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改革开放三十年成就之二
□ 徐杰舜 罗彩娟
现代化作业的农田
民以食为天,农业发展是人与自然协调的基础。武义自改革开放以来,从人与自然的协调出发,大力发展区域特色农业,铸造了以杂交稻和有机茶为代表的包括优质水果、花卉苗木、食用菌、蔬菜和畜牧业在内的规模化、区域化特色农业产业带,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大幅度增长,充分展示了武义农民生存的智慧。
一、杂交稻:与袁隆平合作发展的特色农业
武义是个产粮大县,是全国杂交早稻示范县。优越的自然环境与境内明显的大陆气候,使武义具备生产保健、安全、优质大米的自然条件。武义的杂交稻品种在水稻种植中占绝大部分。同时,武义县积极推进农田治理工作,目前已基本形成田成网的标准化农田,在水稻种植的作业上大量采用机械化作业,因此,武义杂交稻已成为优质、高产、高效的现代农业产业。
1.品种革新:发展杂交水稻的三部曲
品种对水稻产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国前,水稻品种以农家品种为主。建国后,政府非常重视推广水稻良种。与常规稻相比,杂交稻最明显的特点是它的产量潜力大,抗病虫害的能力强,植株比较高大,根系发达。因此,武义县领导从20世纪80年代,就积极争取袁隆平院士和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紧跟现代科技水平,大力引进推广杂交水稻,对县内粮食生产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武义的水稻品种从常规品种发展到以杂交水稻品种为主,而杂交水稻又从最初的三系杂交稻,发展到引进推广两系杂交稻,再到目前大规模推广种植的超级杂交稻,使武义的粮食生产在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的情况下,水稻的产量却稳步增高,既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又确保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武义杂交稻发展的第一步是1976年开始引进了三系杂交稻。80年代以前,武义早稻生产“稳而不高”,亩产一直徘徊在200—300公斤之间,1983年后杂交早稻逐步推广,经过了试种示范、推广普及、稳定提高三个阶段的发展。1989年武义被列入长江流域五省一市杂交早稻示范基地县。
第二步是1997年开始引进了两系杂交稻。1997年,从中国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引进香两68等组合进行试种,进一步优化早稻品种结构。同年,全国在武义召开两系法优质杂交早稻示范现场会。
第三步是引进超级杂交稻。2001年武义大面积示范推广部颁二级优质米的晚稻超级稻组合面积达3.5万亩,占晚稻面积的21.2%。2004年,武义县被列为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超级稻示范基地,引进了两系超级稻P88S/0293等新组合进行试种,该组合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袁隆平院士为实现农业部二期目标产量(800公斤/亩)而选育的苗头组合。2005年,武义县示范面积达5000亩左右,在18个乡镇、街道建立了连片示范方24个。
杂交稻的引入和推广给武义水稻生产注入了新鲜的血液。2005年,武义县粮食生产实现了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粮食单产“三增”。
2.农田整治:路成行,渠成网
为了增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改善生产环境,实现现代化农业,确保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20世纪90年代开始,武义就着力于农田整治工程,进行中低产田改造。
1996年10月武义制定了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以提高组织化程度为基础,推进农业社会服务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以综合开发为载体,促进农、牧、副、渔的协调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实现农田设施标准化、生产操作机械化、农业技术科学化、生产经营集约化、生产服务社会化的目标。把园区建成“田成方,渠成网,林成行,路相通,机配套,环境美”的园田化格局,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的样板和农村小康的典范。
1996年10月,武义县确定王宅镇郭浦朱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实施区。郭浦朱村地处王宅镇横鹭畈,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较平坦,全村有耕地1360亩,茶叶、果树等经济作物960亩,总人口983人,交通便利。园区建设前,畈内田块零乱,土堆坟墓依存,农业基础设施差和农业科学技术普及率低,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全年粮食亩产在650公斤以下,农民人均收入不到2000元。
王宅镇郭浦朱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总投资299.56万元,通过1997、1998两年的建设,建成的水利工程项目有:浇筑“U”型灌溉渠道10.3公里,块石干彻排水渠19.2公里,建设桥、涵、闸、渡槽等渠系建筑物126座(处)。农业工程项目有:建设机耕路15公里,平整土地1100亩,搬迁土墩(堆)12处,建成长65米、宽20.5米、每块面积为2亩的标准农田。基本达到了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农田标准化;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实现了布局区域化;全面推广新技术,实现了农艺规范化;农民文化知识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显著增加。
1999年粮食年亩产达1013公斤,比改造前亩增加360公斤。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970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1998年2月被列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除了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武义还先后开展了农业综合开发、粮食自给工程、商品粮基地建设、土地整理等农田整治项目建设。目前武义除了高山上的农田外,平原上的农田基本都已进行整治。全县经过整理的土地面积达24万亩,建成了17万亩“田成方、渠成网、路相连、灌得进、排得出”、有利于现代化作业的标准农田。
农田整治对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起着极大的作用,由于建设了“田成方、渠成网、路相连、灌得进、排得出”的现代农田,武义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水稻的生产和管理走上了现代化作业道路,促使武义的杂交稻更快步入了优质、高产、高效的现代农业产业行列。
二、有机茶与品牌整合:产业化的特色农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饮品的消费需求日益注重优质、卫生和安全。武义从1995年开始开发有机茶以来,成绩斐然,获得了“中国有机茶之乡”的荣誉称号,形成了享誉国内外的农业特色产业。
1.有机茶业成绩斐然
武义产茶历史悠久,早在民国时期,武义的茶叶就已经小有名气,民国21年(1932年)省农产品展览会上,武义鸿源协的茶叶获乙等奖。相对来说,有机茶的开发历史只有短短十多年而已。然而,在这并不太长的发展历史中,武义有机茶已经取得非凡的业绩。
