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武义支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中心 | 专题新闻 | 武义政务 | 即时新闻 | 人文武义 | 中国温泉城
武川论坛 | 图片新闻 | 数字报纸 | 外媒看武义 | 在线投搞 | 浙江网闻联播
  热门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 2010专题>>寻访古村落>>寻访古村落相关报道 订阅手机报:编辑短信51发送至1065866851 电子数字报 
 

乡村存古韵 明珠放异彩

——武义县美丽乡村建设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纪实
2015年08月05日 09:02:45  武义新闻网  网友互动交流  字体:

 

 
东垄村古桥
白革村古树
坛头古民巷
陶村古祠堂
俞源古民居

 漫步武川大地,色彩斑斓的田野,如画的高山茶园,绿树掩映的村庄,似一幅幅优美的画卷缓缓铺开。

  绿水门前绕,青山村外斜。一个个风光秀丽、生机勃勃的新农村在武义的青山秀水间熠熠生辉。

  扬帆起航   规划美丽蓝图

  武义山川秀美,人杰地灵。县委县政府依托武义良好的生态环境,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定精神,审时度势,早在2003年就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截至2012年,我县农村已普遍开展了村庄整治,全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优化,农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农民得到普遍实惠,在第一个十年中,我县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得以体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加快绿色崛起,建设两美武义”的总体目标,2011年,在深入调查我县地域特色的基础上,委托浙江工业大学建筑规划设计院编制了《武义县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2013年又提出“通过5到10年左右的时间,建设15个左右美丽乡村精品村,打造5条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精品线,合理推进生态景区全域化”的工作思路,为我县美丽乡村精品创建指明了方向。

  如火如荼   打造美丽乡村

  为了加强对美丽乡村精品创建工作的领导,我县成立美丽乡村精品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美丽乡村精品创建工作专家指导组。各乡镇、村相继成立了美丽乡村精品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或工作组,主要领导任组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并指派专门人员负责精品村创建工作。

  在美丽乡村精品建设过程中,经县领导小组讨论确定的建设村需根据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规划,报县领导小组讨论研究后确定具体建设项目,委托相关设计单位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并按规定规范进行招投标。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各建设村是精品村建设项目的实施主体,相关乡镇(街道)是精品村建设项目的责任主体,各单位在项目实施中各负其责,确保工程建设质量、进度和安全。

  我县整合农办、农业、林业、水务、旅游、建设、民政等部门力量,将古村落保护和利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山区经济发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垃圾分类减量化处理、乡村旅游发展等项目全盘统筹,实行“规划一张图、资金一个盘、项目一张表”,致力于发展“乡村游”、“养生”经济,变生态优势为发展胜势,实现我县农业、农村发展的华丽转身。

  为了让老百姓“记得住乡愁”,我县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在规划设计上遵循因村制宜的原则,根据当地的资源条件,深入挖掘特色文化,因村施策;二是在建设材料的选择上遵循就地取材的原则,尽量体现乡村特色;三是在建造工艺上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延续了当地文化的传承。

  美景入画   重温儿时美梦

  我县人口最多的行政村——桃溪镇陶村,是陶渊明后裔在江南最繁盛的聚居之地,距今有近千年历史。村内现存古民居、古桥、宗祠、书院、戏台,共有89处,村边的延福寺以其 “真正的元代建筑”闻名全国。

  陶村从2013年开展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以来,共拆除与历史风貌冲突的危旧房和现代建筑13座,修复古建筑12幢;铺砌路面石板、路面鹅卵石3000多平方米,呈现出一派“桃花源里可耕田”的古朴新貌。

  我县在开展美丽乡村精品线建设中,坚持五个结合:一是与古建筑、古村落保护相结合;二是与武义历史文化挖掘相结合;三是与沿线产业发展相结合;四是与乡村旅游发展相结合;五是与扶持山区经济发展相结合。通过美丽乡村精品创建,努力将每个精品村打造成一个景点,将每条精品线打造成一个景区,从而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最终实现农民增收。

