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熟溪静静地流进县城, 经过劳动桥、解放桥,就来到了武义人最引以为豪的熟溪桥。熟溪原名武阳川,相传只要河中有水,两岸稻谷皆熟,故而改名为熟溪。熟溪本身就很美,更因在熟溪上建有古桥,景色就越加迷人。八百年来,熟溪桥备受武义人珍爱。
该桥始建于公元1207年南宋开禧年间,为世间罕见的古廊桥。
熟溪桥,《中国桥梁史》和《中国名胜词典》中均有记载,现为我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熟溪桥为重檐歇山顶木结构建筑。桥下九拱十墩,桥身宛如长廊,长140米,宽4.8米。桥中楼阁高耸,重檐翘角,甚为壮观。廊柱与梁匾上,沙孟海等名家书法,各具风骨。桥屋两侧以桥凳联成,行人歇憩其间,真乃“遥见人从桥下过,恍疑舟向镜中游”。
武义建县二三十年之后的盛唐开元年间,著名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由武义江逆流而上来到武义古城时,以《宿武阳川》一诗记录了所见所感:川暗夕阳尽,孤舟泊岸初。岭猿相叫啸,潭嶂似空虚。就枕灭明烛,扣舷闻夜渔。鸡鸣问何处,风物是秦馀。仅仅40个字的小诗,容纳了丰富的历史信息。
五百年后,一位县官在熟溪的善举,又继之成为武义历史长河中的一大亮点。南宋开禧三年(1207),武义县主簿石宗玉掀开了架桥历史的序幕。为免除百姓涉水过河之苦,石公献薪俸,筹款项,在县城来远门(即大南门)外百几十米的河滩上,创建了一座木桥。百姓感恩石宗玉主簿,尊称该桥为“石公桥”,在县城迎勋门内建造“石公祠”,并把祠边街巷称为“石公巷”。
到明代万历四年(1576),加了桥屋,成了风雨廊桥。古桥历经八百年的风雨沧桑,屡建屡毁,屡毁屡建,就是在近代也不乏厄运。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古桥又遭日军破坏,桥屋被日军拆毁。抗战胜利后,大桥得以重新修复开通。新中国诞生后,古桥真正枯木逢春,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保护。建国以来人民政府多次拨款修葺,1986年落架大修,桥梁、枕木、铺板、桥屋等全部去腐换新。桥两端各列石狮一对,使桥更具民族特色。桥中楼阁加高,易名为“岁丰阁”,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欣然为此阁题匾。沙老的题匾和骆恒光、金鉴才、叶一苇、姜东舒、郭仲选、刘江等名家的书法为古桥增添了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
然而,在世纪之交,历经风雨水火的熟溪古桥即将迎来八百岁生日时,又一劫难咆哮着来临。这是一个武义人忘不了的不幸日子:2000年6月23日。一连四天,历史上罕见、千年不遇的特大暴雨,使熟溪河水形成每秒1100立方米的洪流,宛若脱缰的野马,疯狂无羁地冲向古廊桥,古老的熟溪桥墩在激流冲击下 一块块地剥蚀,接着一阵摇晃,熟溪桥坠入激流。风雨中肃立两岸的群众被惊呆了,一时鸦雀无声,而接着的是一片呜咽和失声痛哭。全县城乡,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呀呀学童,无不为古桥的坍塌扼腕叹息。
县委、县政府立即全方位投入抢救修复工作。从政府到民间,一个个无私捐款的动人故事在发生。在短短的时间里,募捐办公室就收到了来自全县父老乡亲的200多万元捐款。一笔笔捐款,凝聚着一个共同的心愿——让熟溪桥早日再现英姿!
经过8个月精心复原,熟溪桥巍然重现。2001年5月28日,又成为写进武义历史的一个重要日子。这一天,熟溪两岸人山人海,所有人将喜悦的目光注视着劫难后重现的“彩虹”,他们的心像熟溪的浪花一样欢快地跃动。
熟溪桥断而复生,再一次显示了武义人珍视优良传统的精神世界,印证了武义文化生命力的顽强与坚韧。而看似平凡的古桥,却犹如中华民族数百年历史的缩影,尽管多灾多难,却不屈不挠,终于更雄健地屹立于世。
现在,熟溪桥已成为武义的象征。当远方客人提起武义时,会不由自主地提起熟溪桥;当家乡游子介绍武义时,会不由自主地说起熟溪桥,那口气、那神态让人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 (许军 王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