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流淌的熟溪河上,横跨着历经800年沧桑岁月,充满江南灵秀的古廊桥——熟溪桥。她以其诗画一般的美丽成为武义的象征和家乡人民的骄傲。许许多多的武义人一直把对熟溪桥的爱恋藏在心里,而对于涂志刚老人来说,更是如此,可以说他对熟溪桥的爱已经融进了老人自己的血液里。
如今,年过七旬的涂志刚老人仍然活跃在文物管理战线上。对于熟溪桥这样的省级文保单位,涂志刚倾注了大量的心血。1986年熟溪桥重大维修,涂志刚作为主要负责人,担当修桥办公室主任的重任。回忆当年,涂志刚还是心有感慨。
涂志刚回忆说,1984年,时任武义县县长的李成昌经现场勘查提出对熟溪桥进行维修。“当时熟溪桥已经比较破烂,很多木板已经被白蚁蛀蚀,李成昌县长非常重视文物保护工作,当时我县经济很落后,县财政非常困难,而维修熟溪桥又需要大量的经费,当时我们自己是不敢提维修的事情的,幸好领导的重视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当时在文管会工作的涂志刚说。
因经费不足,1984年3月20日,县城建局和文管会派人去省里申请修桥经费。同年8月,省文物局领导来武义实地考察情况,12月,省文物局第一次下拨熟溪桥维修经费5万元。“当时省文物局领导认为熟溪桥是现存最早的古廊桥,在桥梁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熟溪桥的重修也很支持,这让我们更觉得应该把熟溪桥修好。”涂志刚说。1985年2月,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李成昌为主任的熟溪桥修建工程委员会,具体工作由文化局和建设局组织实施。同年3月30日,金华地区文管会黄青同志受省考古所委托,前来测绘熟溪桥以便完成设计修复图纸,并根据群众意见和文物局批准,恢复桥中楼阁和每间设花隔窗,在桥廊柱上增添众多著名书法家书写的匾额和楹联,并在南北桥头增设石狮一对。同年12月28日,县政府下发了《关于设立熟溪桥工程委员会办公室的通知》,委任涂志刚为办公室主任,负责熟溪桥维修的具体事宜。
1986年2月,省文物局第二次下拨熟溪桥维修经费5万元,6月又增拨经费10万元。涂志刚对维修经费至今心里还有感慨,“省文物局也看到我县作为一个贫困县却对文物保护工作相当重视,对文保工作很支持,就维修熟溪桥,先后数次共拨款29万元,这在当时可是不小的数字。另外县政府在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也拨款10万元,当时到位资金共计39万元。有了省文物局和县委县政府的极大支持,资金才能顺利到位,修复工作顺利开展。”
当时省市专家经过商讨,坚持修旧如旧,保留原先的桥墩,延续文物古迹的传承性。1986年11月2日,熟溪桥木结构工程开工,落架大修。
当时作为修桥办公室主任的涂志刚可以说是全权负责熟溪桥的维修工作,包括人员组织和备料等等。“当时所有的建筑材料包括木头、钢筋、水泥上级都有计划指标,在指标范围内的采购价格会便宜一些,省文物局给予很大支持,给了我们更多的指标,保证了我们的原料供应。”涂志刚说,“当时为了维修进展顺利,我专门雇了几个退休干部来帮助维修熟溪桥,这里面包括水利工程师、老木工、信用社主任、供销社会计和搞文字工作的老师,可以说是汇集了各方面的人才。”
在工程承包时,涂志刚选择的是包清工,而材料全部自己负责采购,这样一来可以节省开支,二来可以保证原料的质地,因为熟溪桥的用料质地是不能随意改变的。在维修过程中,省市文物部门专家多次来检查维修工程质量。1987年9月22日,熟溪桥维修竣工验收会举行,修桥办公室主任涂志刚汇报了维修情况。整个熟溪桥维修从1986年10月15日动工,到1987年9月22日竣工,历时11个月零7天。在修桥委员会的一致努力下,最后还节省了4万元资金,共耗资35万元。
“我还清楚地记得,1987年10月1日那天,晴空万里,县里举行熟溪桥通行剪彩荣游大会,数万名来自全县各地的老百姓都赶来参加,人山人海,场面非常壮观。能亲自参与熟溪桥的修复工作,我感到很自豪。最欣慰的是在将近一年的维修过程中没发生一起事故,没有一名员工受伤,维修工程很顺利。”涂志刚老人感慨地说道。(陶波 李滢洛 张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