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不少农民反映田间水稻矮缩丛较多,对产量有较大的影响。经实地调查,确定是水稻普通矮缩病。
其症状表现主要是:病株矮缩,分蘖增多,叶色浓绿,叶片僵硬。在叶片或叶鞘上出现与叶脉平行排列的数条乳白色虚线状条点,偶有散生不成条状的,在始病叶以下的老叶上一般不现条点病斑。如在抽穗后发病,只在剑叶及其叶鞘上表现清晰的条点病斑。病株根系发育不良,多老朽根。早期发病(苗期至分蘖期)一般不能抽穗,后期发病呈“包颈穗”或“半包穗”,穗小瘪谷多。
普通矮缩病专靠昆虫传染,主要由黑尾叶蝉传播,电光叶蝉和大斑黑尾叶蝉也能传播。
水稻对普通矮缩病的感染主要在分蘖期前,拔节期后就不易感病。在田间的主要感染期,早稻于4月中旬至5月上旬的秧田期和本田初期,由黑尾叶蝉越冬代成虫传播。晚稻的主要感染期在7月中旬到8月上旬,由第二、三代的成虫和第三代的若虫传播。因此控制水稻普通矮缩病的方法主要是做好早、晚稻秧田的黑尾叶蝉防治工作。
黑尾叶蝉的防治主要以田间防治稻虱时兼治为主,防治稻虱的噻嗪酮(扑虱灵)、吡虫啉、吡蚜酮等对黑尾叶蝉都有效。(朱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