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克难攻坚系列报道之九
□ 本报记者 徐上
“打起竹板唱泉溪,泉溪的变化说不尽;大棚蔬菜四季鲜,供应城市和农村;座座工厂拔地起,产品源源运各地;家庭工业有气色,家家户户喜盈盈……”这是我县泉溪镇文艺演出队表演的群口快板的片段。近年来,泉溪镇成立了文艺演出队,农闲时节、节庆假日,他们带着自编自导的节目在城乡“巡回演出”,所到之处深受群众的欢迎。参加演出的李大姐乐呵呵地说:“如今人们生活富裕了,城里人追求幸福指数,咱农村人也不甘落后,敢上舞台了。”这是我县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缩影。
今年上半年,县委、县政府凸显“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更加重视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全县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武川大地呈现和谐的喜人局面。
着力改善民生问题,十件民生实事有序推进。上半年,我县首家迁建的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茭道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楼竣工并投入使用,使周边12个村、1个社区的1.45万人口的医疗条件有了显著改善。记者看到,近1600平方米的门诊大楼宽敞、明亮、洁净,输液室内,病人坐在舒适的座椅上一边输液,一边看电视。一位来自东莹社区的胡姓患者告诉记者,这里看病十分方便,特别是药价很便宜,服务态度又好,现在的就医环境变得跟县城医院都差不多了,一般的毛病根本不用再往县城跑了。据悉,目前我县已有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36家,计划到明年年底,在全县形成19家乡镇(街道)卫生服务中心、63家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合理布局,构建“20分钟医疗圈”。据了解,构建“20分钟医疗圈”是我县十件民生实事中的其中一件。
今年,我县财政将为各类民生事业预算投入资金5.5亿元,占全年一般预算支出的67%左右。
在促进就业方面,我县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援助制度,鼓励失业人员和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全县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200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009人(全年目标11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以内。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440人。
此外,三中迁建二期、五中扩建二期、民工子弟学校等工程进展顺利。公共卫生三级管理网络进一步完善,县第二人民医院迁建工程门诊医技楼结顶,妇保院、计生指导站选址已定,正在开展前期工作。3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站舍正在建设中,120个文化低保村添置了文化器材,全面完成农村有线调频广播村村响工程。
下半年,我县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基础,稳步推进十件民生实事,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继续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全面推行药品降价惠民行动、着力构建“20分钟医疗圈”等,大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抓好“平安武义”建设,不断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