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改革开放三十年成就之一
□ 徐杰舜 林敏霞
武义一千三百多年的建制史,反映了武义的生态环境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过程中的兴衰变化过程,可以说是一部人口与环境互动的历史,也是一部武义生态变迁的历史。
历史上,武义曾经一度是一片“高山放野火,丘陵不毛地”的景象。如今,时空转换,武义呈现出了“碧水绕青山,茶果香四飘”迷人气息。从北到南,一路上群山延绵秀美,绿水清澈,一切都明媚而旖旎,仿佛就是一个绿色构筑的世界。改革开放以来,武义的生态是怎么从一个失衡状态重新回到了平衡?为什么能在工业化的情况下,却能保持和建设如此美丽的生态家园?
一、生态衰退:人口的压力与技术的不足
据《武义县志》记载,宋以前武义的人口已经无可考察,武义和宣平的旧志里面只记载了武义从宋以来、宣平从清以来的人口变动情况。宋时武义人丁为两三万左右,历经了元、明朝,一直到清朝初期,武义(清朝开始,武义和宣平人口加在一起)的人口都未有突破过七万。及至清康熙、雍正年间,由于采取了“轻徭赋与民休息”、“招集流民奖励垦殖”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等政策,大大促进了人口的增长。此后,武义、宣平人口激增,从雍正九年(1731)到宣统二年(1910)年,武义的人口数从15308人迅速达到155329人。短短179年间,人口数量增加了数倍之多。
人口的积聚膨胀,导致平原人满为患,大量人口涌进山区,刀耕火种,吃山用山,时日一久,原始森林植被被破坏殆尽,武义历史上第一次遭遇了生态失衡。关于武义此段时期生态的情况,包括《宣平县志》在内的相关史志以及民间的口述都有所涉及。康乾时期,伴随人口积聚增长而进入浙江的粮食作物是玉米和番薯,因其“不烦灌溉,不忧旱涝,不计土之肥绕”而“山民多种以济粮食”。然而,“陡绝高崖,皆可栽种”的结果却是严重的。《宣平县志》记载了大面积栽种玉米之后武义生态被破坏的情况:“山中种此,即土松石出,每逢大雨,山石随势下坍,溪涧填寓,宣(平)自嘉庆五年大水,溪潭患砂石堆积,水不能蓄,即是之故,然山种苞芦(注:即为玉米)十年必败,并不可栽竹木,利尽而害随至矣。”
从民国开始到解放前这段时间里面,武义的农业生产机具、技术都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还是属于传统的刀耕火种;解放后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 虽然在引进推广改良农具和现代农业机械上有所努力,但是粮食的生产并没有得到质的飞跃。与此同时,武义的人口却依然在急剧增加。1957年武义和宣平人口合计为212586人,到1986年为31.05万人。人地的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高山放野火,丘陵不毛地”的景象依旧存在。
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的压力,导致民国以来一直到解放后八十年代初期,都存在着和清代以来相似的情况。
因此,自清康熙雍正到解放后的八十年代,在生产技术没有突破的情况下,“人地之争”就造成了生态的逐步衰退。
二、生态复兴:生存技术的发展
历史发展到今天,武义的生态又开始复兴,而且发展的态势非常良好。这里有两个因素在起作用。第一当数生产技术的提高和进步,它是人们减少对山地森林生态资源破坏最自然的动力。五六十岁的武义人所经历的几件大事就能反映出这种变化:
“……从省柴灶的推广到煤、电、煤气的普遍使用,柴木逐步退出生活燃料的行列;双季稻尤其是杂交稻的大面积推广,水田所产稻谷足以养活数倍于康乾的人口,玉米、番薯退出主粮;全民计划生育,实现了人口与资源的协调增长;钢、铝、水泥的广泛应用,使得木材失去了在民用建筑中的重要地位;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民致富的目光从青山转移到工厂、城镇;殡葬改革使每个逝者保护了半个立方米树木的生存权利;陆陆续续的下乡脱贫终于使山山沟沟安静下来——大山、小丘先后进入了休养生息……”
于是,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才开始成为可能。从80年代之后,由于煤、电、煤气等使用以及水稻产量的提高,柴木开始退出被作为生活燃料的历史,而玉米和番薯也不在被作为主粮耕种。修复和建设被破坏的林业生态的时机已经到来。技术的进步解决了长时间以来武义的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紧张,为生态的恢复奠定了基础。
