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富裕、文明、和谐之村,村容整洁,邻里和睦,群众安居乐业,村民互相关心,老少怡然自得。没有一般农村的杂乱破落,没有繁华城市的喧嚣拥挤,错落有致的粉墙黛瓦,别具一格的村口公园, 干净宽敞的水泥道路,书声朗朗的中心小学,无不记录了下杨一村30多年来的光辉历程。
村中休闲公园
改革开放以来,下杨一村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精神文明建设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全村上下团结一心,开拓创新,奋力拼搏, 实现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态等社会各方面工作全面可持续协调发展。下杨一村在全县首批迈入小康村行列; 村党支部连续13年被评为县奔小康先进党支部、农村五好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 村党支部书记杨舍宝连续13年被评为县富民书记。
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
下杨一村一直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当地的柑橘、茶叶等农产品在武义久负盛名。近年来,下杨一村积极推广优质高效品种和轻型栽培技术,以超级稻示范方为抓手,实行连片规划,做到统一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插秧,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并发展名茶、笋竹两用林等860多亩。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下杨一村还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从金华等地引进佳禾蔬果专业合作社、农产品营销大户,出租村里冬季空闲农田,发展大棚西瓜、蚕豆等瓜果蔬菜,增加了农田的利用率,解决了村里中老年妇女劳动力就业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仅反季节蔬菜一项,每年可为村民增收近12万余元。
村党支部书记杨舍宝(左)与村民交谈
来料加工企业
村办工厂 创业富民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时任下杨一村党支部书记的杨舍宝,便带着村民们办起了村砖瓦厂、茶厂、锯板厂、加工厂,村民们通过进厂打工,收入上了几个台阶。近年来,下杨一村党支部与时俱进,对村里的骨干企业砖瓦厂进行了技改,引进了新的机器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适应了市场需求,砖瓦厂的年承包收入从原来的8万元增加到32万元。同时,下杨一村还大力发展来料加工,引进来料加工点4家,解决了80余人就业问题,每年增加工资收入70余万元。此外,村里还投资28万元,建设了标准厂房用于出租,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有了村办企业作为后盾,下杨一村集体经济收入逐年稳步提高。目前,下杨一村已有私营企业4家,不仅中青年劳动力实现了“出家门就上班”,老人们也不闲着。去年,村集体年收入达到了43万多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5153元。
下杨一村还重视老人和教育工作,从1996年开始,连续13年对全村70岁以上老人分年龄段每月分别发放20元、25元、30元的生活费。近几年来,村里每年拿出3.6万余元,对全村村民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进行投保,考上武义一中和本科以上大学的学生,村里还分别奖励100元、500元。
村庄整治 美化家园
钱袋子鼓起来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下杨一村把精力转到了美化家园上。近年来,在投资24万元进行全村道路硬化的基础上,又投资3万元安装了路灯,村民晚上出门再也不用摸黑了。2006年,下杨一村开展了生态村建设,投资70多万元,建起了3座生态公厕、2处污水处理池、12处垃圾池、20只移动垃圾箱、75处人工湿地、1处垃圾分拣场,埋设了9600多米排污管网。同时,建立了保护环境的相关制度,安排4名清洁工每天清扫、清运垃圾,村庄环境卫生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同时也让村民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2007年,下杨一村被列为县村庄重点整治村,总投资210万元,实施了五化工程,出资4.3万元,拓宽新建长2400米、宽6米的进村公路2条,村内道路硬化7500平方米,完成了外墙粉刷,修建了休闲公园,购置了健身器材,现各项工程已基本完工,即将进行验收。新农村建设,大大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陶峰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