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武义县城住房建设
□ 金斌
最能见证历史巨变的事物,莫过于建筑。西欧的教堂、东南亚的寺庙、中国的故宫、马来西亚的双塔楼、美国纽约的世贸大楼……一个建筑体现一个时代的特征。人们在温饱之余,最最渴望的是改善居住条件,造房子成了先富起来的人的必修课。如今的人们,造房子不仅仅为了改善居住条件,更重要的是为经济的腾飞。现代化的高楼如雨后春笋,一节高一节,大酒店、商务楼,既成就了地方的标志建筑,也造就了商贸的繁荣。
改革开放三十年,小小的武义县城,住宅建设经历了三次大的变革。上世纪80年代,住宅建设兴起第一轮高潮。江山新村、东苑新村以及老城区8个村大兴土木,建成南丰、金星、熟溪等新居民区,二、三层的砖混结构、红墙平瓦的建筑改变了旧县城泥木青瓦的建筑模式,使县城的住宅建筑向现代化迈进了一大步。现代意义的厨房、卫生间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水泥空心板替代了木质楼板,住宅的通风、采光、隔音、节能等条件以及生活功能发生质的变化。电话、电视机(黑白)、燃气灶等开始普及使用,极大地改变了家庭生活条件。
90年代,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县城居民小区建设形成新的高潮。住宅建设从自建自住发展到房地产开发,多层住宅的套房成了城镇居民首选。北岭小区、康园小区、友谊小区、园丁新村等新一代商住、住宅小区提升了县城居民居住的品质;武阳路、温泉路沿街商住楼,促进了武义商贸行业的繁荣发展,15层的建行大楼成为县城的标志性建筑。这一时期,住宅建设一般为多层建筑,住宅设计除一般套房外,复式、半复式、错层、跃层等设计各显特色,套内厨卫客厅卧室设施齐全,装修装饰渐趋豪华,空间舒适感不断提高,县城居民开始享受现代化的生活。
进入新世纪,武义县城房屋建筑变化更大、技术更高、外观更美。钢混结构替代了砖混结构,钢筋网砼层替代了水泥空心板,房屋抗震强度大大提高。高层建筑与地下室建设逐渐兴起,花园别墅区与排屋庭院小区成为档次较高的住宅区。旧城改造与拆迁安置住宅小区扩大了城区范围,提高了城市品位。温泉别墅区是武义县城第一个花园别墅住宅区;象龙小区、香山小区、塔山小区、南湖花苑、栖霞花苑代表了武义拆迁安置区的最佳住宅建筑。新开发的房地产业,开始建设高层建筑,家园阳光城首建高层住宅与地下车库,随后西溪华庭、武阳名筑、江南明珠等高楼拔地而起,地下室设施日趋完备。宏马时代广场、福泰隆武阳广场等,把现代商贸与高档住宅完美结合,成为武义中心城区的中心。宏福仙霞人家与五金一条街,在武义南大门形成专业街区与高档住宅区。21层的明招国际大厦、23层的宇峰大厦(香格里拉)等成为县城星级大酒店的典范,清水湾、唐风温泉度假区至今已吸引百万游客来武义观光。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圣杜甫的愿望,在武义已成为现实,武义县城的人均居住面积从1985年的7.09平方米提高到2007年的55平方米,发展速度之快,用“腾飞”来言,再恰当不过——武义县城已经进入高楼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