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砌石为墩、架木为梁,始建于南宋开僖年间,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
它,多灾多难,曾8次毁于水火,也曾遭受兵祸,但却在社会各界的倾情帮助下,屡毁屡建,至今仍然巍巍耸立,横跨熟溪;
它,就是熟溪桥,一个八百余年迎来朝霞,送走落日,无言述说武义历史、风物的历史见证,更是一座汇聚着宋朝石主簿以来无数武义人的情愫,永远生长在武义人民心间的桥。
南宋开禧三年(1207),武义县主簿石宗玉掀开了架桥历史的序幕。为免除百姓涉水过河之苦,石公献薪俸,筹款项,在县城来远门(即大南门)外的河滩上,建起了一座木桥。百姓感恩石宗玉主簿,尊称该桥为“石公桥”,后改名熟溪桥。
熟溪桥是目前现存的古代桥梁中保存得较为完好的一座,一直以来备受推崇。《中国名胜辞典》、《中国桥梁史》等均有记载。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桥梁史话》,刊登它的照片,并介绍其特色;《光明日报》在报头《伟大的祖国》栏目中,刊出它的雄姿,并称之为“我国现存古代桥梁建筑中的珍品”;香港《大公报》也在显著版面亮其尊相,称其为“汤恩伯家乡浙江省武义县的古代木桥,构造别致……”
砌石为墩、架木为梁的熟溪桥像一首凝固的赞美诗,承载着武义的历史和风物,却命运多舛。据史籍记载,在建国前的300多年中,它先后5次毁于水,3次毁于火,还有一次遭受兵祸。幸亏有许多为民造福的县官、名流和社会各界,为多灾多难的古桥尽心倾囊,源溯石公的熟溪桥屡毁屡修,且越修越好。
2000年6月23日,一场千年不遇的特大暴雨袭击了武义,河水犹如脱缰的野马,疯狂地冲击着古廊桥,阅尽八百年风雨的它,在洪水的肆虐中轰然倒下。全县城乡,上至耄耋老人,下至稚童学子,无不为之扼腕叹息。
县委、县政府立即全方位投入抢救修复工作。民间,一个个无私捐款的动人故事在发生。兄弟县市以及上级部门、单位,也纷纷相助。一笔笔捐款,凝聚着一个共同的心愿——让熟溪桥早日再现英姿!
经过8个月精心复原,熟溪桥巍然重现。2001年5月28日,又成为写进武义历史的一个重要日子。这一天,熟溪两岸人山人海,所有人将喜悦的目光注视着劫难后重现的“彩虹”,他们的心像熟溪的浪花一样欢快地跃动。
熟溪桥断而复生,再一次显示了武义人珍视优良传统的精神世界,印证了武义文化生命力的顽强与坚韧。而看似平凡的古桥,犹如中华民族数百年历史的缩影,尽管多灾多难,却不屈不挠,终于更雄健地屹立于世。 (王国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