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耀明
时光荏苒,历历在目。1976年7月,按照当时政策规定,我是居民户家中长子,高中毕业后就到邵宅公社石桥头大队插队支农,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青年。
要融入农村、农业、农民,必须什么农活都会干。第一天我就穿着蓑衣冒雨砍柴,由于劳动强度大,晚饭把一铝锅的米饭吃下去还没感觉饱,吓得来看我的母亲连忙说“不能吃了,要伤身体的”。第一次挑栏肥到田畈,还要用双手扒着栏肥撒出去,当时那个感受就是臭不可闻,但是看着农民都是这样做,我们也只有依葫芦画瓢。休工后,首先用清水洗净双手,再用肥皂,最后用酒精药棉擦拭,这样就干净无味了。谁知后面几天又是挑栏肥,大家也就懒得用三道工序洗手了,用清水洗算了。我第一次参与建造的是石井口水库,当火头军,凌晨四点起床,用土锅灶蒸盒饭、烧菜。后来造东吴水库时做长期工,小个子的我练就了挑担技能,有一次竟挑了180斤,过秤时大家大吃一惊,连声赞叹,广播里还播着表扬稿呢!第一天劳动得到的工分就是7分,在当时的农村劳动报酬很低,一个正常劳动力10个工分只有1角钱……诸多的“第一”以小见大体现了知识青年在农村有收获也有遗憾,有温馨也有苦涩,有欢乐也有泪水。
日复一日,到了1977年,我国发生了一件激动人心的大事——恢复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制度,有很多求进取、求知识、求幸福的青年欣喜若狂,见到了生机,看到了希望,找到了方向。得知国家明确知识青年可以报考大学,我立即回家与父母商量。他们说,你读书还好,应该去试一试。当时考试就分文理科,每位考生只有通过了初试,才可以复试。我在农村干活一年多,很多知识都忘记了,匆匆参加高考进入复试,却没有上招生分数线。那年还有个小花絮,我还报名了单考单招的上海戏剧学院,报考资格核定通过,但面试内容挺多,在浙江省只招1名,就打消了参加面试的念头。
第一次参加高考权当练笔学习,积累应考经验,知难而进,还是准备下一年的高考吧。我向大队请假在家复习,因为堂弟在义乌中学复习,就从他那里获得了一些资料,想方设法买到当时考生中流行却紧缺的《学好数理化》,每天做数学题,背文科内容。通过一个月的努力,有了很大收获,我考入了义乌中学高考复习班,与堂弟同班学习。然而过了半个月,生产大队大队长赶到我家,厉声对我父母说我如果不回来干活,即使考上大学,也不会给政审合格。我只好赶回武义,无奈地回到农村,无奈地白天干活、晚上复习。好在资料基本齐全,我沉下心来,挑灯夜战,忘我学习。当时的状态现在想想都称奇,一个晚上复习到天亮,第二天干农活都挺得住,连续二十四小时没有困意,真佩服自己的精神意志和坚定信念。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1978年高考如期到来,以“考上大学”为出发点,我们雄赳赳气昂昂地进入考场,经历过去年高考变得更成熟、更自信、更踏实、更灵活。由于平时复习有针对性地克服短板,增加了扩写、缩写和论说文写作的强化训练,所以完成作文时,务求依据材料,以正反对比论证与引用论证相结合的方法阐述论点;考数学,擅长的几何题完整地按步骤进行证明,特别是对已做题目进行回头检查,发现做错了的因式分解题和函数题并及时订正。每次监考老师走到身边看答卷,我总是天真地忍不住抬头看着他,似乎从他脸上看到嘉许的表情,才能多放一点心。高考成绩揭榜,我上线开始填报志愿,分析了自己的能力和爱好,就选择师范院校,毕业后走上了忠诚于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教师岗位,迈向新生……当年全国高考录取率为1/16,有许多知识青年赶上了这个好机遇。熬过种种考验,你会发现,曾经的梦想会来到你的面前。人生没有理所当然的成功,也没有毫无道理的平庸,要想有所作为,就要付出多倍努力。
特别年代,特别境遇,成就别样人生。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谁都不想放弃来之不易的机会。我们经过刻苦努力,奋发图强,于我国改革开放开局之年考入大学,梦想成真,意满志得,如愿以偿。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见证了国家命运决定着个人前途,国家兴旺寄托了百姓希望,国家强盛带来的人民幸福!
|