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新闻网讯 编者按 12月14日,浙江省副省长成岳冲在我局报送专报信息《武义县接续35年举办“文艺百花会”以草根文化品牌主推乡村振兴》上批示“武义长年坚持建设乡村文化品牌,有了一套可持续的工作机制,产生了多方面的积极效果,值得总结推广,浙江省副省长孙景淼在专报信息上批示“请省农办注意总结并借鉴”。12月24日,该篇专报信息编发《全省工作交流》。
近日,岭下汤村的文化礼堂里锣鼓喧天、人头攒动,村民欢聚一堂,一台由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精心准备的“村晚”在这里上演,村民们以最热闹、最欢喜的方式开启崭新的一年。
晚会在《闹花台》鼓乐声中开场,在外发展的青年文艺人才也积极回乡策划、表演。带着浓郁乡土特色的歌伴舞以及独具特色的方言小品轮番登场,格外赏心悦目。礼堂内高朋满座、人声鼎沸。
1983年,我县借鉴古代民间花会形式,以百花齐放为寓意,举办了第一场“文艺百花会”,赢得群众空前欢迎。此后35年,我县连续举办、传承出新,铸就了浙江中部地区跨时最长、参与度最高、影响最广的草根文化品牌。2017年以来,我县已举办乡村“文艺百花会”32场次,演出节目488个,参演群众3500余名、观众10万余人,既丰富了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培养了大批乡土文艺人才,又有效助推了乡风文明和乡村和谐。
自编、自导、自演
“百花会”也是“联欢会”
农民唱“主角”。“文艺百花会”规定参演者必须是当地群众,参演节目必须为当地群众所创作,并把百花会经费列入县、乡两级财政预算,将活动开展情况列入乡镇年度考核,确保活动每年如期举行,让农民有地演、有地唱,成为节会的“主角”,真正圆上“演戏梦”。
“土文化”上舞台。百花会在节目的选择上,始终强调对优秀民间表演艺术项目的挖掘利用,突出与当地民俗文化的结合,让节目接地气,符合当地百姓的文艺需求和欣赏习惯。鼓励乡镇文化干部、农民艺术家对本地民间艺术项目进行挖掘整理,经过必要加工后搬上文艺百花会舞台,政府给予每项2000元的奖励。近三年,全县有54个原创节目获表彰,奖金总额10.8万元。
参与成“自觉”。百花会由各乡镇根据每年主题发动各村准备节目,报名参加乡镇百花会角逐,然后选拔优秀节目到县百花会进行PK。同时在村与村、镇与镇之间广泛开展文化走亲活动,增进交流。通过比赛、交流模式,加上必要的物质支持和精神奖励,文化干部普遍反映百花会一年比一年好办,要求上台演出的群众越来越多,全县20多个村甚至自办起村级百花会,如桃溪镇东垄村,组织农民利用农闲时间排练,编排出《祈雨》《山村武术》等情景舞蹈,多次荣获县市奖项。
村级、乡级、县级
“百花会”也是“民风会”
村村有亮点。文艺百花会强调一村一个亮点、一镇一个特色、全县形成品牌。从培养乡土创作人才入手,每年举办创作培训班及作品加工会,邀请省市专家指导授课,为作品把脉,使作品更加贴近百姓生活,更具艺术魅力。目前我县村村均有拿手节目,有的村节目还走出大山成为品牌,如桐琴镇东皋村村民表演的《花灯花轿》舞蹈,人灯合一,惟妙惟肖,先后荣获浙江省“民间艺术创作一等奖”“优秀作品奖”和中国第二届农民旅游节金奖。
年年有创新。我县广大文化干部坚持与时俱进,每年选定不同的主题,不断创新,使百花会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回顾35年历程,文艺百花会先后经历了从创始阶段单纯的文艺会演,到1994年成为配合部门主题宣传的主题演出,再到2007年成为“农民文化艺术节”,最后到2012年定型为“幸福武义大舞台系列群众文化活动”的转变。近年来,百花会又分别以生态环境改善、大花园建设、十九大精神宣讲为主题,一大批反应农村生活变化的鲜活节目被搬上舞台,得到群众好评。
文化得传承。文艺百花会的舞台,让许多原本衰落的民间艺术项目有了生存的土壤,一大批优秀民间表演项目通过挖掘整理被搬上文艺百花会舞台,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创新。2008年以来,武义昆曲、武义花灯花轿、武义山歌等表演艺术类项目入选浙江省非遗代表作名录,其中根据本地传统民俗“鲤鱼龙灯”改编而成的舞蹈《鲤鱼跳龙门》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民间花会大赛金奖和文化部群星奖优秀奖,多次远赴澳门、台湾、青海等地交流演出。我县也获得浙江省文化厅非遗普查保护先进集体表彰。
出钱、出人、出彩
“百花会”也是“争先会”
激活了乡村旅游资源。文艺百花会将全县每年30多台文艺百花会与非遗民俗展示、旅游景区进行串联,为游客来武体验乡村文化做足攻略,实现文化搭台、旅游唱戏。如我县历史文化名村俞源镇俞源村,每年举办“春节七天乐·感受中国年”活动,擎台阁、古建筑群营造技艺等民俗节目受到游客热捧,春节游客数较平时增长一倍以上。而柳城畲族镇在农历三月三日这个畲族传统节日,以“畲族歌会”为主题举办文艺百花会,每年吸引近万名游客和摄影爱好者。
培养了乡土文艺人才。全县30多名乡镇文化站干部作为百花会组织者,从活动策划到节目编排、舞美设计,再到演出保障,均已得心应手。活动开展以来,全县涌现出100多名能自编自演的农民艺术家,创作出一批优秀艺术节目。如东垄村村民陶元淮根据当地民俗编导出情景舞蹈《大山号子》荣获2014年金华农民艺术节金奖。代石村村民吴增维围绕农村尊老爱老主题,每年创作一个小品,成为有名的“武义赵本山”。
凝聚了农民精气神。文艺百花会活动的持久举办,带动了城乡文体活动的普遍开展。现我县城乡排舞、健身操随处可见,健身运动蓬勃开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各类违法犯罪案件数、信访案件数明显下降。通过演出节目的宣传,老百姓道德意识、责任意识不断增强。村民通过百花会同台表演,相互间增进了解,消除了隔阂,邻里间的矛盾纠纷大大减少。家庭和睦,邻里团结,蔚然成风,村民的归属感、凝聚力越来越强。
(徐进军 唐桓臻 张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