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坦镇位于武义县城北部,辖区面积为50平方公里,辖31个行政村,2008年底人口13985人,完成工农业总产值7.89亿元,财政总收入215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73元。
履坦镇前身武北乡,武北乡成立与1949年,1950年6月撤销。1950年7月成立履坦乡和叶长乡人们政府,1952年民主建政履坦乡改为履坦镇。1956年3月叶长乡撤销其所属村划入幸福乡,1956年11月履坦镇改为履坦乡。1958年4月履坦乡撤销所属村并入幸福乡。1958年10月公社化,幸福乡撤销,建立寺后、桃溪滩、履坦三个管理区(大队),1959年寺后与履坦管理区合并称履坦管区。1961年10月建立履坦公社,管辖现在的所属各村,1983年政社分设改称为履坦乡人民政府。1987年12月又改为履坦镇人民政府,镇政府驻地履坦村。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后,寺前乡并入履坦镇,镇政府设本镇履二村。
如今的履坦镇,工业发展正在加速、增量、提质;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处处呈现出生机勃勃、万马奔腾的喜人景象,一个富饶、文明、和谐的新履坦正在崛起。
工业经济逆风飞扬
徜徉在履坦镇,一幢幢鳞次栉比的厂房、一座座整洁的村庄、一条条宽阔的马路、一处处欣欣向荣的景观,赫然间唤起观者记忆深处的感动,将新中国成立60年来履坦镇工业发展的流金岁月一一生动展现。
近几年,履坦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工业强镇与城镇建设并举,通过近5年努力,实现“工业重镇、城郊型现代农业大镇、县城城北新区”这一目标,以武义县城北拓为契机,以经营城市投资为理念,狠抓工业经济发展和旧城改造工作,经济呈现多元化超常规发展的势头,尤其是工业经济依托岗头工业功能区这一平台,实现跨越式发展,镇区面貌有了很大改观。随着温泉遂道的开通,温泉路向北延伸,明招路的建成及其它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履坦的区位优势逐步显现,履坦的投资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到履坦投资的人越来越多,发展的势头越来越迅猛。
加快转型提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摆脱经济不利影响的重要手段。履坦镇想方设法加大扶优扶强力度,引导企业不断加大技改和创新投入,注重技术引进后的消化、吸收,加快新产品开发,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档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批企业抓住生产压力较轻、技改扶持政策力度较大的时机,纷纷加大技改投入。
2009年1-8月,履坦镇共有工业企业282家,实现工业总产值4.24亿元,同比增长7.36%;全镇18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1.95亿元,同比增长19.63%;全镇实现工业税收1415万元,同比增长8.18%。在并不景气的经济形势下,履坦镇工业经济仍然实现了加速度前进。
如果说数字是枯燥的,那我们不妨把目光投向这片热土。工业功能区建设工地上热火朝天,工厂内机声隆隆。
农业生产增添活力
在工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履坦镇依托自身区位优势,围绕“求发展、保稳定、重民生”的工作主线,重视三农工作,稳定粮食生产。全镇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4000亩以上。建立超级稻示范方300亩,吨粮示范200亩,实施机插水稻1500亩。已组建完成农业专业合作社5个,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
不断推进农业标准化改造工作,至今共平整土地12000亩,提高了种植管理的效率,降低了种植成本。以调整农业结构、举办培训班等方式拓宽农民的视野,提高村民的素质。目前巳建成奶牛饲养、瓜果栽培等示范基地5个,通过基地的示范带动,全镇产业结构得到了较好的调整,水稻的种植面积逐年下降,蔬菜、瓜果、花卉、苗木等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奶牛饲养上了一定的规模,饲养量达300头,农业结构日趋合理,农业经济进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新农村建设悄然破题
一条条平整的水泥村道通向农户,一座座别致的房屋与绿树相映成辉,一个个花色斑斓的花圃点缀村庄……这些崭新的变化是多年来履坦镇村庄整治的成果。
如果说发展农村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最大保障,那么新农村建设是村民得实惠的最大体现。与众多的农村一样,过去履坦镇的村容村貌不整,自从实施了“康庄工程”、“清泉工程”、村庄整治、生态村建设之后,农民的人居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全镇31个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全镇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各行政村及工业功能区已与县城实现了饮用水、有线电视联网一体化。杨岸村和履三村还分别被评为“省级小康建设示范村” 、“市级小康建设示范村”。
科学发展成就未来
履坦镇是我县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单位,镇党委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目标,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学习实践活动。把学习实践活动与当前工作相结合、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相结合,以此来推动全镇各项工作的开展。以平安建设为载体,维护社会稳定,牢固树立“抓稳定就是抓发展,稳定是第一责任”的理念,定期分析全镇的社会稳定形势,排查不稳定因素,增强村(企)依靠自身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切实做好安全生产、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动物重大疫病的防治、消防安全、森林防火、公共卫生等安全保障工作,夯实稳定基础。同时,以转型提质为目标,提升产业水平,继续为企业“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帮助企业抓机遇、破难题、保增长、抓好粮食生产、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组建和报批等工作,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推进产业提升、打造城北新区、重振古镇雄风”为工作主线,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奋发有为,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60年的岁月悠远漫长,60年的变化不胜枚举。所有实物、数字、影像,都在诉说着无可辩驳的事实。相信在未来,履坦镇必将迎来一个全面小康、和谐富足的崭新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