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吃”一吨 保洁十六村
武义新闻网讯(特约通讯员 徐亮 )位于青山深处的垃圾焚烧炉,外形普通得连路过的行人都很少会加以关注,小烟囱里冒出的青烟和农户家里的炊烟并无二致。坦洪乡自去年9月底实行垃圾集中焚烧处理以来,这座隐身于“野”的焚烧炉,日均焚烧垃圾一吨,为改善全乡16个村的卫生环境立下了汗马功劳。
坦洪乡因地处钱塘江和瓯江分水岭,山高路陡坑深,村落居住分散,从海拔最高的上周村到海拔最低的阳坑塘村,垂直落差近400米。随着生活条件的好转,各村生活垃圾增多,但大多数村庄把垃圾倾倒在村前的溪坑里随水漂流,越到下游,垃圾污染越严重。为改变 “臭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农村面貌,2008年坦洪乡政府投入80余万元对全乡16个村进行了卫生整治,在各村建设了垃圾收集房,并建设了箱式砖混结构垃圾池170个,购置投放了500升容量垃圾桶(箱)350只。在卫生整治行动中,清除露天粪缸180多口,清理垃圾350余吨。2008年9月底垃圾集中处理焚烧炉建设完工,10月中旬完成了垃圾集中处理承运和焚烧的招投标工作。
承担垃圾集中处理和焚烧工作的陈云法告诉笔者,刚开始的时候,因为陈年垃圾较多,他每天都要开着拖拉机到各村的垃圾房收集垃圾再运到焚烧场地焚烧。由于各村落实了长效卫生保洁机制,一段时间以后,需要清运的垃圾渐渐少了,现在只需每隔两三天清运一次就行了。垃圾焚烧量也从刚开始时的每天烧两吨,到现在每天稳定在一吨左右。
说起焚烧炉的好处,陈云法赞不绝口:原以为烧垃圾会很臭,其实农村大多是生活垃圾,只要清运及时,焚烧及时,未腐化的垃圾没有什么异味,也比较容易焚烧。垃圾焚烧后的灰渣一个月大约有拖拉机一车左右,除大部分被农户拉去当有机肥外,剩余的极少部分就拉去填埋场处理了。笔者在垃圾焚烧炉场地看到,青山掩映、田园如画、绿水环绕、袅袅青烟,完全是一派农村田园风光。
如今的坦洪乡山村,天上白鹭飞翔,村旁溪水游鱼欢跃,村口古树掩映和村前村后的山林是天然氧吧。走在整洁的村道上,小孩欢笑,老人悠闲,浑身舒坦。
图为垃圾焚烧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