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尓谦
神农尝百草,造福后世人。武义南部柳城一带,三面环山,峰峦连绵,非常适合野生中药材生长,自古就是中药材的天然宝库。得天独厚的优越自然条件,是大自然的恩赐。有一位得道仙人早已对这方土地爱之深切,他就是侍奉唐朝五朝皇帝的御封天师叶法善。当地老百姓说,叶法善天师常在牛头山采药炼丹,105岁在牛头山羽化仙去。叶法善的许多秘方秘术在民间秘传,对本土中医药养生形成强势影响。
在柳城,有一家始建于清朝末年的“回元药材南货行”,特别受当地百姓的青睐,一是这里的医者仁心,二是这里的药材地道,三是这里的收费合理。这家回元药材南货行,就是武义回元堂国药馆的前身。遥想当年,项火根在原宣平县柳城镇县后村横街林家创办了回元药材南货行。如今,旧址犹存,回元药材南货行内墙上“虔修丸散膏丹饮片,官燕参茸鹿茸龟胶”等字样清晰可见,似乎仍在叙述那一幕幕如烟往事。当年,项火根的儿子项金木从小跟随长辈们走南货,经瓯江流域一直南下,调剂南北药材,成年后承继了“回元药材南货行”,仍然从事中药材拆兑业务,并自行炮制,为名医名家谢正夫等医生提供各类药材,把回元药材南货行经营得有模有样。项金木略通医术,也会为当地人看个小病小痛且用采得深山自己炮制的中成药,膏剂等中药炮制技艺一代代传承下来。
因经营有方,回元药材南货行在柳城风生水起,颇有名气。随着新中国成立的隆隆炮响,华夏大地迈入新纪元。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私营商业全部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或公私合营,或纳入供销社体系等等。回元药材南货行也因此歇业,不再经营,但项金木看病施药的传统手艺一直在延续。闲暇时,项金木仍会上山采药、制药,作为居家常备药材,当地百姓也时常慕名上门求医问药。
项金木的儿子项葛霖,自幼跟随父亲边看边学,从小就对中医中草药有浓厚的兴趣,传承了“回元药行”施药救人的家风。项金木有个故交好友叫谢正夫,是当地名医。谢正夫开方给病人后,也时常嘱咐病人找“回元药行”抓药。项金木见儿子对医学知识是万般渴求,对治病救人有浓厚兴趣,就让二十岁出头的项葛霖拜谢正夫为师。几年后,项葛霖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医生,找“回元药行”项氏父子看病的人也越来越多了。1969年,项葛霖接受正规医疗机构培训后,出任村“赤脚医生”。1979年经全国中医招贤选拔考试,一举录取,分配到武义县第二人民医院任中医师。之后,项葛霖一直在武义县第二人民医院行医治病,直到2005年以院长身份退休。项葛霖退休后,身强体健,不忘初心,有意继续发扬“回元药行”行医救人的家族家风。项葛霖与儿子项建勋商议,决定恢复项家医药祖业,并于2011年在武义县溪南街283号正式开设武义县回元堂国药馆有限公司。
“济世仁心,拯人仁术,待人仁爱”——秉承先祖遗训,回元堂国药馆馆长项葛霖,年少即循岐黄之道,从本草入门,上探内难,下索百家,进与病谋,退与心谋,常怀济世之仁心,力行拯人之仁术,广施待人之仁爱,悬壶问疾,释缚脱艰,不计贵贱贫富,不图名利虚荣,终成大家名医,远近四方乡邻纷至沓来。曾有一位70多岁的病人,住在一家医院近二十天,天天39度左右高烧不退。病人家属慕名找到项葛霖求治。项葛霖到病床前认真察看病人状况,仔细了解病因等相关情况后,开了一方,病人仅服了一剂药,高烧便退了下来。像这样久治不愈来找项葛霖的病人还有很多,项葛霖总是对症下药辩证施治,减轻病人痛苦直至治愈。脑中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难治性疾病,祖国医学将其列为“风、痨”等四大疑难病之首,存在着明显的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现象。深得祖国博大精深中医精髓的项葛霖治愈过多位脑中风病人。有一位脑中风病人,昏迷近二十天未醒,项葛霖仔细了解病情,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当了解到病人近二十天未解一次大便时,一个古方在项葛霖脑海里浮现。病人按方服药数时后,大便即解,尔后神志渐清。项葛霖又根据病人的情况,对症施治数月即如常人。因医术高明,项葛霖的名气越来越大,不仅在回元堂坐堂就诊,还被金华、永康等地中医堂馆作为名医,专门请去每周坐诊、
仰慕项葛霖之仁心医术,众多名医齐聚回元堂。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会长、省卫生厅原厅长张承烈教授、主任医师,任回元堂国药馆名誉馆长。在回元堂里,有不少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专家,有祖传13代中医世家子弟,有行医60余载的杏林耆老,还有崭露头角的后起之秀……回元堂形成名医坐堂、国药馆、膏方制作、艾灸推拿等为一体的大格局。
在回元堂,仁心,是无言的担当;仁心,是责任的明瞭;仁心,是传统中医药的坚守。因为仁心,矢志创新;因为仁心,传递关爱……回元堂,呵护每一个生命,让一切,从仁心开始。
