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克难攻坚系列报道之七
□ 本报记者 陶峰松
“在政府的引导下, 我们公司开展精益化生产,抓好成本、财务管理,全方位、多角度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使企业渡过了难关。”日前,浙江宏力工具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沧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浙江宏力工具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游艇拖车配件、船用千斤顶、便携式篮球架等系列产品的外向型企业,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原材料价格高价位运行。面对难关,宏力公司通过推行精益化生产管理,建立起简约化、规范化、精细化、高效化的企业管理新模式。库存从原来的1800多万元降至 650万元,生产周期从原来的45—60天缩短至10—15天,生产用房由原来的20000平方米压缩到11400平方米。由于库存降低,生产周期减短,资金占用和各种浪费减少,企业利润增加。
宏力公司是当前我县工业企业深化企业精细化管理,完善企业制度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我县以“企业服务年”活动为抓手,通过“调政策、抓投入、促转型、拓市场、优服务”五措并举,引导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帮助企业化“危”为“机”。
企业要转型,生产管理模式至关重要。今年3月份,县青年企业家协会和电动工具行业协会联合举办企业精益生产管理现场交流会,将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介绍给我县工业企业。精益生产,这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位国际汽车计划组织的专家对日本“丰田JIT生产方式”的赞誉。少而精,不投入多余的生产要素,只是在适当的时间生产必要数量的市场急需产品,所有经营活动都要有益有效,具有经济性。它既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生产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企业管理和运营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生产方式,又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这是当前工业界最佳的一种生产组织体系和方式。交流会上,企业家们观看了幻灯片并参观了工厂车间,通过新、旧管理模式的对比,深入了解了精益生产管理的特点。“实施精益管理,就是决心追求完美的历程,也是追求卓越的过程。”宏力公司董事长林沧泽深有感触地说。
企业制度要完善,企业主和员工要先转型。今年以来,我县出钱为企业主和员工“充电”,高薪请来台湾健峰企业管理培训学校老师,为200多家企业负责人授课,帮助企业主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县人劳社保局等单位还分行业分岗位对企业员工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浙江武精机器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矿山机械的企业,公司去年经历了双重的考验。上半年,受人民币升值、原材料飞涨影响,生产成本大幅提高,企业效益下滑;下半年,受金融危机冲击,国外订单骤减,价格一降再降,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今年,武精公司双管齐下,对70多名班组长以上干部进行脱产培训,并重点拓展了中东市场。企业很快走出了困境,前两个月实现产值2375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