  地处瓯江源头宣平溪流域内的江下村,是一个汉畲杂居的行政村。江下村依托畲族特色,挖掘畲族文化,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与自然景观,发展旅游事业。全村引导23户农户发展“吃、住、娱、游”为一体的农家乐餐住业。现有房间108套,床位数达210张,村内还建钓鱼休闲场所及户外活动休闲场所,成为我县别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点,一到节假日,村里游人如织。

  连接坛头、俞源、陶村等精品村,以体现武义历史文化和农耕文化的首条精品线——上松线建设已初显成效,带动了乡村游、农家乐、采摘游等旅游项目蓬勃发展。把美丽乡村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产业优势、富民优势,促进了农业转型升级。

  我县新农村建设坚持十几年持续发力,不断取得新的成效。截至目前,累计已有80%的村开展了村庄整治、生态村建设,有70个村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越来越多的精品村跃然于武义的版图之上:朱镕基总理曾经考察过的地方——沈家村;全国村务监督委员会发源地——后陈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太极星象八卦村——俞源村;陶渊明后裔聚居地——陶村;畲族特色村——江下村,这一个个秀美的村庄像是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武义大地上。

  连点成片   转型乡村旅游

  根据武义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我县将通过3到5年的努力,集中打造出15个左右美丽乡村精品村,打造出5条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精品线:一是以湿地公园、太极星象农业观光园、千亩桃园、陶渊明后裔聚居地、十里荷花景区、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等为建设主题的“武义历史文化和农耕文化精品线”;二是以温泉度假区为依托,整合中国历史文化村落郭洞、岭下汤的精品村建设,打造体现“水养、气养、体养、食养、药养”为主题的“温泉文化精品线”;三是以古茶场、茶文化产业园为建设主题的“茶文化精品线”;四是以萤石开采历史风貌展示为建设主题的“萤石文化精品线”;五是以现代工业文明为建设主题的“五金工业文化精品线”。五条精品线串联各精品村,将每个精品村打造成一个景点,将每条精品线打造成一个景区。

  在精品村、精品线建设基础上,开展精品区域建设。通过一三产业融合,培育一批特色观光农业产业发展集聚区;通过发展民宿产业,培育一批精品民宿产业发展集聚区,带动精品区域及周边农户实现本地创业并增收致富。

  根据规划我县将打造“特色四镇”,就是以牛头山为依托,整合十里荷花,江下畲乡特色村落以及今年启动实施的柳城古街修复,打造柳城“畲乡古镇”;以延福寺景区开发建设为依托,整合“千亩桃园”,陶村精品村建设,打造“桃园福镇”;以大红岩等景区为依托,整合俞源太极精品村建设和王宅火龙果基地等农旅结合的特色产业,打造王宅“田园美镇”;以温泉度假区为依托,整合郭洞、岭下汤、水碓后精品村建设,打造“温泉小镇”。

  得天时、据地利、通人和。武义新农村建设的未来前途光明;武义的明天将更加绚丽多彩。

  (一水 / 文   张建成  温君凯 / 摄)

  坛头:湿地村庄  诗画意境

  山水相依,满目葱茏;白墙灰瓦,绿树红花;“婺州窑”、古码头旧址、明清古建筑、马灯文化……充满自然野趣的河滩湿地景观与悠久的历史文化交相辉映,坛头这一文化瑰宝经历岁月的洗礼与沉淀,如今显得更加璀璨耀眼,弥足珍贵。

  履坦镇坛头村位于我县西北部,距县城8公里,全村有146户378人,耕地面积514亩,山林面积419亩。据武义县志记载,南宋宝庆年间(约公元1260年-1264年),其祖先从义乌迁往现址建村居住,至今有750年,朱姓为该村第一大姓。村中现存17处连片面积为10000多平方米的明清古建筑,包括古民宅5处、古街巷1处、古花厅2处、古会馆6处、古寺庙1座。

