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灯初上的时候,漫步熟溪畔,古朴典雅的熟溪桥流光溢彩, 璀璨的霓虹倒映熟溪,美轮美奂,一如古人徐俟召写在《咏熟溪桥》中的句子“百尺长虹锁碧流”。河畔美丽的滨江广场和湖畔公园,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市民三三两两,或悠然散步,或翩然起舞。抬头远眺,温泉桥、解放桥、劳动桥如长虹卧波。繁华的解放街上,商店林立,游人如织。
悠悠熟溪,见证了一个有着历史悠久而封闭落后的山区小县,在改革开放春风吹拂下,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见证了武义人民艰苦奋斗、创业创新,不断取得现代化建设和实现自我超越的不平凡历程。
武义是一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区县,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物产丰饶。“风物是秦余”的“农耕女织”社会,造就了武义人勤劳淳朴、温良恭俭、诚实守信的精神文化,也养成了武义人浓厚的山寨意识和恋乡情节。
为了推动实现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十余年间,武义县委、县政府每年组织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引导人们切实打破“三天不见壶山就要落泪”的恋乡情结以及“自给自足,小富即安”的小农经济意识,积极探索改革创新的发展方式,培育和弘扬“开放、创新、实干、自强”的武义新精神。
随着解放思想大讨论不断深入,武义的发展道路日渐明晰。1998年,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了“工业强县、开放兴县、生态立县”的三大战略,提出了十分富有新意的“东北部地区机声隆隆,中部地区车水马龙,西南部地区满目葱茏”三大区域产业布局,抓住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主动接受永康、义乌等周边县市经济辐射与产业转移,以园区建设为载体,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全面激活了武义工业经济。
从桐琴凤凰山工业园区开始,昔日的黄土坡、荒山坡,一夜间全“长”满了工厂,形成了五金机械、汽摩配件、文旅休闲三大优势产业集群。从2000年到2007年间,全县生产总值从28.51亿元增长到83.8亿元,增长19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增长到3321美元;工业总产值从52.01亿元增长到230亿元,增长342%;财政总收入从1.55亿元增长到12亿元,增长674%。与此同时,武义城市和交通基础设施实现了飞跃发展,先后完成了金温铁路武义段建设,建成横贯武义的金丽温高速公路,以及县域“一高两纵五横”的交通网络和“东北地区15分钟、全县1小时交通圈”。武义县城面积从改革开放之初的2.07平方公里,“长大”到现在的近18平方公里,构成了“三山立城中、三水穿城过”的崭新格局,县城人口增加到了近12万人。一幢幢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和环境幽雅的住宅小区拔地而起,滨江广场、湖畔公园、壶山公园、梅郎山公园等各种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品位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在广大农村,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或进城务工经商,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据统计,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5年的1692元增长到2007年的5472元。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个绿树环抱、干净整洁、池塘清澈、楼房整齐的新农村在熟溪两岸勃然兴起。
改革开放的思维,让武义人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樊篱,实现了历史性的突围,而发展温泉旅游,再次让古城焕发出夺目的光彩。2007年初,县委书记李一飞在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响亮地提出了“旅游富县”这一历史性的发展战略,并充满豪情地宣布:要将武义建设成为现代化温泉休闲旅游名城。全县掀起了温泉旅游开发建设的热潮,一个以温泉、生态、古建筑、赛车为特色的浙中旅游休闲名城迅速崛起。
悠悠溪水若玉带,清风徐徐入怀来。熟溪走过了曾经灰暗沧桑的无奈,正满怀信心地迈步走向城乡和谐发展的壮美的新时代。(陶峰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