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风雨兼程,三十载变化万千。
三十年栉风沐雨,三十载阔步向前。
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土地流转推进良田规模化经营;从单一农业到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形成规模化的特色农产品产业带格局;从乡镇企业的兴起到农业现代化步伐大大加快——弹指一挥间,30年光阴过去,我县农业和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米袋子满,菜篮子丰,如今,我县老百姓切身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我们正在分享农业改革30年的丰硕成果。
“三五”战略助推农业发展
“三五”战略,是县农业局按照县委、县政府对“三农”工作的总体部署,大力创新农业工作思路提出的。“三五”战略,即以发展名品、名企、名社为三大抓手,着力实施农用地治理、种子种苗、农业现代化装备提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业保障等五大工程,极大地推动我县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1978年全县农业生产总值0.5695亿元,2007年已达12.01亿元,增加了11.4405亿元,增长21倍。农民收入由103.2元提高到5472元,增长52倍。
以发展“名品、名企、名社”为抓手,推进农业产业化、品牌化。目前,全县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只、浙江省名牌产品2只、浙江省著名商标3只,浙江省名牌农产品3只,市著名商标10只,市名牌产品7只;有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9家,其中国家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4家,资产总值达8.8亿元,其中固定资产3.2亿元,销售收入6.5亿元,出口创汇1906万美元,联结基地22.95万亩,带动农户9.8万户;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8家,共 58家,其中省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4家,市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6家,有社员4705户,联结农户2.7户,联结基地7.1万亩。
我县先后获得“中国有机茶之乡”、“全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浙江省良种化先进县”、“浙江省初制茶厂优化改造先进县”、“浙江省茶叶强县”等称号。“武阳春雨”茶经过整合后美誉度迅速提升,先后夺得了“ 浙江省十大名茶”、“浙江省名牌产品”、“金华市消费者最喜爱的名茶”等多项荣誉。
四大产业齐头并进
近年来,我县对发展区域特色农业的认识越来越深入,积极进行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发展各类经济特产、特色农产品,不断加大特色农业的培育力度,先后涌现了一大批有特色、有龙头、有基地、有品牌的特色镇、专业村,形成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特色农产品带格局。目前,我县有粮食、茶叶、畜牧产业和经济特产这四大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县效益农业的持续发展。
1、粮食单产水平显著提高
1978年,武义县粮食播种面积60.47万亩,亩产232公斤,产量140291吨。依托杂交水稻之父、武义县荣誉市民——袁隆平院士的支持,武义县杂交水稻种植水平一直处于全省领先地位,是全国杂交早稻示范县、超级稻示范推广重点实施县,省商品粮基地县。近年来,由于种养结构的调整,农民种粮比较效益降低等原因,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但单产逐年提高。2007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25.66万亩,粮食亩产达360.5公斤,比1978年单产增128.5公斤。30年来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630万亩,增产稻谷6.5亿斤,为全县粮食生产和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及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2007年,农业局积极探索粮食生产机制,创建了工厂化育秧基地,提供统一育秧、机插和统防统治一条龙服务。2008年工厂化育秧面积1.2万亩,机插面积1万多亩,王宅仁村农业生产示范区被评为省级万亩工厂化育秧基地和粮食生产全程机械示范基地。
2、茶叶生产发展迅速。
作为农业支柱产业的茶业, 1978年全县茶园面积只有36213亩,产量698吨。1986年全县茶园面积发展到6万亩,跨入全省重点产茶县行列。1994年成功研制开发出地方特色名茶——“武阳春雨”,1995年试验开发有机茶300亩。至2007年底,全县茶园面积12.07万亩,年产茶叶9746吨,产值3.47亿元,其中有机茶颁证面积2.4万亩,占全国的10%、全省的20%。茶叶生产规模企业25家,有机茶生产颁证企业14家,新增有机茶颁证面积2972亩,现有机茶产量1225吨,产值9200万元。
改革开放30年我县茶叶生产发展势头强劲,茶园面积大幅度增加,茶树良种化占48.2%,茶叶单产和质量不断提高,茶农收入也稳步上升。尤其是有机茶和名优茶的开发研制显著提高了茶业生产效益。2007年茶园面积、产量分别是1978年的3.3倍和14倍,茶叶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28.9%。有机茶生产已成为武义县茶叶生产的一面旗帜。2001年5月,武义县被命名为“中国有机茶之乡”。
3、畜牧生产稳定发展。
2007年家禽饲养量613.75万羽,出栏441.76万羽;生猪饲养量32.46 万头;牛饲养量7800头;羊饲养量1.97万头;畜牧业产值达3.7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1.1%。肉类总产量15102吨,禽蛋产量2345吨。肉类总产量是1978年3.62倍。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畜禽产品有效供给。
4、经济特产稳中有升。
我县已形成以蜜梨、宣莲、高山蔬菜、蚕桑等为主体的特色农产品产业带。2007年,全县果园总面积5.45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总产量1.95万吨,比去年增加0.5万吨,增长2.56%;总产值3500万元,比去年增加500万元,增长16.1%。全年饲养蚕种14774张,产蚕694吨,分别比2006年增加535张和20.4吨,分别增长3.8%和3.6%。因蚕茧收购价的波动较大,蚕茧收入1278万元,比去年有所下降。宣莲总面积达2600亩,良种率从去年的85%提高到95%,总产量达到200吨。
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安全明显改善
实施农用地治理工程,夯实农用发展基础,提高农用综合生产能力。我县从1999开始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共投入资金3亿多元,完成土地整理面积25.5万亩,建成标准农田20余万亩,新增有效耕地面积3.3万亩,获取建设用地折抵指标2.4万亩。推进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建设,2007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59万亩,总节肥54吨(折纯),总增产236吨,总节本增收883.5万元。开展了标准农田地力等级评定和土壤肥力监测、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进农家活动,完善数据库建设,县农业基础数据库软件通过市级评审。
积极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2008年全县农机总运力达到16.5万千瓦,是1978年27183千瓦的6.1倍;联合收割机、插秧机从无到有;机耕面积从1978年的7.14万亩增加到2007年的16.87万亩,增1.4倍;机械收割从1990年200亩发展到2007年10万亩,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升。
实施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程,推进“811”规模养殖场排泄物治理,完成59省级治理项目,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实施农业保障工程,积极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目前能繁母猪投保5479头,黄羽肉鸡投保12.5万羽、麻鸭参保5000羽,水稻面积14900亩;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确保农产品安全;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全县土地流转总面积达1.8万亩,完成全县土地流转信息平台的建设;加强农业行政执法,强化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和财务审计;实施责任农技员制度的建设,成立“武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确定了17位首席农技推广专家,21位农技推广指导员,119位乡镇责任农技员。
有机农业发展规划高瞻远瞩
今年9月28日召开的《武义县有机农业发展》论证会,为我县未来十年有机农业之路如何走制定了一个指导性纲领。规划明确了我县有机农业整体发展思路、方向和重点,制订了“有机农业保护源口水库水源项目规划方案”和“郭洞景区有机农业与有机农家乐餐示范项目规划方案”,提出了“制定并实施有机农家乐餐馆地方标准”、“有机产品群开拓并占领市场”、“有机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有机农业保护水源”等理念,实施这些创新思维将使得我县有机农业发展更具有鲜明的特色,从而进一步推进有机农产品加快发展,整体提升我县农业的产业水平和竞争力,打造我县有机农业的金字招牌。 (王美姿)
袁隆平院士来我县考察超级杂交稻示范方
省农业厅厅长孙景淼考察万亩无公害茶园
畜禽标准化养殖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