  村党支部书记林卫良回忆,前些年,坛头村的老房子都已破败不堪,人根本走不进去,当时差点就把它们拆了。启动精品村建设以来,该村两委班子一条心,主动向村民讲形势、释疑惑、做动员,形成了全村合心合力合拍推进精品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古村落修复工程高质、高效推进。截至目前,一期工程基本完工。

  走在古街上,鹅卵石铺就的巷道错落有致,木质门窗古典又不失优雅,有工人正在古民居外墙仿古画线,重现它们原先的面貌。记者了解到,墙上描绘的画基本上来源于坛头村的美丽传说和名人故事,形象生动,让人们在观赏的同时还加深了对坛头文化的理解。

  围绕独特的生态景观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该村努力打造具有诗画意境和人文活力的“湿地村庄”。对于村庄下一步规划,一方面,坛头村打算深入挖掘“婺州窑”文化,从村民家中收集相关的陶瓷器皿建设“婺州窑”产品展览馆;同时,继承发扬坛头马灯,据悉坛头马灯兴起于明朝,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具有独特的民间表演形式和传统文化内涵。另一方面,该村将建设精品民宿、停车场等相关旅游配套设施,让村子不但景美更能留得住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现在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我们这儿都有县内及周边县市的游客慕名前来观光游玩。”林卫良说。(钟余丹)

  陶村:文化遗产   桃源福地

  “岩前芳草绿溪喧,是处桃源别有源。不见当年余相国,麒麟高冢卧荒原。溪流一带水潺湲,自昔家声与共喧。近来种遍陶潜柳,不见桃花满树繁。”信步在桃溪镇陶村的青石板上,清邑贡生陶涤笔下的世外桃源俨然映入眼帘。青石小巷旁是历史悠久的明清古建筑,经过修复点缀上现代艺术的雕花门窗,饱经历史风霜的陶村又重新焕发了活力。

  陶村位于瓯江与钱塘江分水樊岭的南麓,是我县最大的行政村,也是陶渊明后裔在江南最繁盛的聚居地。2012年6月该村被省政府命名为“省历史文化名村”,同年10月被列为“古村落利用保护重点村”。陶村有元代建筑1座、明代建筑2座、清末民国时期建筑89座,多为古民居、古祠堂、香火堂、戏台、古桥等。陶村共有六座宗祠,同处一村,这在县内村落中十分罕见,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祠堂文化”,因此亦被誉为“宗祠村”。

  作为一个宗祠村,如何保护陶村独特的文化底蕴成为乡镇领导的重点工程。2013年5月,陶村历史文化保护村落建设启动,短短2年时间,先后完成了鸟语花香、柳暗花明、桃源三弄、广济桥休闲广场改造、北入城口村标志工程建设、义园巷改造、翻身巷地面改造、23幢明清古建筑民居修复等18项工作。接下来还将继续北入城口800米路面的改造、文化景墙制作施工、游步道建设、香火堂路面改造、老街修复及剩余古民居的修缮工程。

  桃溪镇镇长俞国泰表示,陶村将按照县委要求,以点串线、全域推进、重点突出、引领示范。从“谋”、“引”、“合”、“史”四个方面做好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工作,即谋划实施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工程,引进浙江工业大学规划研究院等优秀人才对古建筑进行保护设计,结合陶村的古民居古文化与延福寺、周边村落发展旅游,保护迎大蜡烛、草昆、浪街等陶村非物质文化遗产。

  陶村十分重视对传统建筑和文化的开发保护与利用,以建设新农村融入旅游,促进村民增收。“我们打算以延福寺为中心,结合陶村美丽精品村建设,打造一个浙中地区禅文化与福文化相辅的桃源小镇,更好地发展陶村旅游。”俞国泰说。(陈欣露)