但是,单纯工业化带来技术的跟进和提高,而缺乏有关人与自然关系上合理的制度安排,人类会比历史上任何时候对生态的破坏都来得严重。武义在工业化发展的同时,非但没有像历史上众多的城市一样,在生态上有着过多的牺牲和破坏,反而通过制度上的合理安排,使得生态和经济得到和谐的发展。武义县实施的“生态立县”战略就是这一制度安排的最主要的体现,它力图把技术对资源的利用控制在生态系统平衡范围之内,其所发展的生态林业、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人居、生态文化是构筑整个生态家园的系统图。
武义从1985年开始进行改善生态发展的工作。二十多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武义把致力建设生态县、打造绿色武义作为全县国土绿化工作的重点和目标,不断提升整体绿化水平。根据武义县林业局目前正在编撰中的新县志的林业志部分的统计数据,从1986年开始,武义全面建设杉木速丰林基地,进行乡村林场大规模造林;1992年开始荒山消灭战;1993年提出“树立大林业观念,调整林种结构,发展名、特、优经济林”;1995年—1998年实施“森林资源发展与保护项目”世界银行贷款造林,“四个一百万亩”工程建设;2002年开始围绕“生态立县”这一主线,突出林业生态与林业产业两大体系建设、林业分类经营,实施“武义县防护林工程国债项目”、“阔叶林发展工程”、“生物防火带建设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绿色通道建设工程”以及“笋竹两用林、花卉苗木产业带建设”、“兴林富民工程”、“村庄绿化工程”等。到2005年底止,全县共造林161.65万亩,义务植树1940.09万株,使武义的绿化不但从量上得到了重大发展,而且在质上发生了重大飞跃,取得了重大突破。县林业用地面积175.7万亩,林木总蓄积202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由1985年59.8%上升到2005年的70.8%,城区公共绿地面积45公顷,人均公共绿地8.7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5.7%,绿地率增加到25.8%。2006年4月,武义县人民政府被全国绿化委员会、人事部、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称号。如此高的林木覆盖率以及丰富林木品种,为武义整体生态家园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武义县委、县政府结合武义退耕还林的实际,一方面抓好下山迁移村原址退耕还林,另一方面着力实施本县范围内44省道两侧的退耕还林,现累计完成下山迁移村原址退耕还林8000亩,完成本县范围内44省道两侧的退耕还林4500余亩。这在武义乃至全国都是富有创新意义的举措。
在工业发展上,武义无疑更加注重生态性。在访谈中,我们常常为当中一些智慧的做法所感动:
“我们的工业开发,基本上是在保护原有地貌基础上的,山、河流我们都不去破坏它们。要尽量保护好原状。因为生态是基础,如果破坏了,以后永远都弥补不了。所以我们在工业建设时就是能够保持原状的,就尽量保持。这就是我们第一个要做到的。”
“第二个就是在我们工业区内,禁止进入污染企业。我们建立工业园区后,就强调不能只求效益不讲环境,不然的话,就会影响到我们整体的投资环境。最典型的就是我们拒绝了温州的一批企业。这批企业大概有五十多家,是制皮革的。当时温州为了减少污染,提高城市的空气质量,想把这批企业整体搬迁到武义来,建立一个温州工业城。当时提出的五十家企业规划用地是四千亩,年产值是20个亿,税收是八千万。但是考虑到武义环境,考虑到我们提出的生态立县战略,我们就拒绝了。”
“第三个就是我们提出要建设‘花园式的工厂’。这是2001年提出的,那时我们要求每个工厂先规划,后建设,因为我们考虑到企业也是一个小社会,它有个好的环境,对企业各方面都好。如 ‘正点’20万亩的用地,有2万多平方米的绿化面积,像个小公园,很漂亮。2002年至今,全县已有30多家企业荣获县‘花园式企业’称号。”
一句话,越环保,企业发展就越健康,这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使得武义的工业和生态环境能真正取得平衡和谐的发展,也为武义生态家园的建设解决了后顾之忧。除了上述三个方面,武义在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城镇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态安全、生态文化等方面进行了配套的规划和建设。
此外,生态家园的建设最后还要落脚到生态人居上。武义自古便有像俞源和郭洞这样的生态人居的典范,现在,为了建设一个真正全面的生态人居的武义,武义以城和乡为目标,开展城乡绿化一体化活动。县城已经初步形成了“三山立城中,三水穿城过”的精品生态城的面貌;农村在省级生态县和村庄整治的建设过程中,整个人居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到2005年,武义县被评为市级生态建设先进单位,12个乡镇通过市级生态乡镇验收,大溪口乡通过了省级生态乡镇验收,58个村被命名为县级生态村。
