村庄绿化的时候,村里不仅仅在路边种树,而且还在村内一些空地里建了绿化带、花园。污染减少了,环境干净了,风景更美了,使得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徐宇)
村口的“迷你版”熟溪桥——港源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