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不管什么年代,人们的生活中都离不开饭桌。只有吃得好了,人们才能安居乐业,才能和谐生活。然而,不同的年代,饭桌上的东西却不一样。从群众餐桌上的变化,不难看出这30年让我们感到惊喜的发展。
据统计资料显示,1983年,我县农村住户食品消费人均支出为181 元,占生活消费总支出319元比例(即恩格尔系数)为56.74% ,食品支出占主要地位;2007年,食品消费支出为1572元,占生活消费总支出4771元比例(恩格尔系数)为32.95 %。恩格尔系数趋向合理,达到了小康标准。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为2466元,占生活消费总支出12430元比例(恩格尔系数)为19.84%。一连串民生指标的改善,折射着老百姓幸福指数的提升,也道出了武义跨越发展的活力源泉和真谛所在。
78年—88年 吃饱就是一种幸福
在实行计划经济的很长一段岁月里,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票证。上了年纪的人都清楚地记得,那时,购买粮油要用《粮油供应证》,并到专门定点的门市部排队购买。那个年代,由于食品、物资匮乏,供应时间仅有几天,每逢年关岁末或节假日前夕,供应点都排着购物的“长蛇阵”。
今年68岁的王保华阿姨告诉记者,20世纪70年代末期,家家的日子都过得挺紧巴,粮食、副食等都得精打细算。大多数农民都以番薯、野菜充饥。在县城拿工资、领皇粮的上班族日子过得也很艰辛。鸡蛋要用粮票换,市场上少有卖鱼和虾的,即使有大家也舍不得买。去市场上选肉,主妇们都专爱挑肥的,为的就是回家能再熬点猪油改善伙食。那个时候,一到冬天,市场上常见的只有土豆、萝卜、白菜三样,许多人家冬天都腌上萝卜和大白菜过冬。
说起吃来,即将退休的朱大妈还清晰地记得,上世纪80年代那会儿,虽然她已不像父辈们那样吃不饱肚子,但是一年到头也很少能吃到猪肉,只有到过春节的时候,才买几斤猪肉,杀几只鸡。还记得那时家里杀鸡时的情景,她和弟妹们唧唧喳喳像小鸟一样地跟在妈妈身后,还帮着拔鸡毛,甭提有多高兴了。所以小时候就盼着过年,那时觉得猪肉真好吃,实在是香!而现在不仅猪肉,鸡鸭鱼什么都有了,可以天天吃却不想吃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暖了武川大地,老百姓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
88年—98年 鸡鸭鱼肉不稀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富裕起来的百姓餐桌上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市场品种渐渐丰富,蔬菜、瓜果、蛋、禽、肉类摆上了货架,冬天也可以买到相对便宜的蔬菜,萝卜、大白菜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很多家庭开始随吃随买。
变化最大的还是年夜饭,这时可比10年前丰盛多了。记者回忆起小时候过年的热闹场景,好像还历历在目。妈妈一大早就起来忙活,先到菜市场挑一尾大鲤鱼,做个整条的红烧鲤鱼,取“年年有余”之意。猪肉有多种做法,或是炖盘排骨,或是红烧白切,敞开吃保管够。海鲜成了当时的俏菜,平时吃得少,过年就当换换口味,尝尝油焖大虾、雪菜黄鱼等的香味。在农村,年夜饭一般有八大碗,满满一大桌,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
到了90年代中期,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饮食文化的革命。进餐馆尝尝鲜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事,谁家有什么喜庆事,都愿意在饭店摆一桌,又省事又有面子。饭店、餐馆不断增多,各地的美食汇集于此,您想吃什么就能吃什么。
再往后,餐饮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国各地的佳肴如鲍鱼、海参、鱼翅等开始出现在人们面前,各地的特色菜、特色小吃纷纷落户我县,市民们吃得越来越多元化。然而吃着吃着,许多疾病都找上门,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肥胖症病例持续攀升,成为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于是,人们又开始大规模地减肥,确保身体健康。
98年—08年 吃出健康吃出文化
到了21世纪初期,家庭主妇们开始寻找健康主题,对回归自然的“水果蔬菜”极为重视。蔬菜要吃无污染的,粮食要吃当年的,鱼虾要吃活蹦乱跳的,肉禽要吃排酸的,连花生油都要专找非转基因的。人们在市场上挑剔的目光,越来越多地落在鲜货上,而不是价格上。什么食品有营养,什么食品能防衰老,什么食品搭配能够保持身体的酸碱度平衡,成为老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广大群众的健康观念又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在星光菜场里,40多岁的张大姐挎着篮子正在转悠。她告诉记者:“别看市场里什么都不缺,可人的口味是越来越挑,现在讲的是要吃好,吃出文化和健康。一日三餐要讲究营养搭配;肥肉最好少吃;多喝酸奶易消化吸收;鸡蛋一天不要超过一个;早晚吃点水果可抗衰老……”说起这些,王大姐可真算得上是如数家珍。
家住东升东路的王大爷今年69岁,他从退休后就开始负责全家每天的饮食采购任务。由于儿子、媳妇每天回家吃饭,他家的菜肴比较丰富,每天中午四菜一汤,荤素搭配。他每天都要买一两样荤食,如今天是猪肉,那明天就是鸡鸭,后天又是鱼。再配上一些蔬菜,每天的餐桌上总是五颜六色,赏心悦目,令人胃口大开。王大爷说,自己患有高血压,他常常买点芹菜、冬瓜、萝卜、西红柿、茄子、藕、洋葱、绿叶蔬菜、海带、香菇、木耳及水果类的猕猴桃、苹果、香蕉、梨、柑橘等,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钾离子,对高血压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同时也具有补中益气、生津润燥的功效。王大爷告诉记者,过去的物质生活和今天是无法比较的。过去经济困难,一到冬天就开始腌雪菜、萝卜、大白菜,家里没有其他的蔬菜,肉也是舍不得买,省下的钱供孩子读书、买家当。现在经济条件好了,想吃就去买,还要研究粗粮、细粮的合理搭配。
如今,像张大妈、王大爷这样注重营养搭配,讲究合理膳食的人越来越多,绝大多数市民对一些水果、蔬菜所具有的营养都有一定的认知。许多市民是变着花样吃,一些市民还买些烹饪书籍,对照食谱烧菜,讲究分量、火候,尽量不影响蔬菜的营养成分。而书店里一些类似于四季如何用食物进补的书籍更是深受市民欢迎。
现如今,外出吃饭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大小餐馆、大排档、各种快餐店的兴起,为市民在外用餐提供了便利。同时,超市的兴起,也为市民购买食品提供了方便,各种洗、切好的净菜、熟食、冷冻食品、休闲食品备受上班族的青睐,成为居民食品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不仅在食品消费上更注重营养,在食品口味上也更加追求多样化,在外饮食支出越来越多。
从昔日“离开红薯不能活”到“大鱼大肉弄一桌”再到现在“吃好吃精,注重营养,粗细搭配”,饭桌上的精彩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吃”的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