20世纪90年代初,县政府提出了发展绿色农业的建议,对全县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重要来源的茶叶生产,制订了“抓好名优茶,开发有机茶,带动无公害茶”的茶叶生产工作思路,作为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的重要措施。经过政府支持,企业和农民的努力,武义有机茶日益发展壮大,享誉海内外。目前全县有茶园11.2万亩,有茶叶生产规模企业25家,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全县有7万余亩茶园以龙头企业与茶农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经营。2005年茶叶产量7100吨,产值2.28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2300吨,产值1.84亿元。面积、产量、产值均居金华市首位。有机茶颁证面积2.1万亩,产量850吨,产值6000万元,有机茶颁证面积占浙江省20%,为全国十分之一。茶叶产业已成为武义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武义有机茶还获得了许多荣誉,2005年,武义县被评为全国三绿工程茶叶示范县、浙江省十大旅游名茶和茶文化休闲观光基地。
2.品牌整合香了武义茶
1994年,武义茶人传承传统精华,博采众长,创新工艺,一下子出现了金山翠剑、郁清香等17个茶叶品牌。然而,17个茶叶品牌单打独斗,各自为战。因这些企业生产规模相对偏小,市场开拓能力有限,部分企业主只得盯牢本地消费者。在有限的市场空间进行无序的压价竞争,不仅不利于各家企业做大,也阻碍了武义茶叶整个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茶农收入的提高。
武义茶叶发展遇到了品牌发展的瓶颈。怎样实现茶叶品牌突破?经过反复调研,县政府做出了整合茶叶品牌的决定,全县名茶统一打“武阳春雨”牌,让更多企业共享这一优势资源,让茶农得更多实惠。
2004年,浙江省评选全省十大名茶。经过层层筛选,在与全省38个县市近40个名茶品牌的激烈角逐中,“武阳春雨”茶脱颖而出,荣登“浙江省十大名茶”之列。借获“浙江十大名茶”之机,武义迅速作出了加大品牌整合力度的决策,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升茶叶品牌竞争力,让武义茶叶彻底走出“小市场”,全力开拓“大市场”。
在武义县,不只是杂交稻、有机茶已经形成产业化经营模式,其他一些农作物也已经发展成为各具规模的产业带。如蜜梨产业带、高山蔬菜产业带、畜禽产业带、食用菌产业带、花卉苗木产业带、蚕桑产业带、宣莲产业带等。这些产业带在发展过程中各具特色。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因地制宜地在某个地方大规模种植某种作物,形成一个个产业带模式。这些特色农业产业带构建了武义特色农业的多样化特点。
三、特色农业的人类生存策略意义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为特点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加剧,自然资源日益萎缩。面对这些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人类生存正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威胁,我们是继续向自然伸手摄取资源,吃子孙后代的“饭”,还是寻找出一条既有利于人类发展又保护环境的永续发展的道路?诚然,后者是我们需要努力追求的目标。武义特色农业的发展体现了武义人的生存智慧,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1.特色农业多样性:人类生存的生态平衡基础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人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人类学家李亦园把人类与环境的这种互动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即采集狩猎阶段、产食革命阶段和工业革命阶段。农业的生产,实际上相当程度地改变那个地区的生态。众所周知,在同一个地区种植多种作物,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才能避免环境遭受破坏的悲剧。在农业生产方面,我们就要致力于解决生态平衡与农业发展的关系问题,武义特色农业的发展真正做到了这一点,他们从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优势出发,因地制宜地发展最适合当地生产的农业产业,从而避免了改变生态系统的不良后果。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保持了县域的生态平衡发展格局。
2.有机农业:人类生存的安全保证
农药、化肥等对环境保护、人类的健康,以及人类的永续发展的影响日益突出。如何解决增长极限问题,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探讨,从而寻找一条有效的解决途径。武义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发展出了以有机茶为代表的有机农业产业。有机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农药、化肥、除草剂、合成色素、添加剂、防腐剂、生长素等人工合成物质,既保证了茶叶的质量问题,保证了消费者的安全,又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更难能可贵的是,有机茶以其自身优势打入市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事实证明,以有机茶为代表的有机农业产业是解决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从而使农业生产增长打破极限,进入更广阔的前景。发展有机农业是一条值得探索的人类生存的途径。
3.靠山“吃山”:人类生存的明智策略
不同的族群因自然环境不同而积累出不同的生存策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许多依山傍水的族群赖以生存的模式。如游耕民族――瑶族迫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为了生存,形成了刀耕火种,吃了一山过一山的生计策略。由于高山的自然资源比较贫乏,许多山民以靠山吃山的生存方式,大量采伐山上林木,追捕猎杀山上的野生动物,从而破坏了山区的自然生态环境,致使发生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损失。
武义县是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地区,尽管政府采用下山脱贫的方式,转移了大量山区人民到平原生存发展,但是还有不少农民仍然居住在高山上。在政府的指导下,山区人民走出了一条与别的地方不同的靠山“吃山”的生存方式,即住在山上的人们依靠高山,利用高山的自然环境优势,发展高山蔬菜产业带、笋竹两用林产业带、有机茶茶园等农业和经济作物。如此一来,他们既发展了经济又保护了环境,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靠山“吃山”。武义的山区经济种植结构给我们提供另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策略。
武义发展有机农业和靠山“吃山”,是武义特色农业的亮点,是武义人们在改革开放中处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上的有益经验,是人类生存方式的有益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