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艳艳的小砖楼里,嵌着蓝闪闪的玻璃窗,逐水起居,傍山而生,是典型浙中特色的山居人家。从麻阳到源口的一整段路,恰似旧时女子发髻上的那条束带,婉转曲折,绵远悠扬,在人心底抑扬顿挫开来。这段山路,左手伸开来,即是满目的丛林欲滴,满手的绿叶红花。四月的早天,荆条蔓枝已经迫不及待地生长开来,衬着中间的映山红,热闹活蹦乱跳地堆了一地。
令这里闻名全县的是小水电——群山绵延起伏、溪流穿插其间,形成一段段地势落差极大的高山峡谷,独特的地理优势孕育出璀璨的山乡明珠。从内麻阳到外麻阳的这段山势,来自遂昌县界上的仙霞岭山脉,与东南部来自缙云县界的括苍山脉相交,是典型的浙中山系。据《武义县志》记载:又名古泉山的仙霞岭山脉,其实始发福建省蒲城县界,一路磅礴过丽水、衢州地境,山脉主干分南北两支,成为松阳、遂昌、金华三县与我县的界山。
高大秀丽的仙霞岭山脉,在内麻阳到源口水库的走向,“兵”分两支:一支自白岩头尖向东北走1公里称顶头岗(1096米),又前2公里称雄鸡坛(1139米),再前3公里称大天秤(948米),大水上(816米),继续往前4.2公里称石窗下(833米),尽于源口水库。另一支也是自白岩头尖起向东北走在俞源、白姆、王宅三乡镇界上有高峰尖(825米),经破岗山、刘秀垄、铜鼓石、双玉岩(又名双岩洞)后,尽于麻阳港。大自然不仅在这里留下气象万千、多姿多彩的丹霞地貌景观,而且赋予这块山水巨大的能量。
随着时代的发展,开发梯级小流域水力,建设高水头小流量电站开始逐渐摆上议事日程。这种具有地域特色,拥有引水式、坝后式、混合式等开发模式的小水电站,在发电的同时兼顾跨流域调水和灌溉渠系开发,是谓一举多得。
作为当年全县小水电建设的代表,梯级开发规模最大,效益最好也最具特色的便属熟溪上游麻阳港一带。其上段龙潭溪上建龙潭水库,库口建成麻阳一级电站,尾水经4800米盘山渠道后,跨流域引入麻阳二级骨干电站高水头发电,再经麻阳三、四级和南畈电站利用后,方汇入源口水库;下段则以源口水库为起点,将灌溉与发电结合,利用装机容量2000千瓦的坝后式源口一级骨干电站的灌溉渠系落差,在总干渠与支干渠上建成源口二、三、四级和王宅、马昂5座小电站。至此,整个麻阳港(不包括近年新建的直源电站)梯级开发拥有了11个电站,发电总水头达到464.1米,总装机量也达到了9126千瓦,年均发电量2890.5万千瓦小时。无论是在水电站丰水期还是在枯水期,这些散落山乡的璀璨明珠均担负起了基荷兼调峰发电的多用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讲,它确实是在履行着一库建成即一水多用、多站受益的职责。
为实现跨流域引水的需要,麻阳梯级电站多在山腰峭壁上辟渠凿洞,总开渠长达11公里。也因此有一路上走来看见的那么多将水流横腰拦截的水泥梯坝,蒙了青青的苍苔色,与哗哗的水声形成动与静的鲜明比对。 武义小水电的蓬勃发展,极大地促进山区资源开发,减少流域山洪灾害的发生,改善了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许多地处偏远山区的农村较早地通过发展小水电结束煤油灯照明、水碓舂米的历史,因而很长一个时期内,山区群众开发小水电积极性高涨,小水电也被山区群众誉为“深山夜明珠”。截至今年6月底,我县有注册运行的小水电站118座,总装机达到了58004千瓦。事实上,小水电的开发极大地加快了我县电气化的进程,为我县工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电力保证。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县就被列为全国100个农村初级电气化试点县之一;进入新世纪,我县又再次被列为全省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示范县。电气化,已成为武义实现经济腾飞的强有力支撑。 (钱文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