三、生态立县:发展战略的制度确立
改革开放以来,武义的生态已经发生了一次转折性的变化,从原来的失衡到现在重新回到平衡,一个生态家园的图像开始展现出来。这个过程是一个从小溪逐渐汇集成河流的过程,尔后再形成了一个统一的系统的安排。这个安排,可以用“生态立县”战略来概括:一方面,它的提出是武义生态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它一经提出,便又使武义的整个生态建设成系统科学的发展和安排。
从建国以来,一直到改革开放的中期,武义都是一个相对欠发达的县。作为一个后发县,往往为了寻求发展、迎头赶上,而在战略上偏重发展工业,把经济增长作为惟一的目标,片面重视经济GDP的增长。然而,武义近些年来借助“洼地效应”迅速崛起的过程中,却不急不躁,把“生态立县”和“工业强县”、“开放兴县”并列为三大发展战略来考虑,在工业化起步阶段,就力图突破过去老旧的“先发展,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努力达到在经济发展进步的同时,保持或者建设更好的环境,走环境和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这一发展战略正是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立基之举,是时代赋予当今的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是区别于已往的乡村建设的一个最大要素之一。
除了上述“他山之石”的经验所得以及新时代所赋予的新乡村建设的要求之外,武义提出“生态立县”战略还有其自身的基础。首先一点就是武义县的后发优势。武义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初期,经济发展对于环境的影响不是很大。武义境内大部分地区都保持比较好的生态面貌。其次,就武义本身的生态资源的质量而言,武义走“生态立县”道路亦是明智之举。
因此,武义县委、县政府根据本县的环境资源等的情况,不失时机,于“十五”计划之初提出了“生态立县”发展战略。诚如武义县林业局负责人所言:“生态是资源,生态是优势,生态是形象,生态是商品,生态是品牌,生态是市场,生态是文化。建设生态县,打造绿色武义,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采取新举措,开创新局面。” “生态立县”战略的确立,是武义生态家园建设重要举措,也是武义在处理人类社会与环境资源的关系在制度上的合理安排。
四、绿色家园: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武义的绿色家园的建设经验颠覆了长期以来“先发展,后治理”发展模式。它提供给研究者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正面的案例:即主动去涵养之、建设之,而后合理索取之,人与自然在相互依存给予的过程中,共生共荣,而达到和谐与平衡的生存状态,这正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之一。我们看到,在武义,生态的因素被放到了非常高的地位。无论发展哪一类的经济,武义总是把生态成本计算在内。不仅直接发展林业以总体提高生态水平,同时在发展农业、工业的时候能从宏观的规划到微观的技术、程序等方面都尽可能提高生态效益,尽量做到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破坏生态;不仅在产业选择上选择诸如旅游业发展经济,同时还利用发展旅游业来促进生态环境的优化;不仅生态的人居作为追求的目标,还承上启下,传承和发扬生态文化。在所有林业、农业、工业、旅游、人居的发展建设过程中都注重了生态的保护和建设。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人类学视野中的绿色家园就是一种永续发展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模式,武义以其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立县”发展战略为人类学家眼中永续发展的生态理想作了一个良好的注释,也为我们展示了武义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伟大成就。
张氏包装厂区绿化 徐桂兰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