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姆是我县盛产茭白的地方。一个夏日的清晨,记者来到名闻遐迩的白姆茭白市场。还不到6时,忙碌的茭农从四面八方挑来一担担茭白,翠绿的叶子上还沾着晶莹的露珠。集市上,未褪去青衣的茭白,自有天然的千般神韵,一个个鲜嫩水灵,似竹笋,像纺锤,等待菜贩青睐。据了解,该市场近段时间每天茭白成交量都达10多吨。
白姆乡山清水秀,熟溪上游麻阳港贯穿该乡,长达13.6公里,这一段河流水质优良,不仅在白姆乡境内形成了我县饮用水水源地——源口水库,也为茭白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白姆茭白主要产地在乡政府所在地白姆(包括三个行政村:白姆、中宅、下宅)。由于这三个村处于源口水库大坝脚下,夏季地气凉,空气湿度大,气温较低,地理气候条件独特,而茭白具有喜温湿气候的生长习性,因此这里特别适宜茭白的良好生长。
茭白,又名茭笋、菰笋、茭瓜,是我国的著名水生蔬菜。明代许景迁有一首《咏茭》诗:“翠叶森森剑有棱,柔条松甚比轻冰。江湖岩假秋风便,如与鲈鱼伴季鹰。”诗人将茭白与莼菜、鲈鱼相提并论,并想像张季鹰一样随秋风弃官归乡去享受这些名菜美食,可见茭白的独特风味了。 白姆茭白不仅口感鲜美,营养价值高,而且对于茭农们来说,还有另外一种更甜的味道在其中。种植茭白富了一方白姆人,茭白给他们带来了财富,手拿卖茭白赚来的钱,他们感觉真是甜透了心窝。
白姆种茭白始于上世纪70年代,90年代后期形成规模生产,现在种植面积稳定在2000亩左右,年产茭白5000多吨,收入440多万元,亩产值近几年平均在3000元以上,高的可达5000元以上。白姆茭白的主要品种有“浙茭”、“水珍”、“六月白”、“双季茭”、“八月白”等。白姆茭白除供应本地市场外,还远销温州、苏州、常州、南京等地。白姆茭白以前只能种一季,现在能种二季。
据白姆村党支部书记吴章林介绍,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当稻谷还是18—19元一担时,种茭白的亩收入就可达上千元了,因此白姆村有许多村民较早就盖起了新楼房。白姆村郑大林,是村里第一个开始种茭白的人,他原来只是想种来自己吃的,有多余的就拿出去卖了,想不到却很好销,他就开始扩大种植规模,用自行车载着运到县城菜市场去销售。见他种茭白赚钱,其他村民也纷纷仿效。种茭白给他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十几年前他家就盖起了占地90多平方米的三层楼房。虽然他家只有3亩多的口粮田,但通过租种的形式,他近几年种茭白面积都在八九亩以上。
去年白姆村人均收入4000多元,茭白收入在其中占了很大份额。像白姆村全村800亩耕地,就有600多亩种上了茭白,许多村民自己的田不够种还租人家的田种。茭白销路好的年份,租田可以用一个“抢”字来形容,出租田成了香饽饽,曾创下租金每亩4000元的高价(茭白亩收入高达8000元以上)。茭白上市时,村里无闲人,青壮年帮工采摘茭白每天赚80元的工资,六七十岁的老太婆帮种植大户、经纪人割茭白、装袋一天也能赚20来元钱。由于白姆茭白销路好,贩销茭白的经纪人逐年增多,现在全乡有20多个经纪人,经纪人一年收入有5—6万元。(李荷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