  俞源:古村古韵   美景似画

  “绿柳红花蔽溪荫,白墙花窗交相映。沧海桑田风华在,道是俞源又百年。”来到俞源这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感受着绿荫环抱,溪水淙淙,静静地聆听风声水声,咏唱怀古,体会历史沧桑所带来的魅力,不失为美的享受。

  俞源村是明朝开国谋士刘伯温按“天体星象”布局排列设置的古村落,是全国最大的俞氏家庭聚居之地。村中古迹众多,有宋、元、明、清古建筑和古民居395幢1072间3.4万平方米,其中51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村在2014年被列为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第二批县美丽乡村精品创建村后,重点改造古建筑周边民宅外立面、修缮村文化礼堂、重塑村庄周边环境,打造以古太极鱼图为基础的太极星象观光园。目前已完成文化礼堂、青年旅社、老年协会等14幢房子的外立面改造,绘制了以俞源八景、孝廉文化、精神文明为内容的50余幅文化墙壁画,新修建“太极桥”、“银河桥”两座拱桥,基本完成李氏祠堂前广场建设、精深楼前花园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村民居住环境有了较大改善。

  在古村落开发利用中,俞源村在路面建设、广场设计、村口改造等项目时都融入了太极元素,充分体现俞源太极古村落的特点。“现在广场舞越来越流行,俞源村也正在修建文化广场,到时候可以通过广场舞的形式教授太极拳,可以让太极文化在俞源村更好地推广。”俞源乡党委书记严华说。同时,俞源乡努力推进俞源村及周边精品民宿建设,据了解,阳春山居已投入使用,阳畈村民宿及九龙山茶业观光园正稳步推进中。

  现阶段,俞源村正着手打造一个集水彩画展览、水彩画培训、画家休闲等为一体的水彩画写生基地,为来访游客提供游览景色、自绘美景的体验。“让到俞源的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都想情不自禁地画上几笔,会让大家对这里的景色更加记忆犹新,能给游客们更好的观光体验。”严华说。另一方面,俞源村重点挖掘擎台阁、迎龙灯等当地特色民俗。“我们将定期开展特色民俗活动,通过活动让它们逐渐推广并流传下去。”严华说。  

  (徐陈挺)

  作者: 初审:张莹,终审:周子恒 编辑: 何凌云
  相关文章
·“铁老大”开放所有权经营权 减免三年所得税收
·北京等4城市试点以房养老 近4个月仅签12户家庭
·寿仙谷获评“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
·唐风温泉度假村举办插花设计大赛
·拆除违章建筑
·武义治水工作成效明显
·垃圾分类齐行动 生态乡村美如画
·增加社会阅历更重要
·壶山小学成为浙中首个“吃螃蟹”的小学
·棒冰里儿时的记忆
  企业信息
 
  每日推荐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
· 全力推进民政和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 全县城市建设暨“三城同创”工作推进会召开
· 【专题】反诈骗宣传
· 全市“争先创优”行动工作推进会召开
· 学习再深化 责任再压实 实践再创新
· 县委常委开展“七一”走访慰问
· 县委常委开展“七一”走访慰问
· 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奋力交出武义高分答卷
· 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奋力交出武义高分答卷
· 【专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提振发展信心 积极应对挑战
· 探索融合发展的“联盟机制”选出服务群众的“小村总理”
· 扛起使命担当 致力推动“重要窗口”建设
· 市委改革办来武开展调研座谈
· 【专题】发现不一样的武义端午
 
  热门图片
 
   
  羊角蜜清甜上市  
   
  农业绿色防控显成效  
 
 
   
  满园尽是丰收景  
   
  学游泳 防溺水  
 
 
   
  武义县摄影家协会“华数...  
   
  武义县摄影家协会“华数...  
 
     
广告服务 | 网站简介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 隐私保护 | 网站地图 | 信息合作 | 联系我们 |

武义县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浙新办[2004]48号 浙ICP备05073228号 广告许可证3307234000002
武义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