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堰在哪里?”根据记载,具体的位置是在武义一中沿熟溪向上游走百余米处。当记者来到此地时,却只看见岸边的两幢旧民宅,没有想象中那壮观的遗迹。
“堰”是人们对古代一种水利工程的称谓。堰虽然看上去十分平凡,但它的功用非常大,尤其是在古代基础设施较薄弱、科学不是很发达的情况下,堰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堰以灌溉农田为主,科学地解决了农田旱灾,消除了水患,保证了粮食增产,解决了部分地方群众的日常生活用水问题等。据《武川备考》与《宣平县志》记载,武义有堰75条,宣平地区有197条,每堰大多灌溉田三五十亩。
武义在历史上农业已相当发达,为了获得丰收,县人多在溪面上或在河身淤积僵废地段兴筑堰坝,引水灌田。除筑固定堰坝外,每当旱情发展,用水紧张时,往往堆筑临时堰坝引水抗旱。同时,多数固定堰坝还与水碓、油车配套,利用水力舂米、磨粉、榨油,故在水库未出现前,堰坝成为县境内的主要水利工程,不仅为农田灌溉,且与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长安堰的影子我们可以从县志中寻找到,一代代先人在字里行间将这长安堰的历史描绘下来。据县志记载,唐代光化元年(898年),武义置县后不到两百年,为了供应日益膨胀的城市供水,也为了浇灌县后畈的田地,在一位古道热肠的乡民任留的带领下,武义人开始在熟溪之湖山潭上修筑长安堰,同时引西寺溪水经花园殿巷、头巷、胡公殿巷,汇县后巷出城至曹圳,成为城内居民生活、防火用水。堰呈斜弧形,熟溪水顺堰而流,经闸门流向渠道,直引入城北,然后分作三支,分别筑山堰、中堰、曹堰,以灌溉县后畈万余亩良田。县后畈,就在武义县城城北,历来是武义的大粮仓。古传“上三十六万,下三十六万”,即指这片土地共有七十二万把,以习惯亩计算,每60把为1亩,即有12000亩。
任留,一个被描述为“古道热肠”的汉子,时光若倒流回898年,那一年他带领着我们的先祖,日以继夜忙碌在长安堰上,那热火朝天的景象该是多么令人心血澎湃。历史终究为民众所书写,长安堰的诞生,促使大粮仓县后畈随即诞生,这在武义的历史上该是多么为人所称道,多么浓重的一笔。
时间演推至宋庆元四年(1198),邑人高世修、叶之茂重修长安堰。时县丞姚偲有《重修熟溪堰记》详细记载了修堰的过程。至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邑人徐孝儒的儿子长生、浩生将民田一百八十把并地一块合计三亩,助为车水埠头,以备抗旱布车灌溉。至嘉庆五年(1800)大水,堰圮,上游形成白殿潭新溪,市东(下王宅)王兴五主持重修,并由下王宅王姓宗祠主持管理堰坝。
1934年大旱,由王姓宗族重筑新堰,并将堰址上移至白殿潭。堰长150米,高0.8米,过水河道66米,渠道全长为10公里。1941年,此堰受益田亩为8983亩。仍以下王宅村管理为主。官坝管理工程会负责人由鸣阳村王兰芳担任。1956年合作化后,长安堰由城关镇人民委员会牵头管理,星光、金星、下王宅、鸣阳、程王处、白溪口、生水塘、金皮、汪村9村组织长安堰水利委员会管理。具体指导仍有王兰芳负责。
建国以来,由于汪村以下农田改由寺后垄水库灌溉,城镇建设用地增加,长安堰至1980年灌溉面积仅剩2900余亩。1992年9月23日,长安堰被洪水冲毁,后筑临时砂石浮坝。
改革开放后,县城面积迅速扩张,县后畈逐步批为建设用地,灌区面积迅速减少,至1990年初,仅为1000亩。1999年6月11日、17日、18日遭受洪水危害,长安堰倒塌。2000年6月20—30日普降暴雨,江水猛涨,形成特大洪灾,长安堰被夷平。从此,长安堰引水工程功能彻底消失。穿城而过的明渠(西寺溪)逐步改为市政工程的下水道。堰体水毁后不再修复,有1100余年历史的长安堰完成了历史使命。
千年风雨,长安堰已不再,而那曾经的大粮仓如今已变成居民楼与广场,很难想像现在的西溪路所在的位置就是原来的西寺溪——原来那个大粮仓的血液命脉。我们在感叹一个时代褪色的同时,却也知道这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看看那林立的高楼、笔直的水泥路、绚烂的霓虹灯、宽阔的广场……如今这山水相伴的武川古城真正是“换了人间”了。 (王 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