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着母亲河的臂弯,紧邻彩虹一般的栖霞桥,大坤头村无疑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好地方。这个不大不小的村庄,历史称不上悠久,他们的先祖从山西来到美丽的武阳川,似乎是明末清初的事。村里主要有三大姓:熊、吴和谢。三姓古老的宗祠至今犹存。
村里流传一个古老的传说:来武义之初,大坤头并没有“名号”。后来,因为村里人主要以种植一种“皮树”为谋生,而“皮树”根系十分发达,故此得名“大坤头”,意为“巨大的根系”。这样奇怪的地名,或许还寄托着从远方漂泊而来的先祖们“深深扎根于此,期盼枝繁叶茂”的美好心愿。这一切,当然只能流于臆测,事实早已泯不可考。
祖辈的愿望我们不得而知,但在熟溪河甘甜的乳汁哺育下,经过一代又一代辛勤劳动,远来的外乡人最终深深扎下了根。由于田园肥美,又得地利之便,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大坤头村村民便在县里的支持下,开始尝试着种植蔬菜,该村成了我县远近闻名的蔬菜专业村,曾在80—90年代辉煌过近二十年。
“当时,县里给予很大的支持,种出来的蔬菜全部由县蔬菜公司收购,还补贴粮票、煤票。村民们积极性也非常高,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菜。”大坤头村党支部书记谢子光告诉记者,种菜一度给村民们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1986年左右,大坤头村种菜的几乎都成了万元户”。到90年代,县蔬菜公司破产停业,同时,很多村庄也相继开始种植蔬菜,竞争开始变得异常激烈,“抢一个摊位要半夜十二点钟就出发,卖不出去的时候,很多菜都直接倒进了家门口的熟溪河”。但是,困难并没有让大坤头村的菜农一筹莫展。“我们就搞创新,搞大棚蔬菜,引进西兰花、木耳菜、生菜等一些新的品种,并努力把菜卖进随着我县工业经济发展而涌现出来的酒家饭店,结果蔬菜产业又做下去了。”谢子光说。
时间如滔滔熟水,永不止步。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县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大坤头村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一部分耕地被政府征用用于建筑城市拆迁的安置房,田地渐少,加上就业渠道不断增加,村里种菜行业逐渐式微,如今,只剩下一些年纪大的人还坚持在种。近年来,村里经过仔细研究,利用闲置的集体土地建起了厂房,开始吃上了“工业饭”。谢子光告诉记者,村里的厂房租出去每年有近30万元的收入。村民除了年终的分红,还通过出租房屋、进家门口的工厂打工、开小店等方式,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赚到了比种菜更多的钱。
谢子光说,如今,村里第一件大事是实施村庄整治,千方百计改进村民的居住环境,“让村里人过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在已完成的设计规划图上,记者看到,该村一幢幢楼房鳞次栉比,俨然是城里的一个高档住宅小区。我们有理由相信,三五年后,勤劳质朴的大坤头人,终会实现他们的美梦,而这个村庄终会成为熟溪河畔耀眼的明珠。(王国梁/文 陶峰松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