不断持续发展的回元堂,始终坚持一切经营活动皆以济世为主题,关注大众需求。回元堂备储有品质上乘的数千种道地药材,特聘资深老药师把关,遵循采办务实、品种务全的原则,遍寻好药真药放心药。这其中,灵气旺、野性大、年头足的长白山野山参独树一帜;纯正燕窝、精品鹿茸、冬虫夏草、铁皮枫斗、高丽参、野山参等名贵传统滋补佳品应有尽有样样俱全。
近年来,膏方进补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和习俗,成为寻常百姓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的方法之一。在武义县城,许多地方都可以开具膏方,但是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膏方却仅此一家,那就是“回元堂”。
辨证论治,因人制宜,因时制宜,调和血气,平秘阴阳,祛病保健,增强体能,延年益寿,膏方实践着中医治病的真谛。但想让膏方达到这样的效果,开膏方的医师须具有一定资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回元堂可谓名医荟萃,以资深膏方专家张承烈、项葛霖领衔,根据人的不同体质、不同疾病、不同临床症状开具处方,熬膏制剂。
回元堂每年都要量身订制很多“一人一方”的膏方,每位医师会考虑每个人的性别、年龄、体质、病症、不同的季节等多方面要素,制作不同的膏方。膏方制作工艺繁复,要经过开方、配料、浸泡、煎煮、过滤、收膏等近20道步骤,回元堂专门从省城等地请来国家级非遗传统中医膏方制作技艺传承人指导熬制,严格按照名医开方、选材道地、工艺考究、功效显著等原则制作。这些年来,回元堂一直致力于为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春夏秋冬,顺应时宜,在不同的季节精心准备不同的滋补佳品,因此每年来回元堂寻医开方的市民络绎不绝。回元堂还依托武义特产,推出老少皆宜,四季可服的通用型膏方,秘制石斛膏、蜜梨膏、桑葚膏、枇杷膏等等有浓郁本土特色的膏方应运而生,大受欢迎。
从“回元药材南货行”到“回元堂国药馆”,项家四代传承。如今,项建勋成了新掌门人,负责国药馆的日常经营管理,项葛林则一心看病救人。目前的“回元堂国药馆”已经成了武义代表性国药号,并且根据传统进行了“项回元堂”商标注册。
说起第四代掌门人项建勋,原本事业有成,为何在40岁的时候突改职业掉头转行,毅然放弃原先轻车熟路的建筑工程行业,改行从事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养生行业?项建勋说,这其实是一种情怀,是一种传承担当,是一种骨子里的情结。项建勋满怀深情地说,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自幼在祖父、父亲的熏陶下,虽不是科班出身、也不说深谙中医国药之道,但也算得上是耳濡目染、情感满满。毅然决定改行并非冲动,而是对中医药的一份情怀与使命,也是对社会责任的一种诠释与践行。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第四代掌门人项建勋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自2011年9月18日回元堂国药馆成立以来,回元堂始终坚持“医者之心在于为人仁心,医术之道在于为人之道”原则,做好传统中医药并在武义这块养生福地茁壮成长。作为一家常年聘请国家级、省市级名老中医坐诊武义的国药馆,切实帮助武义人民外出看名医难、一号难求的问题,家门口造福一方百姓,惠泽地方人民就是回元堂最大的初衷与愿景。与此同时,回元堂国药馆长期关注并支持县志愿者协会、红十字会、民生大篷车等志愿者公益事业,每年拿出公司利润的20%用于举办大型义诊、公益养生讲座、户外学医课堂、端午节送香包、重阳节送重阳糕、腊八节送腊八粥、春节送春联等大型公益活动,累计受益群众已达10万余人次。前进中的回元堂,关注经济发展,积极回馈社会,热心公益活动。回元堂专门建立了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各项公益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顺时顺势,回元堂建起国药养生公众号微信群,传播养生理念,让养生走进生活。回元堂国药养生公众号微信群,每天推出健康、养生知识,尤其是“带你每天认识一味草药”等栏目,更是让不少人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业绩突出的回元堂国药馆广受赞誉,连续荣获县红十字志愿服务先进集体、民生大篷车志愿服务先进集体、金华市级消费者信得过单位、武义县政府公益合作伙伴等荣誉称号。
今天的回元堂国药馆早已不是旧模样。一幢4000多平方米的回元堂国药馆新楼,在万隆城北广场南门街已经投入使用。焕然一新又不失传统与历史记忆的回元堂国药馆回元堂中医院,以全新面貌展现在大家面前,悬壶济世,继续造福一方百姓。
国医国药,沧桑千载,今逢盛世,焕发新颜。项建勋信心满满地说,回元堂会始终以仁心、仁术、仁爱为要,惟德是崇,回本固元,服务一方,造福千家,以创建百年知名老字号为目标,不忘初心,一步一个脚印,永远不断前行,永远追求卓越,以更加坚实有力的步伐,迈向更加辉煌的征程。
回元堂的明天一定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