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雪峰
我上个世纪70年代初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印象中自打我懂事起,村民们就过着一种勉强吃得饱、穿得暖的日子,但是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马路,没有一幢漂亮的洋房,没有一辆自行车,没有一台电视机,穿的全是粗衣粗布。大家都有两“怕”:一怕“病”,一生病,家里就肯定会欠下一大笔债,全家上下都跟着受累;二怕“老”,“老”就代表散失劳动力,就代表着失去生活来源。但不久,我国即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让我亲眼目睹了发生在我身边的天翻地覆的变化。狭窄泥泞的土胚路变成了宽阔平整的水泥路,破瓦房变成了小洋房,粗布衣变成了名牌服装,现代家电样样俱全,一部分人还买起了小汽车。更重要的是,他们不再怕“病”和“老”了,因为党的保障政策已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农民的医保、养老和低保问题得到了解决。
变化一:医有所报
去年年底,村头的张大伯因为阑尾炎住进了医院,住院期间共花去医药费约5000元,拿到县卫生局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报销了一千多元。就在三年前,农民生病住院所有的花费都得由自己承担。从前年起,村里的农民都参加了农村医保。参保人每年只需交20元的费用,其余全部由镇政府和村里统一支付。虽然报销程序有些繁琐,但毕竟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而且,据有关人士透露,今后报销的比例还将会进一步提高。另外,参保的农民可以在当地卫生院免费享受每年一次的血常规、B超、肝功能等体检服务,而且有固定的社区医生上门服务,随叫随到,非常方便。提到医保,农民对此都有说不完的称赞,而用我妈的话来概括农民对医保的看法,那就是“农民也开始享受公家人的待遇了!”
变化二:老有所养
就在我家后面住着一位年近70岁的阿公。他幽默,开朗。但是,由于年轻时家境贫困,错过了婚娶年龄,至今还是单身。一个人总是孤单、寂寞,生活没有规律。幸好阿公身体健康,种点蔬菜以补贴家用。平时阿公喜欢到我家门口坐坐,而我每次回家也喜欢找阿公聊聊,因为他是我们村最年老的党员。然而,上次“五一”回家,几天也没见阿公的影子,心里不免有些担心。后来,我妈告诉我,如今的阿公不一样了,自从村里有了养老院,那些单身的老人都可以免费入住,包吃包住,还提供5元/天的生活补贴。当我去养老院探望阿公时,阿公满脸笑容,领着我参观他的“家”,口里还一直念念有词:“党的政策好啊,让我过上了好日子!”
变化三:贫有所济
陈仔9岁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因病先后离世,留下可怜的他跟着年迈的爷爷生活。 陈仔的读书生活费用就由爷爷一人承担。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陈仔懂事能干,帮着爷爷料理家务活,学习成绩也出奇的好。眼看 陈仔就要上初中了,因为难以筹到学费,很可能就要辍学。就在这关键时刻,党出台的政策帮了他的忙,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规定特困家庭可以申请成为低保户,享受特困补助,小孩上学可以减免学杂费。在政府的关怀下, 陈仔健康地成长,就在今年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重点高中。当问及长大了想当什么时,他说想成为一名教师,以感谢党和政府对他的培养。
在农村,医有所报、老有所养、贫有所济,农民们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给他们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党的政策好啊!”厚道的农民只会用这句最纯朴的言语来表达对党的感谢。的确,改革开放30年,我们伟大的党迈出了一步又一步,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农村的保障体系也越来越完善,农民逐步过上了好日子。而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相信农民们将会得到更多的实惠和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